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井中心小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导处工作计划
发表日期:2017/9/26 13:37:20 出处:江宁区铜井中心小学 作者:叶宣娣 有940位读者读过
铜井中心小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导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教导处认真贯彻区教研室、学校计划的相关工作要点,紧紧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主题,深入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切实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牢固确立服务的意识,认真履行“研究、指导、服务、引领”的职能,积极推进教研创新和管理创新,全面提高办学质量。
二、工作思路:
1、加强教导处日常管理工作,落实管理平台,使管理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努力提高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
2、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积极探索有效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加强教研组建设,使各科教研活动开展扎实有效,争创区优秀教研组。
4. 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更新教学观念与行为,切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5. 以制度建设为抓手,狠抓规章制度的执行力,不断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6、加强师资培训力度,着重培养青年教师,确保教师队伍有层次、稳固提升教学水平。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 落实精细化管理,规范教学常规。
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的根本,落实工作目标的关键。为此,我们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进一步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课程执行的管理。
教学常规管理本着“着手实事、着重实效、直面问题、着眼实处”的原则,加强课程计划的执行和管理,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体教师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强化教学法规意识,本学期将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与考核,加强巡课,明确巡课职责,发现问题及时纠偏,坚持每月巡课汇总。
2、加强备课和集体备课的管理。
本学期,继续加强备课组活动,继续全面推行传统备课的电子备课方式(35周岁以下教师须电子备课和手写备课),集体备课可以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集体备课组活动,期初要制定计划,要有固定的活动时间和地点,有中心发言人和内容,加强对教材的研读和教学设计的说明,加强对公开课、展示课、比赛课以及新教师教学设计的讨论研究。参与活动的教师要做好自己个人的两次备课,突现出个性化教学风格,致力自我探究、自主发展、自己创造,严禁一切拿来主义行为的发生,防止只备不用现象的发生,杜绝没有备课进教室。新教师要备详案,教后要善于总结每一节课,认真研究教学中的得与失、优与劣,做好教学反思,认真撰写教学反思。
3.加强作业管理。
作业是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现,也是巩固和深化学生所学知识、所形成的思维、所掌握的技能的重要手段,又是展现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一种途径。教师在布置学生作业时,要控制作业的量。讲究练习形式,要注意笔练、口练、手练、书面的结合,用好书上的习题和教辅用书。对于布置的作业要求凡做必批,致力养成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课堂作业要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内完成,家庭作业要控制学生作业时间的总量,符合有关规定;要加强写字教学,每周一节课写字课,加强对学生作业书写的规范性管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全面提升学生写字质量。
4.加强对学生的辅导
辅导的过程是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的过程,不仅要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查漏补缺,更要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积极做好学有困难学生的转化工作。任课教师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和随班就读学生,要建立好转差跟踪档案,认真分析摸底,制定出针对性的转差计划,提倡教师利用时间给学生补习,做好这些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理想观,从思想上重视,在方法措施上着力,帮助其进步,同时做好家访工作,争取家长、同学、老师的合力,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同时,做好特长生的指导工作,积极引导,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素质。
(二)继续深化课改,促使教师发展。
深化课改不仅要验证课程标准和教材,更重要的是转变观念,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因此,我们要继续加强以下工作:
1.组织好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系列培训活动。
2.继续开展校本培训活动,通过自学和研读,把握教材;聘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和业务指导;同时开展以说课、听课、评课为核心内容的教研活动。
3.安排好新上岗教师的培养辅导工作;选拔教师,精心辅导,参加市级及市以上的比赛,争取好成绩。
4.搞好“青蓝”结对工程,通过师徒结对、与结对学校的业务交流指导,组织参加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
5.继续推行随堂听课制度,做到“即听即评”,明确一节课的得与失。
6、进一步加强教研组的建设,完善以校本为主的教研活动制度,促进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本学期加大教研组建设力度,在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方面一定要“研有所获,获有所用”,在教研方式上重点开展展示、听课、交流、互动,在教研形式上重点采取多种力量介入、同伴互助、骨干引领,提升师资质量,走内涵发展之路。
(三)加强质量监控,提高教育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是我们全体教师和教导处的工作重点。本学期,要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制定教学质量目标。期初,教导处制定学期的学校教学质量目标,制定符合班级实际又有前瞻性的学期教学质量目标,分析好班级的实际情况,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2.继续搞好教学质量调研工作。本学期,计划进行教学质量调研,教研组长负责协调日常的监测,尽量统一测试以便及时了解各班学生的学习情况,调研不仅仅重视教学的结果,更要关注教与学的过程,与教师一起总结、反思,研究改进的方法策略,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
3.加强毕业班工作,开好毕业班教师会议、学生会议和家长会议,全力提高毕业班的教学质量,使我校的教学质量逐步上升。
(四)营造育人氛围,提高学生素质
我们要在抓好学科教育的同时,致力把学生从课堂引向课外,从书本引向社会,从知识引向能力,从接受引向发现,从合格引向特长,为此,本学期要继续开展各类社团活动,使学生的能力和特长得到更有效的培养和展现,使他们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并且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学期初各项常规检查(学科计划、备课等);
2.制订并上传教导处工作计划,召开两组组长会议,讨论制定并交流教研组备课组等计划;
3.五认真月查
4.工作2-5年教师展示课
5.英语短剧参演
6.一年级语文新教材、一年级科学教材二级培训
十月份:
1.新上岗教师课堂教学展示;
2.学科视导
3.“青蓝工程”结对
4.中年级书法教学展示课。
5.全校书法竞赛活动,低年级口算竞赛;
6.“秋实杯”校级、片级赛课
7.片级教研活动
十一月份:
1、带头人、骨干教师展示课;
2.高年级书法教学展示课
3.各年段古诗词竞赛活动,高年级英语单词竞赛活动
4.音乐学科赛课
5.五认真月查工作。
十二月份:
1、新教师汇报、交流活动;
2. 两组组长交流(管理平台使用);
3、学科视导活动。
元月份:
1.组织期末检测;
2.各项资料归档;
3.管理平台使用评比。
4. 五认真月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