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教学研究>>教育科研>>

《“个人课题”促进农村小学教师内生发展的研究》实施方案

发表日期:2012/10/30 16:19:47 出处:本站 作者:蔡大河 有654位读者读过

《“个人课题”促进农村小学教师内生发展的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个人课题”:一般是指由教师个人独立承担的课题。它是一种切合教师自己教育教学实际的、对改进教师自己教育教学有用的、能够促进教师自己专业发展的课题。“个人课题”的特征就是“问题性”(针对问题的研究)、“专业性”(旨在专业的发展)、“主体性”(教师自主的研究)、“灵活性”(适合教师的研究)。“个人课题”源于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于教师专业化成长极为有利。

内生发展:这是经济学名词,又称“内生增长”,其核心思想是认为经济能够不依赖外力推动实现持续增长,内生的技术进步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借鉴这一名词,教师内生发展指的是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生专业训练,促进专业发展,实现教书育人而主动地、自觉地学习、实践、反思、总结。以教师的发展促进学校办学品质的提升。从外援走向内生是教师成长方式的重要变革,对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学校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题旨在通过市级、区级、校级三级“个人课题”网络,建构立体的“个人课题”管理模式,发动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真问题,进行真研究,以促进教师专业内生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质。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

国际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席亚克.德洛尔说:“没有教师的协助及其积极参与,任何改革都不能成功。”新课程改革从理念的确立到实践的运用,最终都会转化为对教师的新要求。因此,我们把“培养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水平强的教师队伍”作为我校发展的重要目标。

我们深知,课改在带给学校和教师更多的机遇甚至惊喜的同时,更多的将是带给我们农村教师的许多挑战。事实上,很多教师的教育实践与课改理念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落差,存在着许多不适应。具体表现在:

?教育实践游离教育观念、教育目标;

?教育行为缺少教育机智、应变能力;

?教育效益难以真正发挥教师隐性的推动作用;

?教师知识结构突然显得更加薄弱;……

而教师面对自身出现的种种不适应感到焦虑,虽有改变这种现状的愿望,但这种愿望不是每一个教师自己能够实现的,需要教育管理的有意识介入、引领。

由此我们认识到只有把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教育改革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课改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突破。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一)课题研究的现状:

1.国内明确提出教师内生发展问题并予以关注的比较晚。

“个人课题”促进教师内生发展的研究时间虽短,但已成为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在研究领域也从教师被动成长转向教师自主成长。教师内生发展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实际经历的专业发展的变化过程;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方式。

2.目前的诸类教师专业成长研究仍有局限。

通过信息搜寻使我们对教师内生发展过程的方方面面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也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但缺少对教师专业发展自身构成因素内在轨迹和外在影响因素的分析,对教师自身在专业成长中的作用有所忽视,没有探讨教师自觉地对自我专业发展负责以及何时何地、何种条件下,教师的自我专业成长更为有效。

3.国内教师成长有着“自然成熟”的倾向。

对于新任教师来说更是如此,新教师这种自发、不自觉的成长过程,可能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相对来说,有意识促进和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但它更具有应用价值。

从历史发展总趋势来看,教师专业成长研究经历了由被忽视到逐渐关注,由关注教师专业群体专业化到关注教师个体专业发展过程。本课题侧重于依托“个人课题”促进农村小学教师内生发展的研究,努力使教师的专业成长目标化、序列化、制度化。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

1.本课题的研究可以改变教师对专业发展的认识。以往,对教师专业化发展倾向于相对统一的自上而下的外在培训制度。这一制度尽管对提升教师素质能起到一定作用,却往往忽视了教师的实际需求,造成教师学习的“形式化”与“应付性”,致使教师学习效率低下,产生倦怠。而“个人课题”倡导的是“教学即研究,教师即研究者,成果即成长”的理念和“本土化、草根化、个性化”的研究理念。“个人课题”研究对于教师而言,是内生的,不是外加的,教师要更好的适应教育工作、提升工作质量,在工作中研究,从研究中工作,为着更好的自我发展。

2.探索出以“个人课题”研究为抓手促进教师内生发展的管理机制等。随着课程改革的进展,教师专业发展已经从学科知识教育知识的培训取向,转向教育教学实践反思取向,专业发展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教师自我教育教学能力。作为学校管理层面,要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应将教师自发的专业发展需求和实践纳入到宏观的教师教育和管理制度里,本课题的研究就是开辟一条新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3.通过研究能更好地落实“科研兴校、科研强师”这一理念。“科研兴校、科研强师”已成为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实施科研兴校战略,走科研强师之路,已成为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学校的教科研不可能千人一面,只有从校本出发,立足特色,才能焕发生机和活力。现代教育背景下,教科研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学校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必备的修养与内涵,是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也是对学校发展应具有的责任与奉献。

四、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一)研究目标:

1.让教师通过课题研究,达到专业自觉。要依托“个人课题”研究让思考成为教师的生活习惯、让研究成为工作方式。

2.探索促进教师内生发展的管理机制,让“个人课题”成为促进教师内生发展的平台和手段。

(二)研究的内容:

1.“个人课题”促进农村小学教师内生发展的原理研究及理性思考。

对研究中的概念进行界定,对研究的方法进行梳理,对同类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对“个人课题”促进农村小学教师内生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从而确定课题的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2.“个人课题”促进农村小学教师内生发展的原则、策略研究。

对影响农村小学教师内生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寻找促进农村教师内生发展的有效原则;探索“个人课题”促进农村小学教师内生发展的策略。

3.建立“个人课题”促进农村小学教师内生发展的管理机制。

探索“个人课题”促进农村小学教师内生发展的管理机制及考核激励机制,建立调动学校每一位教师内生发展的有效体系。

4.“个人课题”促进农村小学教师内生发展的有效途径研究。

探索“个人课题”促进农村小学教师内生发展的方法和有效途径。

5.“个人课题”促进农村小学教师内生发展的个案研究。

运用个案研究法对“个人课题”促进教师内生发展的个别典型进行研究,揭示他们的成长历程。

(三)课题研究的重点:

上述研究内容中的234项是本课题的研究重点。

五、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基本思路:原理分析→现状梳理→管理提升→导向实践→个案研究→经验总结。

通过文献查阅,掌握国内外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研究动态,界定“个人课题”与教师内生发展的概念,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对 “个人课题”促进教师内生发展进行理论阐释;构建“个人课题”促进教师内生发展研究的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探索“个人课题”促进教师内生发展的有效途径;强化对“个人课题”促进教师内生发展的个案研究;总结实践经验推广成果。

(二)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预计从20118月至20148月结束,具体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16月—20119月)准备阶段

①结合本课题学习相关理论,让课题组成员尽快了解本课题的背景、研究价值和研究思路、步骤等。

②研究“个人课题”促进农村小学教师内生发展的原理。

第二阶段:(201110月—20144月)实施阶段

①根据研究内容,主要运用行动研究法以导师式、学习共同体等形式,探索“个人课题”促进农村小学教师内生发展的有效途径。

②主要运用个案研究法对“个人课题”促进教师内生发展的个别典型进行研究,揭示他们的成长历程。

③“个人课题”促进农村小学教师内生发展的原则研究。

④“个人课题”促进农村小学教师内生发展的策略研究。

⑤“个人课题”促进农村小学教师内生发展的管理制度研究。

⑥定期召开分析、小结会议,及时研究课题的开展情况,总结好的研究方法及经验。

第三阶段:(20144月—20148月)总结阶段

整理所有资料、成果,撰写研究报告,申请课题结题。

(三)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学校以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为依据,有组织、有计划开展课题研究,边行动边反思,逐步形成教师内生发展的机制。

2.个案研究法:通过对“个人课题”促进教师内生发展的典型个案研究,总结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

3.文本研究法:通过阅读研究“个人课题”的结题报告、论文,促进我校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

4.经验总结法:分阶段对各体系的建立与运作效果进行整理、归纳、提炼和总结,形成具有一定结构体系的经验与研究成果

六、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主要观点:

1.个人课题”是促进农村小学教师内生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提倡教师加强理论学习,用理论联系教科研实际。“个人课题”研究是沟通理论和实践的桥梁,这样可以把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以往那种单纯为理论而学理论的排斥或惧怕的心理。同时,教师不断地进行“个人课题”研究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学习理论的过程,因为教师学习理论的出发点是为解决自己遇到的教育问题。这种问题驱动型的学习方式,使教师能不断地内化理论并将其落实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2.科学的管理是促进农村小学教师内生发展的有力保障。建立规范有序的“个人课题”研究管理机制,是本课题研究必不可少的保障。而建立机制的目的是先用制度来强化,而后用情境来内化。在课题研究管理中,能否建立和完善合理的教师评价制度关系到此项工作中能否调动全体教师的参与积极性,关系到课题研究能否积极有效地进行。在教师群体中,多元化的评价,具有激励作用的机制不仅能满足人的需要,调动工作积极性,培养和开发教师的创造力,还可以培养形成良好的道德和精神,提高综合素质,促进教师的内生发展。

3.校的办学品质在“个人课题”促进农村小学教师内生发展课题研究中得到提升。教育科研是推动一所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前瞻的教育理念、专业的研究方式将教师从单一的课堂实践者变为会研究、会思考的专业人士。这一改变将从根本上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从而推动整所学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在“个人课题”促进农村小学教师内生发展课题的引领下,全校教师在不同层面开展应用性的实践研究,做到人人有课题、个个会研究,构建市、区、校三级“个人课题”研究网络,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形成品牌。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1.通过以“个人课题”研究为抓手来促进教师的内生发展。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将“科研兴校、科研强师”落到实处。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建构起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师培养模式,追寻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形成一整套促进教师内生发展的管理机制。

七、预期研究成果

1.以论文形式呈现:“个人课题”促进教师内生发展的原理。

2.以论文形式呈现: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促进教师内生发展的策略。

3.以论文形式呈现:“个人课题”促进教师内生发展的有效途径。

4.以案例形式呈现:“个人课题”研究促进教师内生发展的个案。

5.以论文形式呈现:实现课题、课堂、课改“三课”联动,促进教师的内生发展。

6.以论文形式呈现:浅议“个人课题”促进农村小学教师内生发展的高效性。

7.研究报告和论文集:市、区级个人课题研究报告及相关论文集。

8.完成《“个人课题”促进农村小学教师内生发展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八、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一)研究人员的学术素养:

近年来,我校先后参加了省级“十五”和“十一五”重点规划课题的研究,相关课题已顺利结题,研究的成果在区里已得到推广。通过课题研究培养了一支教科研队伍,形成了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先后被评为“江宁区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南京市个人课题研究实验学校”和“南京市学校优秀教科室”。本课题的核心成员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等组成,他们大部分是区级学科带头人或学科骨干教师,都参加或主持了相关课题的研究并有较强的科研意识和一定的科研能力,且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他们都参加过市区级个人课题的研究任务,他们自身的成长对教师的成长有很大的引领作用,他们的一百多篇论文在省市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这些教师作为课题组的核心成员,能发挥很好的带头作用。

(二)课题研究基础:

围绕本课题我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学习了叶澜主编的《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李瑾瑜主编的《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郑慧琦和胡兴宏主编的《教师成为研究者》等专著,并从网上下载了台湾的《学校如何帮助教师专业成长》和《优化青年教师成长环境》,搜集有关名师成长的一些文字资料,进行学习研究,提出了本课题的核心概念“教师内生发展”的原理和界定。

(三)完成课题研究的保障条件:

学校已着手修订 “十二五发展规划”和“教师人才培养规划”,并加大了对教师培养的力度,促使教师专业化发展。我校领导十分重视教科研工作,并以科研作为提升学校品质,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手段,学校校长长期以来一直从事教科研工作,有很强的教科研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在江宁区有较高的知名度,担任本课题主持人,对课题研究做到直接、有效的筹划、管理、组织和协调的作用,无论是研究资料、研究经费的获得,还是研究时间和研究人员的稳定等,都能给予充分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