您的位置 :首页>德育天地>>德育论坛>>

2014年五年级家长学校材料

发表日期:2014/6/5 21:35:53 出处:本站 作者:14178 有2225位读者读过

家长学校开学典礼主持词

王明江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家长:

大家下午好!

在阳光明媚的五月的下午,大家工作都很忙,但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为了明天的希望。我们齐聚一堂,参加铜井中心小学五年级家长学校的开学典礼,这也充分体现了在座各位对教育工作的大力支持,请允许我代表铜井中心小学对大家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

教育好孩子,是一个非常复杂且重要的工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需要我们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协手合作,才能把我们的孩子培养好,教育好。

参加今天家长学校开学典礼的有铜井中心小学的吴月才副校长、德育处严付桃主任、高年级主任陈文娣、关工委常委副主任施章源同志、还有本人,家校负责人王明江暨在座的五年级254位家长。

1、首先我们请吴校长给我们这次家长学校开办作简短的讲话。

2、接下来让大家以热烈的掌声请退教协的施章源老师讲话。

3、最后有请高年级陈主任给大家介绍一些高年级学生的管理和教育方法。

4、学校的小露珠合唱团的成员都是四、五年级的学生组成,他们每年在赵启凤、王建老师的精心指导下,连续两年在区五月花合唱团的比赛中取得不俗的成绩,这在我校这所乡村小学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今年他们又将要踏上征途再次一展歌喉,下面有请合唱团的成员们为在座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献上一曲,也让我们为他们呐喊助威并预祝他们再创佳绩!有请!

各位领导、各位家长,通过家长学校,让我们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结合,相互沟通,相互协作。相信,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些充满活力的孩子,一定能成为一个个充满自信、积极向上、有爱心、有孝心、又有合作精神的人,也必将成为一个会学习,又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

本次家长学校的活动安排如下:

5月14日下午 开学典礼 第一次授课 亲子活动游戏

5月15日下午 继续授课 完成作业  当堂测试

下周   结业典礼 优秀家长评比 颁发结业证书

另请各位家长注意几个事项:每次听课要做好笔记,能写的家长要写一写听课、亲子活动感受每班要有一定的数量上交留存,同时这也是优秀家长学员的评选标准,被评上的家长学校给予一定的奖励,并且照片和感受还会登上学校的橱窗。请大家一定要积极争取。因为我们是江宁区优秀家长学校,我相信大家会乐于配合的!开学典礼结束,请学校领导退场,下面我们进行第一次上课。

        

 

                                       2014年5月14日

五年级家长学校结业典礼主持词

王明江

各位家长:

1、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一周的时间已过,回顾上周的家长学校的举办,许多事情还历历在目,我感觉为了教育好孩子,我们的家长还是愿意做点牺牲和付出的,无论是出勤还是比赛、再到作业、试卷。也愿意配合学校、老师,今天的结业典礼也是如此。说明农村家长的观念、素质也在悄悄转变,我们的教育行为越来越被大多数家长接受,我非常欣慰,下面我们掌声有请高年级陈主任就这次家长学校举办做简单小结。

2、如果说坏孩子是惯的、溺爱造就的,那好孩子一定是夸出来、教出来的,我知道在座的一定有许多家长很会教育孩子,平时一定也有教育孩子的一套方法,今天我就邀请了一位平时特别关注自己孩子的家长。据我所知,她的孩子各方面的条件并不是最好,但是经过她的耐心和真心,孩子的各方面表现越来越好,下面就有请夏明宇的母亲李洁和大家做个简短的交流,大家掌声欢迎。

3、其实像她这样的家长还有,张金林的母亲林香兰,每次学校布置的任务她总是第一个响应,这次迎青奥亲子小制作,她第一个把作品送到学校。钟麟海的父母,老家有事父母一个多星期不在家,孩子就自食其力,自己烧饭、做菜,自己照顾自己,学校包饺子他的母亲自告奋勇参加为孩子做榜样。如果我们家长长期这样坚持,孩子怎么会不受影响,又怎么不能提高呢?

4、  这次家长学校从举办到活动开展非常有序,令人满意,各项评比也是公正认真,根据比赛过程和出勤、学习等情况我们评出了25位优秀家长学员,下面请吴校长宣布并颁奖。

5、    孩子即将升入六年级,我们面临的教育任务会更加重要,我们这一周期的家长学校学习任务也基本完成了。但我呼吁在座的各位家长,一是要在百忙之中多抽点时间陪陪孩子谈谈,多抽点时间与孩子的班主任、任课教师聊聊。相信经过你们的努力,孩子一定会愈来愈优秀,最后用一句话结束本次的家长学校结业典礼:成功——我们共同创造!

 

五年级家长学校工作总结

 

本学期五年级家长学校的工作在紧张、忙碌中渡过了。这次家长学校本着“提高家长教育意识,讲究一定的教育方法,促进家校工作的和谐发展,密切联系家庭与学校、社会的三者之间的关系”的理念。坚持认真办好家长学校,服务于广大的学生家长,做好他们的参谋。本次的家长学校工作是我们准备最充分、各环节处理的最完美、收效最满意的一次。现简单总结。

一、领导重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为了使广大家长认识和重视家庭教育的发展的重要性,在各级关工委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坚持从家庭和学校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措施办好家长学校,我校成立了家长学校工作组,由王明江为具体负责人,主要开展每期的家长学校各项工作,以严大明为组长的家长学校领导小组,并具体分工,责任到人。并指导家庭如何教育孩子,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相融合、互相协调,互相促进形成三种合力齐抓教育,更好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家长素质的提高。明确家长学校的目标,制定家长学校的工作计划和写好年终的工作总结,管理家长学校的常务工作,使每一项工作做到“六有”,即有人抓、有计划、有措施、有落实、有效果、有总结,保证家长学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二、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健全的规章制度是办好家长学校的依据,完善管理制度是办好家长学校的有力保证。为加强家长学校管理,建立完善了各种必要的规章制度,使学校的整体工作能顺利地开展起来。做到各负其职,各尽所能,使各项工作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减少了以往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各种材料和过程性资料整理回收齐整。

三、规范家长学校的管理 完善家长学校授课制度。

家长学校授课达到“四定”,即定计划、定课时、定时间、定人员,精心选拔一支由学校领导、部分优秀教师、优秀家长组成的队伍。围绕确定的主题:成功我们共同创造,于2014年5月14日举行开学典礼和亲子活动,2014年5月15日进行第二次授课和作业、测试,2014年5月22日召开了结业典礼,重点进行了经验交流、总结和表彰。通过老师与家长近距离的接触,达到了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的效果。

通过家长学校的健康开展,以授课、亲子游戏、经验交流等教育活动,使一些素质水平较低的家长有了较大的进步,家长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家长的出勤率有了明显提高,促进了学校的教学工作的发展。今后,我校将认真总结经验,大胆创新,为创办更优秀的家长学校而不断努力。

                               2014年6月

不放弃不抛弃

——五年级家长学校结业典礼发言稿

铜井中心小学五(5)班夏明宇母亲 李洁

尊敬的各位家长、老师:

        大家下午好!

首先感谢铜井中心小学举办的这次五年级家长学校,能让我与大家在一起共同分享和交流了教育孩子的一些体会。通过这次家长学校的学习,我感到学校对家庭教育的重视,让我们每一位家长更明确了身上的一份责任,尤其是老师们对我们的孩子倾注了大量的精力,更让我们家长感动。

说起家庭教育,我想在座的许多家长有比我做的更好,而我,时刻在努力学习和探索中。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时刻拥有好的习惯,好的品质,那家长自身就得做出表率,以身作则。下面我就简单的谈一些自己的做法和感受,与各位家长共勉。

首先,作为家长应该了解自己的孩子,根据孩子的自身特点,加以正确的引导。要以一个知心朋友的身份和孩子多沟通交流,经常问问孩子在学校发生的事。久而久之,孩子也会把你当作知心朋友,与你分享他的喜怒哀乐,这样不仅能够及时的了解孩子的想法,还能够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在学习方面,我始终相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不仅要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更要培养孩子学习的自觉性。只有主动学习,孩子才会认真及时地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孩子每天的家庭作业,不管多忙、时间多迟,我都会认真督促、检查,严格要求,让孩子懂得,每个人都要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才能获得进步,因为勤奋是出成绩的捷径!

其次,对孩子要多些鼓励和表扬。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很赞同这个观点。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只要孩子有点滴进步,都要及时的表扬,让他有自信,促使他再接再厉。即使孩子偶尔退步时,也尽量不要当面数落他,和他一起分析问题,查找原因,少些指责,多些鼓励。也不要总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因为五个指头有长短,每个孩子都有各自不同的闪光点。

此外,利用休息时间多陪陪孩子。我们家长要想让孩子爱读书,首先我们家长也要养成看书的习惯,亲子共读效果最好,家长捧着书,孩子也会效仿,久而久之,习惯自然养成。有时间还可以陪孩子看看新闻,看看纪录片。利用周末多带孩子参加一些户外活动,让他感受大自然的气息,为写作积累素材。痛痛快快地玩耍,专心致志地学习,这也是一直以来我对孩子的要求和期望。

最后,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沟通也是不可缺少的。经常向老师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最新情况,也及时把孩子在家的表现告诉老师,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我的孩子在班级不是最优秀的,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家长锲而不舍,老师认真负责,再差的孩子也会进步,那样我们做家长的也会心满意足。

我的交流,没有华丽的字眼,也没有高深的学问,但这些都是我内心的表白和期待。我真心地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我也相信,通过我们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孩子一定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再次谢谢大家!

五年级“迎青奥”亲子活动方案

活动名称:亲子运球接力

活动时间:2014年5月14日下午3点~4点

活动场地:学校篮球场 一二三班在北边、四五班在南边

活动负责:侯祥宝 各班主任

场地器材和活动解释:侯祥宝

活动的目的(意义):

1、为了增进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加同学之间共同了解的机会,实现家校共育,增强学生们的集体凝聚力,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2、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父母,师长对孩子的关心,从而使孩子从小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3、促进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分享各自独特的育儿经验,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为学校教育保驾护航。

活动规则:1、父(母)持球听到哨音开始运传之对面子(女)处,其子(女)续运终点将球上举头顶方可获胜。

2、每组别六对组合,取最快的一对组合参加决赛。

3、决赛按成绩取一、二、三名。分别给予奖励。

4、运球距离为25米,如果超越道次按弃权处理。父(母)与子(女)相对站立,父(母)先运。

5、比赛之前可以让每组选手试练习一次。

 

注:1、活动时班主任一定要安排好组次,注意活动安全。

2、各班的活动名次由班主任负责统计并上交家校负责人处。

3、各班各安排三名学生、三名家长注意活动观察写好活动感受(纸质稿)与名次一同上交(4月15日放学前)

                       

五年级“迎青奥”亲子运球游戏成绩

五(1)班

第一名王乐家庭         第二名王晓雨家庭             第三名陶怀轩家庭

五(2)班

第一名鲍文旭家庭         第二名孙雨健家庭            第三名傅文欣家庭

五(3)班

第一名周鹏家庭         第二名朱延家庭             第三名刘海岩家庭

五(4)班

第一名 陶康康家庭        第二名 王子航家庭           第三名张晨家庭

五(5)班

第一名张子涵家庭        第二名 皮维天家庭            第三名褚磊家庭

第一讲     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主讲人:陈庆伟

教学目标: 

1、让家长明确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2、建议家长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尊敬的各位家长,你们好。首先欢迎你们来参加我们家长会。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来到学校,共同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关心学生的发展情况。今天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是怎样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二、帮助家长们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要想引导未成年人走正确的人生道路,必须培养孩子做一个健全的人,要具有随时迎接挫折,迎接“丢脸”,经历痛苦的思想准备。这样的教育特别应该从小学生抓起,从小培养孩子们在挫折中成长的能力。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从小在爷爷、奶奶、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生活在太阳底下,吸取着雨露阳光。唯我独尊,娇横跋扈,事事占上风。试想,这样的孩子如果从小不接受正面的引导,能走正确的人生道路吗?他们只会遇到困难退却,受到挫折失去信心和希望,经受不了打击,他们只会顺水推舟,不会逆水行舟。难怪我国每年都会出现小学生因不能正确面对父母的教育而服毒身亡的,因同学的嘲笑而跳楼自杀的,因学习的压力而弃学逃亡流浪街头的,因羡慕而产生妒忌走上犯罪道路的… … 因此,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极为重要的。作为学校、家庭应责无旁贷加强培养孩子们从小面对挫折的能力,让他们在风雨中健康成长 。 

三、建议家长培养受挫能力的具体做法 

(一)、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压力莫过于来自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理;莫过于学习分数的高低,成绩的好坏;莫过于与同学之间的争吵,意见的分歧;莫过于老师严厉的批评,同学的嘲笑……然而,一个在家被父母娇惯了的“小皇帝”“小公主”们怎能一下子承受得了这些压力呢?要么与父母调皮;要么与同学打架;要么变得孤僻;要么变得古怪;要么与老师对立等。由此可见,从小养成孩子自我教育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 

1、 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 

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优点、缺点、爱好、性格、习惯等,学会自我调控、自我反思、自觉学习,找出与别人的差距,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只有他们在了解自我,认识自我的基础之上,才能不断的完善自我:正确的对待自己,与他人友好相处,更好的学习,勇敢的面对失败。特别是班级里的后进生,他们本身缺乏自信心,导致他们形成自卑感,严重的影响着他们身心活动和学习能力,使原有的聪明才智不能正常的发挥。面对这样的孩子,更加要帮助他们认识自我,了解自我,面对现实,找找原因之所在,在认清自己之后,以清醒的头脑,良好的心态,调节自我,战胜自我,树立信心。要以“失败是成功之母”为动力,迎接新的挑战。 

2、用典型的事例进行自我能行的教育。 

人无完人,各有所长,各有所好,只要有信心,就会体现自我能行的价值。 “相信自己,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也能做到。”久而久之,孩子们从小懂得长处要发扬,短处要弥补,这样能促使自己健康成长。 

3、亲近孩子,教其反思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言语难免有可能会伤害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孩子没有健康的思想和承受能力,就不能正确面对,就会导致不良后果。特别是一些性格内向型孩子,他们不善言表,更容易造成不良后果。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要多开导他、启发他,鼓励他们自我检查、反思,使他了解自己的不足,认识自我的不对,找出与别人的差距和误区以及自己存在的问题。从小进行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教育,养成自我反思的良好生存习惯,他们就会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二)、遇到困难,学会解决 

在调查中,我发现50%以上的小学生上学、放学都是父母或爷爷、奶奶接送,连自己的小书包就是父母或爷爷、奶奶背,这些接送孩子上学的人成了孩子们的书童;有的孩子穿衣、吃饭、洗漱都是父母包办……这样的孩子事事依赖于父母,他们娇气得很,独立生活能力和承受压力的能力差,更谈不上解决困难、处理问题的能力了。一旦父母不在孩子们身边,遇到困难他们措手不及?借此,家长就应该进行一些简单的解决困难,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 

家庭是孩子们生活的主要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言谈举止,道德行为,对孩子成长具有决定的影响,要想让孩子从小健康成长,家长就得对孩子进行一定的受挫能力的培养,不能迁就孩子、惯养孩子、溺爱孩子。要转变教育观念,不要认为孩子只有一个,事事都要顺从;他们人小做不来事,事事都包办。要重视养成教育和习惯教育以及各种能力的培养要从小抓起,从身边的小事抓起。希望家长随时与教师保持沟通,教育孩子遇到困难不要害怕,要有随时迎接困难的思想准备,学会动脑、用脑,解决身边的小事、小问题,用智慧去战胜困难。该班的某些学生学习畏难情绪严重,遇到难题家长帮她做,在批改作业时我发现好几次这样的现象。我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意识到这样下去的害处以及帮助孩子解决困难的措施,要从小抓起,从身边的小事抓起,教育孩子克服困难,要有顽强的意志。要迎难而上,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缺。事后我发现这样的情况有所好转了。看来家校坚持配合培养,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我相信从小具备健康心理和经受过挫折教育的孩子将来他们会成为生活的强者。 

(三)、受到打击,学会面对 

人生的致命点就是经受不了挫折的打击,有的人一旦遇到一点小麻烦,遇到一点小挫折,就不能接受,不能正确地对待。有的人是想不通,情绪低落,闷闷不乐,沉默寡言,十分无助的样子;有的人是发泄,性格暴躁,把所有的气都往别人身上发…….一个人在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麻烦事,烦心事,总会受到一些大小不同的打击,小学生也不例外。然而多数孩子娇生惯养,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哭哭啼啼,依赖家长和老师。如何培养孩子面对家庭、学校、社会诸方面带来的打击?这个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1、学会面对自己 

当自己受到打击以后,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多想想造成自己受到打击的原因。如果是自己造成的,就要勇敢的面对自己,敢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告诉孩子:人无完人,孰能无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知错就改,才是好孩子。 

2、学会面对父母 

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当家长看到孩子学习成绩考差时,不懂得教育的父母就会生气地批评孩子,有的孩子不能接受父母的批评教育,与家长产生抵触,不服从家长,甚至于向家长示威。这样的孩子思想、行为处于危险的边沿,教师应加以正确的引导:一是采取开展活动的方式,使孩子在活动中明理,查找自己的不对;二是采取交流的方式与孩子们沟通,理解父母用心的良苦;三是举生活的实例和现象,明辨对错,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其实,挫折和打击并不可怕,怕的是遇到挫折和打击不知道想办法应付。我们要学会迎接挫折和打击,也要学会对付挫折和打击,只有那些敢于面对同学,面对教师,面对父母,面对社会,面对困难,面对人生坎坷的人,才是真正勇敢的人,是最了不起的人,是人们最敬佩的人。 

(四)、心中不愉,学会交流沟通 

交流和沟通使矛盾化解;交流和沟通使人愉悦;交流和沟通使人进步;交流和沟通使人健康。只有善于交流和沟通的人,才能做一个真正健康的人。而有的小学生内向,不善于表达和沟通,受点打击,闷在心里,关在屋里,不愿见人。长期下去,思想压力大,包袱重,使其身心不能健康成长。面对这样的孩子,告诉他,要做一个性格开朗的人,心中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找伙伴、信懒的人说一说、摆一摆,在交流中对方会帮助你解决疑难、排除困惑。要学会自我排解,学会交流、沟通,争取别人对你的支持、帮助、理解、排扰。切忌有事闷在心中。本班有个孩子,年龄最小,性格十分内向。父母经商,高龄得子,十分惯养这孩子。父母不敢说他的不是,一旦说他不是,他就跟父母大吵大闹,或者当的一声把门关上,哽咽得说不出话来。我知道此事以后,专门找他谈心,开导他,经过开导,他明白;这样下去不但对自己身心健康没有好处,而且不利于自己健康成长;有什么不愉快的事要主动学会与别人交流、沟通,求得别人的宽恕、原谅、理解、帮助。渐渐的孩子懂事了,学会与父母交谈了,父母一见到我就是一席感激的话。事实证明经过挫折教育的孩子,长大后会成为意志坚强的人。 

人活着就是要做热爱生活的人才是强者。只有那些“热爱丢脸,欢迎挫折,经历痛苦”的人,长大后,才能追求成功,铸造人生的辉煌。我希望孩子们在我们老师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下都能成为学习生活中的真正强者。

第二讲     家庭环境对小学生发展的影响

主讲人:陈庆伟

 

授课题目:家庭环境对小学生发展的影响

目的: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而发生并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亲属间的社会生活群体。

家庭环境对小学生个体素质的发展有着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其主要方面是性格特征、基本生活技能、道德情操、理想志趣。

家教方法

一、怎样才能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天下的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成栋梁?但很多家庭并不真正知道怎样做才能使孩子成才。有的家庭认为给孩子吃饱穿暖就是尽了家长的责任,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有的家长奉行“树大自然直”的信条,对孩子放任自流,不管不问;有的家长则一味要求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自己却从不看书、读报等待,这些均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对家长提出了一些要求,希望能帮助家长掌握一些基本的教育原则,走出教育“误   区”。

1、加强对家教理论的学习

有些家长认为养育后代是连动物都会的事情,还需要学习吗?殊不知,家庭教育也是一门科学。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得到家长的指导、帮助。家长只有掌握了家庭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懂得孩子在不同时期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懂得儿童教育的方法和规律,才能为孩子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有针对性的帮助。因此,家长平时应通过家长学校的学习、读书、看报等途径,有意识地加强家教理论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教育的盲目性,乃至错误的认识和做法。

2、正确理解和履行父母的职责

不少家长认为自己的主要责任就是赚钱养家,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经济环境。其实,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古语说“养不教,父之过”,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懂得父母对孩子的责任,不仅要把他们抚养好,而且还要教育好。在我国的婚姻法中也明文规定“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的义务”。家庭是人才的摇篮,父母是孩子最早也是任期最长的老师。从“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这些流传甚广的故事中,我们都能看到父母的教育对孩子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因此,家长不仅要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生活条件,更为重要的是要重视孩子的优良品德、良好习惯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只有正确理解一履行父母的职责,才有可能抚养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3、加强与学校的密切配合

孩子的大部分学习时间是在学校度过了。因此,家长要经常与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同时主要地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取得老师对家庭教育的了解和支持。只有家庭和学校密切配合,双管齐下,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4、父母要作孩子的好榜样

父母是子女最早接近之人。不论父母自身是否意识到,你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因此,父母不仅需要具备科学和家教知识,还要处处用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为子女树立榜样,率先和垂范。如果家长自己整天沉湎于电视节目中,而要使孩子信奉读书比看电视更重要,更有益处,这实在是难为了自己的孩子。父母在注意言教的同时,还要注意身教,身教和言教并重,才能引导孩子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家庭生活困难的时候怎样教育孩子

现在,社会上有一股攀比风。不少人爱比吃、比穿、比派头。学校不是世外桃源,这股不良风气也侵蚀了学校,影响了孩子。有些孩子常与同伴比衣报、比学习用具,甚至比谁家有钱、谁的父母“官”大。在这种情况下,家庭生活比较困难的家长应采取怎样的方式教育子女,使之真正顺应我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这句古话呢?

下面一些建议可供参考。

1理解孩子的心情

小学生尽管自我意识增强,自我评价能力逐渐成熟,但仍然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和被动性;外界的评价易造成孩子内心世界的波动。因此,家长若一看见孩子情绪低落就呵斥、责骂、不仅不利于调整孩子的低落情绪,反而会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明智的家长应该是先容忍,待搞清楚原因后,有针对性地因势利导地对孩子进行教育。

2、让孩子适当参与家政管理

家长可让孩子了解家长的经济收及支出状况,一起进行家庭收支记帐、核算等待。这样,既能让孩子体恤父母的辛苦,防止其提出过高的物质要求,又为培养孩子勤俭、踏实、坚毅的品质提供了生活感性经验。

3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家长不要让孩子仅仅在满足了吃、穿、用时才产生愉快的情绪,而应同时让孩子在完成学习和劳动任务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心情。因此,家长应引导孩子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业上,并指导孩子做些简单的事情或家务劳动等等。孩子的生活充实了,就易形成积极的情绪,增强自信心,相反,一味地让孩子自我封闭,容易使他们精神状态不佳,再加上因家庭生活困难而带来的自卑感,孩子极易形成消极的心态。

4、鼓励孩子多向名人学习

让孩子多读有关名人成功的书籍,尤其是让他们了解那些曾被家庭生活困难所困扰,后经不懈努力奋斗而成功的名人事迹,从中获得克服困难的信心,进而鼓励自己、集中精力,发挥所长,矢志不渝地达到目标。这样,自卑心理也就会不驱而散。

5、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因为父母无意识情绪的流露也会影响孩子的精神面貌。所以家长要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出对生活的消极和不满情绪,更不要因为生活条件差而争吵,甚至离异;而应当用自己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来影响孩子。

第三讲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主讲人:陈庆伟

 

教学目的要求:

1、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辅导孩子学习。

2、帮助家长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3、建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感谢家长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前来学习。

二、帮助家长们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1、

家长的榜样作用。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是孩子首先模仿的榜样。父母的言行、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无时不刻地影响着孩子,可以说从孩子身上,我们总能找到父母的影子。

2、

家长是有目的进行教育的实施者。孩子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家长的培养、教育分不开。古今中外众多名人成材的事例无不说明家庭和父母的作用。

3、

是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成长和学习知识的良好环境。这里说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能够满足孩子生活学习必要的物质条件和适合的场所,可以说是良好的物理环境;由家长高尚的品德、健康的心态和不断进取的精神所营造的家庭氛围是良好的心理环境。

三、建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21世纪社会变化更加剧烈、科技发展更加迅猛,因此,一个缺乏独立性的孩子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家长要树立现代教育观,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1、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孩子的独立性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认识到,年幼的孩子总是在反反复复中感受着劳动的乐趣、独立做事的快乐。从不会做到逐步学会做,从做得不像样到逐步像样,这是必然的规律,也是必经的过程,从中孩子也获得了自身的发展。正因如此,家长就应放手让孩子锻炼,不要怕他们做不好,也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包办代替。对于孩子独立去作的事,只要他们付出努力,无论结果怎样都要给予认可和赞许,使孩子产生自信。“我行”这种感觉很重要,它是孩子独立性得以发展的动力。孩子自己做事常常做不好甚至失败,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再去做,绝不能动辄就说“我说你不行吧,就会逞能”,更不要见孩子做不好就动手代劳。当他们执意去做那些难度较大的事时,家长应予以鼓励并给予帮助。这样会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增加他们的锻炼机会,养成独立的行为。

2、培养孩子初步独立思考的能力。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们自己想。”遵循这样的原则教育孩子,就能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幼儿具有好奇好问的天性,对待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家长应启发他们自己动脑去想,去寻求答案。

3、创造机会,培养孩子自己拿主意作决定的能力。我国传统家教中十分注意培养孩子“听话”、“顺从”,却从不注意倾听孩子的意见。小到生活小事,大到孩子的发展方向,一概由父母决定,孩子缺少自己作决定的机会,这就不能培养他们的抉择能力。然而,自我抉择能力也是独立性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4、

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家长在培养孩子独立性时,往往同时需要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毅力。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独立做事时,最关键的是家长自己要战胜自我。我们常见有的家长一见到孩子碰到困难,不是鼓励他去克服困难,而是立即代劳。还有的家长明知应要求孩子克服困难,坚持自己去做事,但只要孩子一哭一闹,立即心软而妥协,依顺孩子,从而前功尽弃。因此,为了孩子的未来,家长应下决心甚至下狠心,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和精神。

未来是属于孩子的,孩子未来的路要靠他们自己去走,未来的生活要靠他们自己去创造。这一切都不是父母替代的了的,深爱孩子的父母们,让你的孩子从小学着自己走路吧!

四、父母应怎样引导孩子学习。

1、布置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如果希望孩子喜欢读书,那么,家中应该有书、杂志、报纸。孩子在书香环境中成长,自然会喜欢接近书,喜欢看书。但是,这个环境还必须是简化了的,不能太嘈杂或是一下子提供太多的学习刺激,以免孩子无法专心地学习。

1、用正面的语言和亲自示范的方式来教导他。

如果您希望孩子学习一种好的行为,那么您最好使用正面的语言,明确地告诉他所要做的行为,例如告诉他“我们应该……做”,而不只是批评他、责备他做得不对。然后再亲自示范正确的动作来教导他。如果孩子说会,那么就让他做给你看,再指导他正确的方式。

2、不要打扰他的专心。

孩子专心在做某一件事时,不要去打扰他。第一件事还没完成之前,不要叫他做第二件,也不要让他做太多或做一些超乎他能力的事,否则,孩子在匆忙、心急的情况下,很容易就会养成放弃的习惯,怎会有始有终呢?

3、孩子一起游戏。

从游戏中可以训练他的一些基本能力。有时也可以将复杂的学习活动分成几个简单的步骤,引导孩子一步一步去完成。

4、多鼓励他。

只要孩子有好的行为,有一丁点的进步,哪怕他的表现不如我们的理想,我们也要鼓励、赞赏他,使他保有学习的原动力。

五、总结。

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子女的父母,但是爱要适时、适量。“权威”只能使孩子造成被动的学习行为,而非内心自动自发的自愿行为。研究证明,父母对孩子的关怀,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动机、态度的形成。真正的爱的教育,是关爱而不是放任自流,它能使儿童有良好的学习行为表现。

第四讲  尊重本身也是一种教育

主讲人:陈庆伟

一、课题:尊重本身也是一种教育

二、内容:尊重本身也是一种教育

三、教学目的:通过本次家长会,和家长进行沟通,互相了解学生校内校外的表现,以便及时、合理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与指导;讨论教育方法,互相交换意见,为更好地教育孩子打基础。

尊敬的各位家长:

你们好!

首先欢迎各位家长牺牲休息时间来参加这次家长会。有些家长平时与我们保持着联系,而大多数家长已经好久不见了,感觉有好多问题要和您交流。

自开学以来,全班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有一定程度的进步,但对于一些学生的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平时多加强联系与合作,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作为新世纪的一代小学生,他们不仅寄托着父母的期望,还肩负着建设祖国的历史重任。因此,对于当代小学生,不仅要学会求知,学会创造,还要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所以,我们有必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良好的行为习惯、高雅的志趣。作为学校和班级,我们虽然做了一定的工作,但我们的力量毕竟是薄弱的,社会和家庭这两大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教育力量非常巨大。所以,我说,希望我们能密切配合,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

下面,我们一起探讨两个问题。

一、培养孩子成为机警的人

如今,我们应该重视把孩子培养成为机警的人。这是因为机警不仅仅是人的一种对外界作出的迅速反应,更是成功者必须具备的“素质”。很难想象,一个稀里糊涂的“马大哈”怎么能搞出一番事业?!要让孩子成为机警的人,家长和教师的表率作用很重要。如果大人整天恍恍惚惚,做事丢三落四,那么要求孩子"机警",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培养孩子机警,不妨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如,要求孩子上学时不要遗失书本或文具;上街购物得算清每一笔帐;去公共场所须谨防小偷窃去钱包;晚上就寝前应关好门窗等等。孩子是否机警,与责任心的培养也大有关系。一个有责任心的孩子,往往会自觉地时时留神、处处关注,尽量不出什么纰漏。平时,大人可从帮助其树立责任感着手,也可通过游戏来训练孩子的机警。如,父母让孩子晚上独自在家处理诸如关好门窗、检查水源电源火源、接听电话等事,然后再对孩子所做的一切加以评述。再如,等孩子一人在家时,让朋友装成陌生人敲门,看孩子如何应付。甚至父母与孩子外出时,可有意与孩子走散,然后在远处关注孩子会作出什么反应。

通过让孩子独立处理一些意外事件,也能培养其机警的素质。如,放学回家路上有生人想认识他(她)或给他(她)吃东西;外出游玩时小伙伴突然发病倒地;发现有可疑的人在家门口徘徊……看看孩子能不能找到各种方法巧妙地应付。

机警的孩子不仅善于保护自己,还会因此而充满自信。在孩子的“人生之舟”上,“机警”犹如加添的一面“风帆”……

二、怎样使孩子消除自卑感

在现实生活中,确有许多孩子存在着对自己缺乏信心、瞧不起自己、总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无法赶上他人的自卑感。孩子的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会使自己沮丧、孤僻,以至悲观、失望。那么,怎样使孩子克服自卑感呢?

(一)、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长处,也都有他的短处。作为家长,在生活当中要注意并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点滴的进步,并不时失机地给予肯定和表扬。孩子认为自己有优点,也能取得一定的成绩,便会增强取得更大更好成绩的信心和希望了。

(二)、不要贬低孩子。我们有些家长爱用大人或“神童”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达不到要求就以侮辱性的语言讽刺、嘲笑孩子,数落他的短处,故意贬低孩子。经常受到这种斥责的孩子往往自信心受到强烈冲击,时间久了,就会在不知不觉当中接受家长的暗示,承认自己的素质差,慢慢地就失去了信心。因此,要帮助孩子克服自卑感,家长首先要改变对孩子的看法,要用家长的信心去鼓舞孩子的信心。

(三)、不要滥贴“标签”。不管你的孩子表现如何,都不能随便作出“没有出息”之类的负面判断,也不能任意给孩子贴上“窝囊废”之类的灰色标签。因为这非但起不到教育的作用,还会使孩子形成错误的自我认识,孩子的自尊心也会受到伤害,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

(四)、要满足和引导孩子的表现欲。自我表现欲是青少年时期最主要的欲望之一。当孩子的自我表现欲受到压抑时,就会产生自卑感。但不要单纯抽象地用貌美、聪明、学习成绩好等来展现孩子的自我表现欲,而要尽可能地在具体的不同层次的其他孩子身上让自己的孩子

看到自己特有的优势,从而满足自我表现欲。

(五)、要重视孩子每次成功的经验。要教育孩子重视自己每一次的成功经验。成功的经验越多,孩子的自信心也就越强。平时要注意教导孩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量力而行,不可好高务远,以免挫伤成功的积极性。

(六)、要注意扬长避短。要让孩子知道,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付出的越多,收获的就越多。同时要让孩子明白,在生活当中具有多种才华和非凡能力的人只是少数,人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要采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要扬己之长,避己之短。这样,就能充分发挥长项,取得更大的成绩

五年级家长学校教案

铜井中心小学 王明江

第一讲

让孩子学会关爱他人

1、让孩子懂得付出、懂得“回报”,才会懂得珍惜、懂得体谅。

2、能够主动融入集体,关爱身边的人和事。

一、导入

关爱他人,时时处处想着别人是一种优良的品德,心中有他人的孩子容易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儿童自身和社会的发展,这种教育对当今独身子女尤为重要。今天我们就一同来探讨:让孩子学会关爱他人。

二、案例呈现:

(课件出示)小刚今年12岁了,学习优秀,是家里的独生子。在家里,他从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就连自己的内裤、袜子等都是妈妈和奶奶给洗。妈妈常说:“你只管好好学习,我只要你的成绩,家务琐事你不用管。”平时,爸爸妈妈上班,午饭都是奶奶做,小刚进门就吃饭。可有一次,小刚回到家见奶奶在床上躺着,没做午饭,奶奶说自己不舒服让小刚出去买点吃的。小刚只买了自己吃的,吃完就上学去了。奶奶要不要吃?需不需要上医院看看?他连问都没问,而且压根他都没想到。亲朋好友来家里,小刚也很少打招呼,总是钻在自己的屋里学习,所以亲戚家里有啥事,甚至自己家里发生的事,他都很少知道,用小刚的话说,他不想知道这些闲事。在学习里,周围同学谁生病了,有什么事没上学,小刚一概不关心。一次,同桌的女生发烧,老师说要找两个男生把她送到医院,很多男生都主动举手要去送,但小刚一直埋头写作业,好像不在场一样。因为小刚学习优秀,老是想让他当班上的学习委员,利用他的优势,也能帮助班里其他同学学习。然而小刚一口否决了,并对老师说:“我妈妈对我的学习成绩要求很高,怕当班干部会浪费我的学习时间,不让我当班干部,我看我管好自己就可以了,我考了高分不也是对班级的贡献吗?”

(一)请家长自读案例。

(二)交流讨论,谈看法。

1、读完后相互说说读后的感受和体会。

2、请几位家长说说自己的体会。

3、一起分析案例。

三、案例分析:

   (一)案例中小刚一头扎在学习里,不知道关爱他人,我们在现实中时常会看到这种现象,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1、孩子缺乏关爱他人的意识

2、沉重的学习压力使孩子无暇顾及其他

3、家长的错误意识和言行的影响

4、孩子以往的良好表现没有被认可

5、社会舆论导向及不良风气的影响

(二)了解孩子

您的孩子具有关爱他人,帮助他人之心吗?按下面的条目观察自己的孩子,符合孩子的行为答“是”,不符合的答“否”。1-6题答是记1分,答否不得分,7-12题答否记1分,答否不得分。得分越高,说明你的孩子在关爱他人方面的表现越好。

1、爷爷奶奶等亲人病了能主动照顾;

2、看爸爸妈妈做家务很辛苦能主动帮忙;

3、有好吃的不吃独食;

4、助人为乐;

5、周围人身体不适或有异样能很快发现;

6、常责怪同学或朋友对他人没爱心;

7、家长亲人病了一点都不着急;

8、对周围同学的情况一概不知;

9、同学或朋友等让其帮忙时总是借故躲掉;

10、同学忘带文具等一概不借;

11、常把“和我没关系”挂在嘴边;

12、从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过渡:作为家长,当你发现自己的孩子不会关心他人,自私自利的时候。千万不要掉以轻心放任自流。而应该积极帮助他们改正过来,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因为爱是高尚的品德,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原则,也是家教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

四、家教建议。

为了让孩子学会关爱他人,做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对家长提出以下建议

(一)帮助孩子树立角色意识、建立责任心

(二)教给孩子关爱他人的方法

(三)家长以身作则起到榜样的作用

(四)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

(五)消除社会不良风气对孩子的影响

五、大作业

作为家长应该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与孩子一起完成下面的作业。

  第一阶段:观察分析(5天)

1、观察孩子在平时生活中有哪些缺乏关爱、帮助他人的表现,并及时记录下来。

2、对照“了解孩子”部分,测一测孩子关爱他人的程度。

3、与孩子一起分析,造成其不能主动关爱,帮助他人的原因。

第二阶段:与孩子一同制定改进计划(2天)

1、约定改进时间、方式

2、制定家长和孩子均能认可的行动计划

  第三阶段:执行计划(21天)

  可以一周为一个时间段,将时间划分为三个阶段。

  1、唤醒孩子关爱他人的意识。

   引导孩子阅读相关的书籍,陪孩子观看相关的影视作品,并要求孩子写下自己的感受。

   推荐书目:《雷锋的故事》《行动是成功的钥匙》《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励志故事—关爱他人》《人生每日必修课》等。

   推荐影视作品:《雷锋》《暖春》《德行天下》

   2、引导孩子做一做

   引导孩子自己选择一件小事,体会关爱他人的乐趣

例如,帮妈妈做小家务、帮助同学、帮奶奶买一次菜等

3、将关爱他人落实于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要求孩子每天总结当天的表现,确定关爱他人的具体行为,把相关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时间

具体行为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第七天

 

家长也要在下表中对孩子关爱他人的具体行为进行记录(表格同上),然后对照两份记录结果,写出简单的分析报告。

 

第四阶段:总结评比(2天)

1、与孩子一同分析计划执行期的表现。

2、让孩子谈谈感受。

3、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小结:教会孩子学会关爱亲人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只要家长多用心,在平时生活小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孩子。多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多提醒孩子,多给孩子讲道理,就可以让孩子顺其自然养成好习惯。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仅要教孩子学会生活,学会学习,更强调教孩子学会关心,重视培养关爱、同情、友善等良好品质。家长要不失时机的利用各种方式在孩子的心灵种下关心他人的种子,使他们不仅拥有健康的体魄,还拥有健全的人格。

为了孩子的明天,让我们教他们学会关爱。

第二讲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首先关于责任,我们要解决这样三个问题:

(1)什么是责任心?

(2)你认为您的孩子需要承担怎样的责任?

(3)你给你孩子的责任心打多少分?

什么是责任心?这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

一个警察的责任是维护治安,一个医生的责任是救死扶伤,一个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那对于一个四年级的孩子,他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又是什么?仅仅是学习吗?我想这样的答案太片面,他们所具有的责任可分为两种:

(1)是要承担的责任,换句话说就是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对自己的身体负责。

(2)是要贡献的责任,也就是说要对他人负责,他们的生活习惯、学习成绩、思想品德、身体健康,这些都是和他们身边的人息息相关的,孩子也需要对他们负责。

但是现在社会的现状是我们家长往往替代孩子去负责任。在这里我请各位家长扪心自问一下:你们有替孩子承担过责任吗?比如说:

你们有替孩子请过假吗?

你们有替孩子报过活动吗?

你们有做过孩子的“闹钟”吗?

你们有替孩子收拾过书包吗?

我想大部分家长都有这样经历的,而且不是一次两次,是很多次,甚至是天天都在做。那我们为什么会去给孩子替代责任呢?

有时可能是因为我们担心,担心自己的孩子无法承担;

有时可能是我们无意识、自然而然地去替代承担;

有时可能是觉得自己的孩子没必要去独立承担;

有时可能更已经有了要让孩子自己承担的心,却觉得为了节约时间,教育孩子太麻烦了而替代承担;

有些家长更错误地以为这是作为孩子监护人应有的责任,这是大错特错!

以早上催促孩子为例。很多家长都深有同感,每个周一到周五的早上,所有孩子带身边的家长就会像打仗一样,这边自己要做早饭,那边叫孩子起床,这边自己的活忙不过来,那边又要让孩子洗脸刷牙早读,忙得脚都着不了地。可你们的孩子呢?却在那里不慌不忙、慢慢吞吞、一小口一小口地吃饭还咽不下去。等哪天迟到了,就哭着闹着怪你们太慢,要你们打电话给老师,说是你们忘了时间。

家长朋友们,你们可知,这起床、洗脸、刷牙、早读、上学……不都是孩子自己的责任吗?为何这一转变就成了我们家长的事了呢?因为孩子已经习惯了爸爸妈妈的替代承担。

我们替代承担孩子的责任会有怎样的后果呢?

首先,孩子自己会丧失主动性,什么事情都想着爸爸妈妈安排就好,我们只要听话;

第二,他们也体会不到这种自我思考、探索的成就感,在发生任何事情后,想到都只能是爸爸妈妈回来帮我解决的,在事情解决后也不能体会那种成功的喜悦,久而久之跟身边的孩子比就会自信心不足。

第三,会产生强烈的依赖性,没有解决难题的经验,遇到问题只会退缩。

第四,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同情心。《光明日报》讲述了这样一件事:北京的一些幼教专家到北京朝阳区一家幼儿园进行心理测试,出了这样一个题目:“一个小妹妹发烧了,她冷得直哆嗦,你愿意借给她外套穿吗?”结果孩子们半天都不回答。当老师点名时,第一个孩子说:“病了要传染的,她穿了我的衣服,那我也该生病了,我妈妈还得花钱。”第二个孩子则说:“我妈妈不让,我妈妈会打我的。”第三个孩子说:“给我弄脏了怎么办?”第四个孩子说:“怕弄丢了。”结果半数以上的孩子都找出种种理由,表示不愿意借衣服给生病的小妹妹。听到孩子们让人心寒的回答,一位幼儿园老师实在不甘心这样的结果,叫来自己4岁的儿子问道:“一个小朋友没吃早点,饿的在哭,你正在吃早点,你该怎么做呢?”,见儿子不回答她又引导:“你给他吃吗?”“不给!”,儿子回答得十分干脆。妈妈又劝:“可是,那个小朋友都饿哭了呀!”儿子竟答:“他活该!”。这篇文章指出:孩子如此缺乏同情心,缺乏爱心,不能宽容,甚至对人有些残酷,让我们难以置信,这些都是我们家长替代承担的后果。

第五:长期替代承担,家长就会丧失效能感,影响亲子沟通。如果一个家长他都是让孩子独立解决问题,那在孩子无法解决难题再来找你的时候,你对于孩子就会如动画片中的超人、救苦救难。但如果你长期承担,一旦再有事发生,孩子自然而然就会认为你应该去替代承担,甚至在你们无法解决时,还会反过来怪你们没有解决好,久而久之,甚至在心里会产生:为什么我们的妈妈这么没用?为什么别人的爸爸妈妈都能解决?进而看不起自己的父母。

遇到需要承担的责任,家长比孩子着急,孩子觉得是家长的事情,不是自己的事情,这时我们已经丧失了太多让孩子自己承担责任的机会。那要重新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我们必须要把承担责任的机会交还给孩子。

首先要做的是和孩子划清界限,要让孩子有责任意识,明确哪些是孩子应该承担的责任,比如我们之前说的最小最身边的每天起床、洗脸、刷牙、睡觉、吃饭、做作业等等,身边最小的事,要让孩子自己负起责任来。即使是和他人有关的,像迟到、和别人发生矛盾,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或事,甚至是人生中需要做的一些大选择,比如过几年就和你们息息相关的选择哪所初中的问题,你们都应该和孩子有一定商量的机会,给他们决定的权力,让他们也对自己的人生有一定的规划,承担一定的责任。

第二、家长们要明确自己的角色是帮助者、支持者,而不是替代者,包办者。帮助孩子独立承担自己的责任。比如当你的孩子与其他孩子发生冲突时,你们需要做的事不是说替代孩子讨回公道或替代孩子赔礼道歉。你们需要做的是在冲突发生后,先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和孩子好好谈谈,一起分析在这起冲突中自己的孩子做的对不对,然后再让自己的孩子自己去分析道理,或者赔礼道歉,作为家长,你可以是引导者,与陪同着。这里我又想到了一件事《日本留孩子刺母事件》:2011年4月1日,顾女士满怀期待地站在浦东机场大厅接机,准备带从日本读书回国的儿子汪某去美餐一顿,没想到儿子却从包中抽出了把刀,刺向了生他养他的母亲。并且刺完后仓皇而逃,只留下母亲一人躺在血泊之中,苦苦挣扎,最后还是路人将受伤的母亲送去了医院。事后记者再次质问这名留孩子时,原因竟然是母亲寄给他的生活费不够多,让他受到了同学们的取笑,所以他痛恨母亲。真是良心泯灭的畜生!可所有家长我们共同思考一下,倘若他的父母在平时就能和他一起探讨家里的情况,甚至邀他一起承担,而不是觉得只要他读书好,别的都不重要的话,会发生这样的惨剧吗?我想这位日本留孩子并不知道家里的情况,我们在坐的大部分家长也没和孩子说过,这是中国家庭的通病。

第三、将“惩罚”的说法换成“承担责任”。讲到这很多家长会说:你说的这些我平时都在做的,可效果并不明显。孩子的依赖性还是很大的,甚至很多时候不愿去承担?那我觉得肯定和你的方法有关。我们平时往往在孩子无法完成或做错一些事情的时候喜欢惩罚孩子,包括我自己作为老师也经常会对班里的孩子说:有奖必有罚。其实我们都是错误的。在这时我们应该说:你做的好,得到奖赏是你的权利,那做错了或没做好,你就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第四、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有承担责任的能力。不要口头上说让孩子自己承担,背后又忍不住偷偷替代孩子承担了。

比如以做作业为例。作业必须要孩子独立完成,那作为家长可以适当地给予帮助。

(1)学习时间的安排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让孩子参与进来。

(2)我们自己的时间自己做主,如果孩子需要我们帮助需要和我们借时间,那有借有还,孩子也必须还出自己玩耍的时间来帮助你们干活。

(3)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时间,不要充当孩子的闹钟,但也要给孩子一定的期限,不能让他们完全自由。

(4)实行一定的奖励机制,可以是实时奖励。就是做好立刻奖励。也可以是积累奖励,几次做好,或达到一定的分数再给予奖励。在实行前期奖励可适当多些,等孩子慢慢独立自主了再减少奖励。

(5)在孩子承担责任的过程中积极关注孩子的行为,不可以放手就不闻不问,让孩子误以为父母再也不管我了,从而形成叛逆心理或者是各种不同的心理疾病。

我们再以背书包为例,很多家长看到自己孩子背着沉重的书包,往往是取而代之,甚至有些家长送到校门口了还不舍得,一直把书包替代孩子背到教室放到座位上为止。其实你会让孩子失去太多锻炼的机会,我们可以这样试试。我们先了解情况,问孩子:“书包重吗?”当孩子回答:“有点重!”我们再引导孩子自己思考想办法:“看来是有点重,你说该怎么办呢?”当孩子回答不上来时,我们给孩子选择:“你是要自己拿,还是和爸爸一起抬?”等孩子选择一起抬的时候,我们还要及时教育:“背书包是你的责任,因为确实有点重,所以爸爸来帮助你。”这个反馈很重要,是让孩子明白背书包这件事的责任界限,背书包是我的责任,家长只是帮助我。

不同的处理方式,带给孩子的影响和后果肯定是不一样的。后面的方式:孩子会觉得背书包是我的事,哪天你不抬,是你的权利,爸爸妈妈可以选择与不帮。如果我们直接拿过来,孩子会觉得这是你的事情,凭什么不拿,理所当然,哪天你不拿,孩子还会觉得是你的不对。

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是这样的。所以我们要孩子学会承担责任的原则是:让孩子在和他有关的事情上有参与,甚至是有选择权。这样孩子就会觉得自己被尊重,有了话语权,以后遇到事情,他也敢出来承担。

让孩子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快乐成长 让孩子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快乐成长

正值课程改革的今天,新课程的一个亮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其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就是围绕孩子与自然的关系,孩子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孩子与自我的关系三条线进行开展的,重要的是它关注孩子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在综合实践的教育教学中,我不断总结、反思其每一个环节,并不断地思索着:要让我们的孩子在综合实践中快乐地成长!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总结起来有几点体会:定好主题,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引导孩子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各种能力;在总结汇报中,让孩子找回自信,体验成功;注重评价,激励孩子进一步探究学习。

第三讲

让孩子在社会实践中成长

 

一、选好主题,激发孩子学习兴趣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面向少数孩子培养特长的活动,而是面向全体孩子,培养孩子的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活动。因此,教师要激发孩子的活动兴趣,给予每一个孩子自主活动和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每一个孩子都积极地参与活动。有道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具有促进学习的作用,而且会使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悦的情绪,提高孩子的积极主动性。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时,确定主题很重要,应选择孩子们感兴趣,贴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对祖国未来的企盼,就可以吸收他们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我校开展的主题活动有《说说广告》《我身边的摩托车》《设计校园》《制作年历》等。老师让孩子们在这每一个感兴趣的主题活动中,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从而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萌动的创造意识。可见,只要我们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新颖的引导方式去吸引孩子,指导孩子去选择大家感兴趣的主题,去关心社会,关心大家生存环境和家庭,关心国家科技发展与进步,就一定能达到我们活动预期目标。

 

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锻炼孩子各种能力

 

随着每一个活动主题确定后,教师必须引导组织好孩子进行课题活动的实施,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教师又必须要引导孩子学会展示自我,锻炼各方面的能力。我们知道在“课题实施”阶段,就会开展各种调查与采访活动,安排孩子能与组内成员合作完成调查活动,做好组内成员的分工与合作,收集和整理好活动的资料,包括录音、照片、文字等各种资料,所以,在准备活动中,教师指导孩子根据课题组的分工,每人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所需的工作物品,外出活动的路线,方法以及采访活动的地点等,在接着的发展活动过程中,教师也要指导孩子在每一次采访与调查中再次详细分工合作,每人根据自己小组的分工,记录下活动流程,设计好采访活动的问题,拍摄活动的角度等,在实践活动中,教师重点培养孩子养成活动前的准备充分,事前考虑周到的好习惯,并让孩子学会根据自己和别人的特长进行分工合作,互相帮助、取长补短。设计好活动中每一个面临的问题,在这系列实施课题活动过程中使孩子各项能力得以提高,从中学会了收集信息、分析和整理信息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孩子能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此同时,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孩子着眼创新,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精神。其目的在于,要以培养今天的孩子适应明天的社会生活为已任,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孩子在积极探索、主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有新发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并能具备初步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具备独立思考问题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三、让孩子在总结汇报中找回自信,体验成功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活动过程中孩子的经历和体验,活动本身以及探索的结果并不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目标,而活动过程中孩子的自我发现与自我塑造是更值得关注的,在“课题总结汇报”阶段,各小组分工合作,利用各自的特长、采取绘画、电脑制作、摄影、办手抄小报等多种方式,把课题活动成果展现出来。还可以在班级里举行新闻发布会,然后举行班级评奖会,评选出优秀小组,表彰激励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让孩子在师生共评,生生互评的氛围中,找到各自的优缺点,互相取长补短。如在《制作年历》活动中各小组把自己制作的年历展示大家欣赏时,孩子就采取互评方式,评价有的年历制作得很漂亮,有的年历制作得使用起来很方便……瞧着凝聚全组成员智慧的作品,听着全班同学由衷的赞赏,孩子们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反思和理解他人的想法,更学会了相互接纳、赞赏、争辩和互助,也就学会了交往。更重要的是让作品展现在大家面前,让别人认可自己,同进也认可了别人,让孩子在这种成果展示中内化品质,提高学习积极性,最终使自己走向自信、体验成功。

 

四、注重评价,激励孩子进一步探究实践活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不过分强调结果的科学性,而是将关注的视角指向小孩子获得结果和体验的过程,注重小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在具体评价时,教师可通过观察,采用即时评语的方式,记录他们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行为、情绪情感、参与积极性等表现,并将其作为评价他们的标准,尽可能地抓住他们的闪光点。与此同时,更要注重多元评价,通过讨论、协商、交流等方式引导孩子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通过调动他们的认识和情感因素、激励他们自觉记录活动过程(特别是重要的细节)投入到对问题的讨论,对成果的分享与思考中,逐步完善自己的行为,拓宽自己的视野、达到自我反思、自我改进的目的,这样更有利于开展下一次的探究实践活动。

我们知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的亮点,也是新课程的难点,对我们来说更是一门富有挑战性的课程,在我们具体操作实践中,有不少的困惑和问题,需要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断的探索新的方法,形成新的理念,更需要我们不懈努力,真正做到让我们的孩子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轻轻松松的学习、快快乐乐的成长。

第四讲

带领孩子参加家庭体育锻炼

一、让孩子在家庭体育锻炼中健康成长

专家提醒说,体育锻炼的缺乏已经导致孩子体质明显下降,抵抗力也越来越差,很容易受各种疾病的侵袭,近些年来糖尿病、高血压、血脂稠已经不再是光大人得,孩子已经开始有得的了,相信大家也都有所耳闻。专家中有人表示出了深切的担忧,中国近4亿青少年如果再不加强身体锻炼,就会成为新的“东亚病夫”。

导致孩子们的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繁重的学业、缺乏体育锻炼、睡眠不足,今天我们重点就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及家庭体育锻炼方面的话题和大家做一些探讨。

1、体育锻炼的好处:

动物学家发现,大象在野外生活可活到200岁,一旦被俘获,关进动物园,尽管生活条件比野外好得多,却活不到80岁;野兔平均可活15年,但从小养在笼内过着“优越”生活的家兔,平均寿命才4~5年;野猪的寿命也比家猪长一倍。那么,为什么野生动物比家养动物寿命长这么多呢?重要的一条是野生动物为了觅食、自我防卫、躲开敌人、摆脱恶劣气候的侵害,经常要东奔西跑,身体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体质变得越来越好,寿命自然比家养动物长了。同样,人也是如此,经常参加体育运动锻炼的人,寿命就长。

2运动可增强脾胃功能

    华佗指出:“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说明运动有强健脾胃的功能,而脾胃好是健康长寿的根本。 有很多孩子的体质很差,一年要生很多次病,其实关键问题是脾胃不和,家长们每月都带孩子去打针输液,我建议这些家长多带孩子参加体育运动,能够较好的改善孩子的脾胃功能,达到少生病的效果。

3体育锻炼对智力的促进和发展:

美国的研究人员把两窝小白鼠在断奶后分成两组,第一组放在小笼子里喂养,除了取食和喝水之外,没有其他活动余地;第二组放在大笼子里喂养,笼子里装有各种运动设备,小白鼠可以任意跑、跳、游泳和爬绳,每天活动十分钟以上。十七天后,发现第一组小白鼠的大脑重量比第二组轻百分之三,大脑皮层薄百分之十,而且脑细胞的分枝少得多。

到本世纪七十年代,人们用神经生物学和细胞学进一步确定,人类脑细胞的增长是在16至20岁之间达到最大值。因此,在20岁以前经常从事体育锻炼,对促进脑的发育有重要的意义。

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记忆力

心理学研究认为,记忆力不佳与脑疲劳有关。人们在工作和学习时,大脑皮层相应部分的细胞群处于工作状态(兴奋状态),其余部分处于休息状态(抑制状态)。这就是大脑皮层“镶嵌式”活动的特点。开始时大脑细胞能量恢复过程超过消耗过程,继续下去消耗过程逐渐大于恢复过程,人就开始觉得疲劳了。记忆力下降正是脑疲劳产生的重要标志。此时,如果仍继续学习、工作,记忆力就会下降。有人说了,我刚开始背书还背得挺快,后来就记不住了就是这个道理。如果这个时候运动运动,使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区转换,很快就不累了,记忆力得到大大改善。

体育锻练可以提高人脑的工作效率

人的思维过程中一般采取的是静坐姿势。在紧张的脑力活动中,大脑的新陈代谢在不断加速,而人体的其它器官系统,如消化、呼吸、循环等系统由于人体的相对静止状态,它就跟不上大脑紧张活动的需要,于是大脑发生了“养料”危机。学习时间较长,人会感到精力分散,甚至头晕眼花,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脑部缺氧。所以在紧张的学习期间适当地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促进整个人的血液循环,加速大脑的养料补充。同时体育锻炼可使人的精神振奋,心情舒畅,能促使脑中释放脑啡呔、内啡呔等特殊的生化物质,这些物质有促进智力和帮助记忆的作用。

以此看来,体育锻炼对于人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不可小视!

随着体育在中考中开始算分,学校对体育科目给与了较高的重视,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上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这就要求我们家长首先自己重视家庭体育锻炼。

在家庭体育锻炼中父母可根据自己孩子的弱项引导他们锻炼,孩子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强化学校学习的体育内容。

二、开展家庭体育锻炼的好处

促进家庭成员间情感交流

家庭体育锻炼中多以游戏为主,像:踢毽子、捉迷藏和打篮球等等。除了让孩子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外,还能增进父母和孩子间的亲密感,丰富孩子的情感。

亲近了大自然

    我们鼓励,家庭体育锻炼可以到大自然中去,比如户外钓鱼、登山、野外露营,学校体育锻炼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这也是家庭体育锻炼独有的优势。全家人的身心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放松和快乐。热爱大自然的孩子更加热爱生活,这些做法和习惯有利于孩子长大以后面对压力找到合适的方式来舒缓压力,而不是埋身于网络游戏。

增加孩子的创造性

家庭体育锻炼中孩子们不会受到太多的时间、游戏规则、方法等等限制,非常灵活机动,能发挥孩子的创造性,我们家那栋楼住的孩子比较多,有大的八九岁、十岁的,有小的三四岁的,每回游戏这小的都要掺乎着一起玩,打得不好意思拒绝,他们既要照顾自己能玩好又要考虑到小孩子的能力,我就发现他们经常会创造出很多玩法,所有的小孩都喜欢的不得了。而这个过程中锻炼了孩子的组织协调能力、照顾弱小能力、创造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孩提升自信心等,所以说家长要鼓励孩子到外面玩,好处太多了。

家庭体育锻炼是培养终身体育观念和行为的最佳手段,对儿童建立终身锻炼意识,形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具有催化剂的作用。家庭体育锻炼具有学校体育锻炼无法替代的作用和效果。他们相互补充都是不可缺少的。

2012年初,我们在油田几所小学和幼儿园开展了体育锻炼时间调查,调查问卷表显示以下结果:27%的孩子周一到周五回家后完全不出来活动,33%的孩子锻炼身体的时间不超过半个小时,这两项加在一起就有50%的孩子每天锻炼的时间微乎其微。

3.造成家庭体育锻炼不到位的成因和对策

家长自身责任的缺失

一般来说,文化课都是有作业的,并会定时验收批改。但老师不会给孩子布置体育方面的家庭作业并验收,所以家长往往没有认识到自己有什么责任,通常家长会把孩子体质下降归罪于学校和社会,而忽视自身应尽的责任。对于学习方面的培养,相信每个家长都会全力以赴,只要有利于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家长们不惜付出一切。然而,对于孩子体育方面的培养做的远远不够。

从现在开始,家长朋友要注意补上家庭体育这一课,行使家长本身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4.开展家庭体育锻炼的原则和方法有哪些

榜样示范

根据我们下发的问卷调查:29%的家长每天不锻炼身体,49%的家长每天锻炼身体的时间不超过30分钟,也就是说有78%的成人每天锻炼身体的时间微乎其微。家长要改变出门就打的、周末睡懒觉、玩网络游戏、打麻将的坏习惯,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给孩子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无法使他们热爱运动,也谈不上集中精力学习。

最近有一个NBA球星非常抢眼,对,哈佛大学毕业生林书豪,他获得NBA东部周最佳球员。林书豪,从几岁起就和父亲看球赛,被父亲酷爱篮球的疯狂所感染,整个孩提时代,林书豪完成家庭作业后,就和父亲一块泡在基督教青年会的篮球场上,后来,林书豪成为了难得的哈佛大学毕业的篮球巨星,所以说,林书豪的成功与他的父亲的爱好息息相关。

游戏为主

伴随着60后、70后、80后几代人成长的民间体育游戏让人难以忘怀,老鹰捉小鸡、编花篮、滚铁环等等。家长们不妨从这里着手帮助孩子们在游戏中锻炼身体。这些游戏的特点是门槛低、趣味性强、锻炼身体强度大,即帮助孩子们锻炼了身体还帮助他们结交了朋友,可谓一举多得。

三、小孩子怎样进行家庭体育锻炼

教育部部长周济提出:“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相信这是天底下所有父母都期望自己孩子所能达到的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要达到这样的状态,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父母的体育意识和行为直接影响孩子体育观的形成。孩子能不能通过体育锻炼强身健体而成为一个终身体育者,将受到父母的持久性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再次告诫孩子的父母:为了孩子在充满竞争的环境中有一个良好的本钱,在为孩子制定人生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时,别忘了在成长一栏中添上体育锻炼的计划。

为了锻炼而让孩子早起晚睡并不科学,但可利用零散的时间,见缝插针地引导孩子进行身体锻炼。具体可以这样做:

1.孩子早晨起床后,用三五分钟时间伸伸懒腰,做做徒手扩胸、伸展、体转、踢腿等基本体操,既能快速消除睡意,又起到健身的作用;

2.尽可能让孩子徒步上学,既准时、经济,又起到良好的健身效果,但前提是要保证孩子路上的安全,可根据孩子年龄大小和体质强弱,将步行速度控制在0.6千米~1千米/10分钟,一般情况下,20分钟以内的步行路程都是比较适宜的;

3.放学回家后,利用晚饭前二三十分钟时间,引导孩子进行一些对抗性趣味性较强的运动项目,如球类活动、跑跳游戏、踢踺子、跳绳等等;

4.晚上孩子做功课的间隙(可抽20分钟左右),可在家里进行一些徒手或小器械的练习,男孩子可以进行俯卧撑、引体向上、曲臂悬垂,女孩子可采用仰卧起坐、仰卧举腿、呼啦圈、座位前屈以及拉力器、哑铃(注意选择合适的重量)等小器械进行身体锻炼;

5.风和日丽的日子,父母陪同孩子一起爬山、划船、骑车、疾走,一起领略大自然的无限风光;

6.双休日或节假日,依据孩子的爱好,针对某一运动项目进行强化培训,既可由有能力的父母亲自指导,也可送孩子去专门的培训机构进行正规的培训(一般每周最好不少于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