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德育天地>>德育论坛>>

铜井中心小学班主任培训暨青年班主任培训班开班仪式活动安排

发表日期:2014/6/4 21:58:12 出处:本站 作者:严付桃 有1226位读者读过

铜井中心小学班主任培训暨青年班主任培训班开班仪式活动安排

时间:2014年4月12日(周六)上午

地点:科学实验室

内容:青年班主任培训班开班仪式和区级班主任基本功培训

具体活动安排:

时间

内容

负责人

 

8:40——8:55

 

班主任签到

 

何雨林

 

9:00——9:20

 

1、举行青年班主任培训班开班仪式

2、戴校长讲话

 

严付桃

 

戴军

 

9:20——9:30

 

青年班主任发言

 

王小珺

 

9:30——9:50

 

青年班主任微型沙龙研讨

 

倪筛琴 朱士青 张静静

衡华丽 梁云花 陈卫

 

9:50——10:10

1、德育研究室领导点评

2、给我校青年班主任培

训班提出指导性的建议

 

德育研究室领导

 

10:10——10:20

 

会议休息

 

严付桃

 

 

10:20——11:30

 

班主任基本功讲座

 

姜书勤

 

11:30

 

培训结束

教师就餐

 

古德文

                                                             

                                                   铜井中心小学

                                                       2014年4月

 

 

青年班主任发言稿

各位领导各位班主任:

  大家上午好!

  我是一名新教师同时也是新班主任,2013年9月我来到铜井中心小学担任三年级二班班主任。时光荏苒,转眼踏上新的工作岗位已快一年的时间了。在这一年的教学实践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作为一个没有经验的青年教师,要想把课上好把班带好,非常的难。想要带好就必须比其他人付出更多的劳动,花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所以感觉当班主任非常的累。

  工作之前我对班主任工作充满了激情和期待,因为我总是想起我上学时期的班主任,他们有的年轻有的拥有丰富的经验,他们幽默风趣总能把班级管理的井井有条而且看起来还是那么的不费力气,他们与学生关系融洽学生也非常愿意听他们话很崇拜他们,我喜欢孩子,所以当学校领导给我发班主任聘书的时候我的内心满是喜悦,带着新班主任的紧张与激动我开始了我的工作。

  刚开始孩子们对我不熟悉,我尽可能快的记住了他们每一人的名字,从他们的日记中我也了解到他们对于我这个新班主任还是很满意很喜欢的,所以当领导跟我说班主任辛苦让我多学习的时候我还窃喜,班主任工作也没有那么困难嘛看来我很得心应手嘛,正当我满心欢喜的以为我就要成为一个管得住孩子的班主任时事情就如暴风雨般的来了。

  第一件事就是卫生的问题,第一天上课我就发现值日生打扫卫生非常困难,不大的教室四个值日生扫了很久都没扫干净,没人擦黑板没人倒垃圾,打扫工具摆放不整齐到处乱放,由于想树立一个和蔼可亲班主任的形象我并没有责怪他们而是自己动手帮他们完成,接下来的几天本以为情况会有好转结果只是让我自己更累。

  第二件事是班级纪律问题。从早读开始班里总有那么几个孩子好动爱讲话,说了他们几次没好一会又开始了,我总是在想是不是我不严格导致孩子不怕我,可是我好不容易板起脸来训斥不守纪律的几个孩子,我批评他们的时候他们低着头承认自己的错误,我暗喜换一种方式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可是当他们走出办公室仍然一副老样子。

  还有一件比较让我头疼的是班级布置和黑板报。我是一个画画不太好的老师,所以当学校要求班主任给班级进行文化布置以及出一期黑板报的时候,我如临大敌不知道如何应付,第一次的时候我跟另外一位同事在教室里一直忙到晚上九十点钟,效果还不是很理想,我很羡慕那些有经验的班主任他们总能花很少的时间把文化布置和黑板报搞得多姿多彩。刚工作的第一周我忙的焦头烂额,自己累学生跟着我也累。

  诸如此类的“暴风雨”还有很多很多,那个时候我是真的没有勇气也没有力气大喊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正当我没有办法甚至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有所怀疑的时候学校领导以及其他有经验的班主任找到了我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们向我介绍他们的经验以及管理班级的方法,甚至出手帮助我进行文化布置,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渐渐地我不再像刚开始工作那会一样没有方向,另外我在大学期间也有一些学生干部的经验,我们新班主任的特点就是热情有余但经验不足,所以只能自己在平时的工作中多看多想多学。不过我认为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能让学生感觉到你没有信心把这个班带好,我们作为班主任要能够为了班级和学生扛下由于自己经验的不足所带来的各种压力与质疑。

  作为年轻班主任我还有很多困惑,希望今天在座的各位前辈能够为我指点迷津。

  1.有人说班主任要“严”:我记得我实习的时候第一次走进课堂在班级门口一位老教师拦住了我,他对我说你第一次见学生不能面带笑容要把脸板起来不然学生以后不怕你。老师对学生的严厉,又有几个学生能理解老师的严厉的苦衷,过于严厉给心理脆弱的学生造成很大的伤害,对学习丧失了信心,这个“度” 该如何把握。

  2.有人告诉我们要有“爱心”。可我们也知道天底下有多少父母因爱心不当反而给孩子成长路上造成了障碍,学生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长大后难以应付社会上的激烈竞争。于是也出现了许多“警察式的班主任有威信,学生乖,但学生个性淡化,封闭心灵,言行被动”,与素质教育不符。

  3.有人说要有“耐心”。但面对学生一次次的谈心劝说,但他全然不顾,一次又一次的违纪,而且会带其他人,不严惩会给其他学生造成负面影响,不可收拾,严惩了他又招来逆反,前功尽弃。我们班级就有一个这样的孩子,他总是违反纪律面对老师的惩罚他全然不顾,让各科老师都很头疼甚至他的父母都拿他没办法,面对这样的孩子我该怎么办。

  4.班主任要有“细心”。但我们班主任每天面对50个性格不同,内心丰富的活泼学生,又抽得出来多少时间常和学生交流谈心呢,真正走入学生的心灵当中。许多违纪现象此起彼伏,我更多地是觉得自己没有时间去处理这样的事情。

  面对这些困惑现在的我仍然没有勇气喊出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但是我年轻我有精力我会不断学习探索班主任这条道路,希望有朝一日我也能像有经验班主任那样得心应手的处理班级事务。

  谢谢!

 

在铜井小学“青年班主任发展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

尊敬的区教育局领导、学校“青年班主任发展班”全体学员,大家上午好!

    经过前阶段充分酝酿和精心准备,在区教育局领导大力关心支持下,在全校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今天,铜井小学“青年班主任发展班”正式成立了,这是我校班主任队伍建设不断推向深入,向精品化发展的重要节点,在此,我代表铜井小学行政及全体教职员工向长期支持关心铜井小学教师发展的区教育局领导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铜井中心小学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且具有典型特点的偏远乡镇学校,长期以来,教师队伍建设始终存在着年龄结构老化,专业结构、知识结构不合理,优秀教师流失严重等困扰学校发展的诸多难点问题。学校也多方开动脑筋,积极寻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多渠道、全方位助师发展,一方面我们积极“求源”,争取更多的年轻教师加盟铜小,另一方面积极“固本”,充分利用校本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研修活动,其目的就是建设一支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与时俱进的教师队伍。多年的实践打造,也成就了一批青年教师,他们中许多人已成为全区乃至市级的教学骨干。在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队伍建设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核心,是学校强势推进的基础性工程,更是教师自身发展的必然需求。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组织网络中最前沿的阵地,是学校各项工作全面推进的重要基石,一个好的班主任成就着一个班级四五十名学生,也就是四五十个家庭的希望,一群优秀的班主任成就着一个学校所有的学生,造福着一个地区百姓的福祉,在某种意见上讲,班主任工作的优劣决定一个地方群众的幸福指数,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前提。

   正是基于以上的考虑,我们组建了“青年班主任发展班”,其目的,就是通过我们青年班主任的先行先动,带动学校全体班主任跟进,实现我们铜井小学班主任工作质量的整体提升。我们的培训周期初定为两年,我们将在区教育局和德育研究室的指导下,进行理论研修、专题研究、实践学习和经验总结等多板块、全方位培训,全力推进青年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发展,切实提高班主任素质和管理水平,为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和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

  至此今天的机会,我想说几点和大家共勉:1、加强师德修炼。师者,德为先。良好的师德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我们要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和坚韧追求再塑铜小教师新形象,做一个新时期人民满意、学生喜爱的好教师。2、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有人说过单位最好的福利就是在职学习,在职提高。我们教育工作者更要强调学习“充电”,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的完善自我,更新自我,超越自我。3、学以致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要把学习到的新知识,新理论、好做法,好经验用到我们班主任实践中,改进我们的工作方法,提高我们的工作质量,更好地为学生服务。4、坚持不懈。学习不仅需要激情,更需要坚持,持之以恒,方可修炼正果。5、严格管理。我们德育处负责同志要认真做好每次活动的组织与协调,严格考勤制度,加强过程管理,跟踪到位,服务到位,一着不让。

   最后,再次感谢区教育局领导放弃休息时间莅临我校现场指导,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只有用不断努力实践的成果、班主任队伍建设显著成效回报领导的关心和支持。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