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井小学第三届“琢玉美行”校本班会课大赛实施方案
发表日期:2017/9/22 15:48:40 出处:江宁区铜井中心小学 作者:何雨林 有1285位读者读过
铜井小学第三届“琢玉美行”校本班会课大赛实施方案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从而达到提升能力、和谐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有效形式。为促进班主任队伍的建设,进一步提升班主任专业化水平,给广大班主任提供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通过“以赛促训,以赛促研”的方式,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现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教育改革提出的要求及省市区下发的相关文件精神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导向。认真落实,进一步完善“琢玉”校本班会课程,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礼四仪”相关教育,创建区“文明校园”,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学生”评比活动,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我校德育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
二、主题:
打造专业化班主任队伍 锻造常态化校本班会课程
三、组织领导
1.2017年“琢玉美行”校本班会课大赛领导小组:
组长:戴 军
成员:吴月才 严付桃 许 勇 古德文 陈旺龙
何雨林 葛 婕 蔡年山 陈文娣 梁云花
2. 2017年“琢玉美行”校本班会课大赛活动工作(评委)小组:
低年级:吴月才 葛 婕 何雨林 陈 卫
中年级:严付桃 许 勇 蔡年山 魏小青
高年级:陈文娣 梁云花 王明江 倪筛琴
四、实施原则
1、主体性原则。主题班会活动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全体学生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使他们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2、人文性原则。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疑惑和烦恼,使他们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个性品质和人生信念。在活动中应充分运用学校、家庭、社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体现学生的个性特色以及班级特色、学校特色,在活动中实践体验和感悟。
3、实效性原则。主题班会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要讲究针对性和实效性,既要能够对学生日常生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又能够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要克服理论脱离实际的说教倾向,既注重形式创新,又不搞形式主义,努力促成活动的真实性、有效性和生活化。
4、多样性原则。学生活动的过程就是受教育的过程,把教育贯穿于全过程之中,既要体现过程的完整性,又要不失其多样性,根据班级学生自身的特点选取不同的内容和形式,突出各自的优势和长处,力求丰富多彩和鲜明特色,促进主题班会的创新与发展。
五、赛课对象:
原则上全校35周岁以下(1982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教师必须参与赛课活动;大力提倡35周岁以上教师积极主动申报参加。(35周岁以上的教师只进行一轮课堂竞赛,并评出一、二等奖)
六、赛课主题与内容:
以《“琢玉美行”校本班会课程》相关年级段中“仁、义、礼、智、信”五个篇章为蓝本,自主选择课程中的教案,结合本班实际情况进行细致修改,形成更为科学合理的校本班会教案。
七、总体安排
(一)赛课程序:
第一阶段:初赛(10月25日前)
年级组要召开动员会,动员全体组内班主任积极参与本次竞赛活动,学习赛课实施方案,9月20前上报参赛报名表。10月20日前产生各科复赛名单。
第二阶段:决赛(11月1日—11月10日)
根据班会课堂教学评价表对赛课教师量化评分,同时做好听课记录,写好教学点评,并对授课教师进行评课。
七、具体要求:
1、参赛班主任要高度重视,精心准备,认真选择相应的班会课程案例进行修改,参赛前一天将修改后的教案传到邮箱912484161@126.com中。
2、全体班主任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认真研究班会活动,将班会课程校本化、常态化,不断提升班主任的能力。
附件一:2017年“琢玉美行”校本班会课大赛初赛报名表
江宁区铜井中心小学
2017.9.15
2017年“琢玉美行”校本班会课大赛初赛报名表
序号 | 参赛教师 | 班级 | 时间 | 节次 | 主题 | 评委 |
1 | 杨 玲 | 一(2) | 10.10 | 低 | ||
2 | 陶佳文 | 三(3) | 中 | |||
3 | 张文珍 | 五(2) | 高 | |||
4 | 莉俞凯 | 一(3) | 10.11 | 低 | ||
5 | 顾文政 | 三(5) | 中 | |||
6 | 邵雄超 | 五(3) | 高 | |||
7 | 顾婷婷 | 一(4) | 10.12 | 低 | ||
8 | 王彩玲 | 四(1) | 中 | |||
9 | 衡华丽 | 六(1) | 高 | |||
10 | 戴文婕 | 二(1) | 10.13 | 低 | ||
11 | 夏 玮 | 四(2) | 中 | |||
12 | 赵 珍 | 六(2) | 高 | |||
13 | 吴善蓉 | 二(2) | 10.16 | 低 | ||
14 | 蒋元琴 | 四(3) | 中 | |||
15 | 徐 浩 | 六(5) | 高 | |||
16 | 张园园 | 二(3) | 10.17 | 低 | ||
17 | 戴静雅 | 四(4) | 中 | |||
18 | 韦林枫 | 二(4) | 10.18 | 低 | ||
19 | 杨秀伟 | 四(5) | 中 | |||
20 | 林 静 | 二(5) | 10.19 | 低 | ||
21 | 徐业红 | 四(6) | 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