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德育天地>>德育活动>>

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发表日期:2014/3/10 15:55:23 出处:本站 作者:严付桃 有816位读者读过

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参加《“全国中小学班主任职业幸福生成

与专业成长高级研修班”学习》有感

                                张静静

   在初春的季节里,我们有幸聆听了全国有名的教师余国良、周慧玲、龚雄飞老师的报告,为期两天的培训里,我们的脑海里是满满的收获,余书记幽默而富含教育内涵的生动的故事至今回想在耳畔。

   余国良教授是个勤奋的人,每年阅读量达80余本,所以学识渊博;是一个睿智的人,在中职学生管理工作中不断创新,手段、形式多,根据时代、学生的不同情况不断变换,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是个善于总结、归纳的人,把自己的工作经验与思考进行分析研究,通过经典的案例故事分享给全国中职教育工作者,给在职教工作中迷惘的教师以无限的启迪。

   把学生当恋人实际上就要对学生要有爱心,与把学生当子女最大的区别是平等。只有对学生有爱心,才能关心学生,只有平等与学生相处,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教导,教育才能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起作用。

   耐心是教师做好中职学生管理的基本职业能力,硬碰硬的粗暴管理方式,会恶化师生关系,只会适得其反。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因此今后,不但自己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要拿出耐心,针对特定的对象采用慢教育的方式,而且要加强教师培训,训练全校教师的耐心与慢教育能力。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不仅要以智慧的方式与学生相处,还要学会处理家和校的关系,周老师生动地讲述了如何“兴小家,为大家” 周老师用了一个游戏巧妙地引出了这个问题,让我们从哪个被蒙住五官,困住手脚的家长身上警醒,明白了“管”和“惯”出来的孩子只会有两种结果:一种是被管出来,看上去傻乎乎的“乖”孩子。但当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认识加强后,就会显露出叛逆,家长越扼制,孩子就越叛逆,由于孩子的自我没有被尊重,一有导火索就会迅即爆发!另一种是被“惯”出来的小皇帝。孩子目中无人,长幼无序,不懂得为人处世之道,长大后不能融入社会,以致产生悲剧……
    作为教师,对照自身,在孩子的教育上也因遇到这样的问题而苦恼过,心里不觉的暗挑大拇指,赞一个!周老师真不愧是专家,这家庭教育中的病根找的真叫一个准。

   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周慧玲老师语录,在这里愿意与大家一同分享:1、家庭教育的和谐是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2、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和原点。3、为国教子,为世育人。4、要想让孩子对学习、生活产生兴趣,家长就要做孩子兴趣的保护神。5、爱孩子的目的是“分离”,世界上所有的爱不是为了融合,而是为了分离。6、好孩子不是管出来的,也不是惯出来的;而是教出来的,养出来的。 7、做父母的教育子女要做到以下几点:“行为上不放任,物质上不放纵,精神上不控制,生活上不包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