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德育天地>>

校少先队在2013区少工委会议上交流汇报发言稿

发表日期:2013/3/16 13:31:57 出处:本站 作者:11012 有877位读者读过

志愿服务  快乐成长

——铜井小学少先队“废品回收 爱心助学”活动工作汇报

江宁区铜井小学       何雨林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委员,敬爱的辅导员老师们:

下午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本书,这本书表面看似平淡无奇,毫无特别之处,可它的来历却让人倍感温馨,充满爱意,而这样的书我有150多本!你们一定会问,它是怎么来的,与这些可爱的少先队员又有什么关系?下面我就来说说这些书背后的故事。

2012年3月,为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巩固我校“省绿色学校”的创建成果,进一步加强对少先队员的环保教育,倡导低碳生活,把“学雷锋,爱心助学”活动与环保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收集可回收垃圾,减少污染,美化校园环境,同时又利用变废为宝所积累的资金资助贫困学生。于是,少先队大队部决定建立“红领巾爱心废品回收站”,开展 “废品回收,爱心助学”活动。

一、开展“红领巾小志愿者”活动的背景及意义

1、百年积淀,为志愿活动提供肥沃土壤。铜井小学是一所有着104年历史的百年老校,厚重的文化积淀,暖暖的人文关怀,浓烈的爱心奉献氛围,都是这所百年老校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2、“自主管理 自我教育”育人理念,为志愿活动提供理论引导。我校德育工作立足“育人为本,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理念并长期坚持且不断创新,而小志愿者自主体验活动目标又与其不谋而合。

3、紧跟时代步伐,选择永恒主题,为可持续开展志愿活动提供发展空间。少先队活动形式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有时也要捕捉社会热点,但绝不可盲目跟风,不能今年流行什么就开展什么活动,那最终只会是随风漂浮的浮萍,没有根基,没有积淀,起不到有效的育人作用,更不会形成优秀传统和文化。“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口号和行动,历时50年而不衰,且逐渐发扬光大,并形成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有力地弘扬了社会正能量。08年奥运会,10年世博会随处可见志愿者的身影。所以,以可持续的、有生命力的、充满正能量的红领巾小志愿者体验活动为载体,通过挖掘身边先进事迹,树立典型,定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二、具体做法

1、宣传发动,掀起阵阵参与潮。我们首先通过广播、橱窗、主题队会、黑板报等宣传手段,积极宣传“废品回收,爱心助学”活动的目的及意义,发出倡议,并在“铜小百名优秀小志愿者启动仪式”上号召全体小志愿者积极投身到废品回收活动中。

2、完成软硬件建设,构筑活动平台。为保证活动地顺利开展,大队部率先完成活动方案、废品回收制度(公示等)、废品回收统计表、绿色爱心专有账户等一系列软件资料;各中队建立“废品回收角”,为支持这一活动,学校专门腾出一间小库房,作为“红领巾爱心废品回收站”专用室并购买了称重设备

3、建立回收网络,实行精细化管理。

(1)回收网络建设。我校按回收范围建立了“三级”回收网络,依次为中队回收网络、校园回收网络及社区回收网络。中队回收网络由中队长负责,在中队志愿岗中设立“废品回收岗”,协助中队长进行废品回收;校园回收网络由“红领巾爱心废品回收站”站长负责。站长是在众多优秀小志愿者竞选中产生。再由站长负责招募回收站的其他管理员。而社区回收网络涉及到人员组织、学生安全等诸多原因,所以至今仍在完善中。

2)精细化管理。首先,岗前培训、考核制度化管理员只有通过电子称的开关、充电、废品称重、数据转换、记录、废品回收程序等一系列的培训、考核方能胜任。所以只有爱心,没有耐心,不够细心,缺乏实践能力的志愿者也会被淘汰。其次,垃圾分类、处理标准化。在废品回收的过程中,回收站中的废品放置不像我想象中的分门别类、整洁美观。特别是牛奶盒、饮料瓶未经过任何处理,吸管和瓶盖散落一地,臃肿的瓶身很快占据了面积狭小的回收站。为解决这一突出问题,我们马上采取措施,制定了更为精细的回收标准。以塑料瓶回收为例,把每一步的回收步骤进行图解,我们的标准是瓶身要完整,踩压要平整,摆放要齐整。而同类垃圾实更为细致的划分,如易拉罐根据质地分为铝制和铁质。这样做,不仅回收站变得整洁了,效益也实现了最大化,而且队员的归属感、责任心也增强了。

4、以体验活动为抓手,提升创新实践能力。为了进一步激发少先队员的热情,充分调动更多的队员参与进来,我们陆续开展了“低碳生活金点子”征集活动、牛奶盒回收能手竞赛、“看我七十二变”废物再利用手工制作比赛等队员们喜闻乐见的活动,不仅提升了少先队员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而且使“废品回收”活动内容更加生动丰富,形成了系列。

5、评价激励,润物无声。每学期学校都对“废品回收站”的活动开展情况、活动成果进行评比表彰。去年12月份,我们还专门举行为期3周的“夸夸我身边的美德少年”演讲比赛。参赛选手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结合发生在身边的鲜活而又感人的事例,发自肺腑地赞扬了积极践行“废品回收 爱心助学”的美德少年。

三、笑靥如花  幸福成长

一年来,废品回收活动中也涌现出很多先进的事迹,至今有许多场景我还历历在目:有拎着纸篓在校园内细心搜索可回收垃圾的,有猫着腰钻进学校垃圾坑,出来时用脏兮兮的小手抓着胜利品满载而归的,胆子大一些的还有跑进教师办公室回收旧报纸的……可有一位队员的身影我印象最深。她就是废品回收站站长吕秋敏。

在光鲜艳丽的外表下,你怎么也不会想到,她竟然是学校“垃圾王国”的主人。夏天是吕秋敏最忙碌、最辛苦的季节,回收站每天都有好几十斤的回收量,狭小的空间,酷热的高温,刺鼻难闻的气味,再加上蚊虫的叮咬,没有几个队员能够忍受这样的工作,更准确地说这是一种煎熬,而她却放弃了不知多少个午休时间,在回收站一天又一天,不断重复着分类、整理、称量、记录等枯燥的劳动,汗水浸透了她的衣襟,双手脏了她也总是笑呵呵的,毫无怨言。在她的带领下,废品回收站整齐而干净,成果显著。一年来,废品回收站共回收废品7000多斤,募集资金近3000元,购买了150余册书籍,资助了60余名学生,让其有书可读。而“废品回收 爱心助学”也进一步走进铜小每个少先队员的心田,他们在服务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幸福成长。

四、不足及努力方向

1、活动停留在传统地实践摸索中,缺乏理论指导及系统而长远地规划,活动遇到发展瓶颈。想把这一活动上升到课题研究中,进行更为科学而合理的规划。

2、社区回收网络活动开展相对贫乏,活动宣传和影响范围较小。2013年伊始我们已经和江宁街道团委有过两次成功地合作,今后想进一步加强沟通,形成合力,扩大影响。

3、充分挖掘、整合身边教育资源,如正在铜井洪幕建设的“江南垃圾发电厂”,与其建立联系,开展更为丰富的活动。

4、积累活动材料,形成历史积淀,挖掘先进典型事例,使红领巾爱心废品回收站逐步成为一个鲜活的实践育人基地。

 

                                                                  2013.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