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井中心小学教师队伍培养与提升项目方案
发表日期:2011/5/23 10:32:47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863位读者读过
铜井中心小学地处江宁区西部偏南,是一所典型的农村乡镇学校。学校现有30个教学班级,1354名在校学生,在编教师117人,其中一线教师82人。在编教师中具有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67人,具有中级及中级以上职称85人。近3年新分配教师11人。
一、项目的提出
区教育局“十二五”提出的“教育优质化”、“教育品牌化”发展策略,是我们基层学校为之努力的目标,实现教育优质化和品牌化,队伍建设尤显重要,我们就是要通过教师队伍的培养和提升,全面激活教师的内在动因和活力,促进学校整体工作进一步提升,办学特色进一步凸显。
由于区域偏远和历史原因,队伍建设一直是困扰学校发展的瓶颈。几年来,学校虽积极破解难题,固本求源,但由于现整体教师队伍呈现年龄结构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结构不平衡“三大结构矛盾”,解决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愈发显得紧迫。一方面,近年来特别是绩效工作实施以来,教师队伍的职业优越感得到进一步体现,但教师中的职业倦怠也越发凸显。这在中老年教师身上更为明显,他们多年在教学一线,积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的经验,可追求安逸的思想观念也制约着他们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培训,为他们寻找到一个新的突破支点,激活他们的工作激情。因此如何激活他们焕发工作激情已成为学校教师素质提升的前提条件和突破学校发展障碍的关键。另一方面,学校几年来也陆续进了一批年轻教师,他们有激情,但是缺少方法和引导,如何引导他们尽快迈上个人成长与教学业务的快车道,成为当务之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青年教师也可以在培训中学习,开阔眼界,获得创新的源泉。
鉴于以上考虑,有必要对现教师队伍进行全方位培养和提升,使之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
二、指导思想
铜井小学教师队伍培养与提升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区教育局“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为依据,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方法、师德教育”为重点,“面向全员、突出骨干”,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全校教师,尤其是对青年教师和中老年教师开展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过硬的学习型和研究型的教师队伍,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对象与目标
1.培训对象:该项目主要包括两个研修班:(1)青年教师队伍培养与提升研修班(A班),为 40岁以下青年教师服务,主题为激活与创新。(2)中老年教师队伍培养与提升研修班(B班),为 40岁以上中老年教师服务,主题为再燃激情。
2.培训总体目标:通过为期两年的培训,努力培养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素质良好、专业化水平高、胜任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为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与促进学校后续发展提供师资保障和源源不断的动力。
四、内容与模块
序号 |
培训模块 |
培训内容 |
培训形式 |
培训资源 |
备注 |
1 |
师德 修养 |
新时期师德规范 |
自学/讲座 |
进修学校 |
合班 |
斯霞爱的教育 |
讲座/考察 |
南师附小 |
A | ||
2 |
教育教学理论 |
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理论 |
自学/讲座 |
进修学校、 教研室 |
合班 |
教育哲学与本真教育理论 |
讲座/沙龙 |
进修学校、 百家湖小学 |
A | ||
有效教学的理论 |
讲座/沙龙 |
进修学校、 教研室 |
A | ||
如何提升教学品质 |
讲座/沙龙 |
进修学校、 教研室 |
B | ||
3 |
班级管理理论 |
管理与管理心理学 |
讲座 |
进修学校 |
A |
班级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
讲座/沙龙 |
德育研究室 |
合班 | ||
新时期师生关系 |
讲座/沙龙 |
进修学校、百家湖小学 |
B | ||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
讲座/沙龙 |
德育研究室 |
A | ||
4 |
教学的艺术与实践 |
深度备课的艺术 |
讲座/上课 |
实验小学 |
B |
友善用脑指导下的小组合作 |
讲座/案例 |
东山小学 |
A | ||
教学观摩与研讨(含同课异构与异课同构) |
观摩/研论 |
教研室 |
合班 | ||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含电子白板) |
讲座/案例 |
电教中心 |
A | ||
名校名师考察学习 |
观摩考察 |
教研室 |
A | ||
5 |
班级管理艺术与实践 |
优秀班主任经验介绍 |
事迹介绍 |
德育研究室 |
合班 |
家校合作的艺术 |
讲座/案例/沙龙 |
进修学校、 德育研究室、百家湖小学 |
B | ||
名校名师考察学习 |
观摩考察 |
德育研究室 |
B | ||
体验式德育训练 |
场地训练 |
德育研究室 |
合班 | ||
6 |
教育 科研 |
个人课题研究 |
讲座/沙龙 |
教科室、 进修学校 |
A |
教育案例、教育叙事与教育博客的撰写 |
讲座/事迹介绍 |
教科室、 东山小学 |
A | ||
教科研论文的写作 |
讲座 |
教科室 |
A | ||
7 |
教师专业发展 |
教师个人成长的经验分享 |
事迹介绍 |
百家湖小学 |
A |
教师职业倦怠的克服 |
讲座/沙龙 |
进修学校、 德育研究室 |
合班 | ||
团队体验式拓展训练 |
场地训练 |
德育研究室 |
合班 |
五、培训形式
1.理论学习
2.专家引领
3.校内观摩研讨
4.外出考察学习
5.反思性教育教学实践
6.主题式沙龙
7.课题与案例式研究
8.体验式拓展训练
六、任务分解
培训起止时间为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培训期两年。
1.2011年培训目标与任务分解
培训教师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水平得到较好的提升与锻炼,培养出具有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典型班主任。
第一阶段:2011年4月~2011年6月
开班论证和准备、开班典礼暨理论讲座、沙龙研讨、考察学习
第二阶段:2011年7月~2011年8月
理论书籍学习、沙龙研讨
第三阶段:2011年9月~2012年1月
理论讲座、考察学习、沙龙研讨、撰写博客、进行培训修业式,推评出优秀学员
2.2012~2013年培训目标与任务分解
继续加强教师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水平得到较好的提升与锻炼,培养出具有个性和创新精神的一批班主任,推动学校教育工作更好的开展。
第一阶段:2012年2月~2012年6月
理论书籍学习、理论讲座、考察学习、沙龙研讨、撰写博客、推评出优秀学员
第二阶段: 2012年7月~2012年8月
理论书籍学习、沙龙研讨、撰写博客
第三阶段:2012年9月~2013年1月
事迹介绍、考察学习、沙龙研讨、撰写博客
第四阶段:2013年3月~2013年4月
事迹介绍、结业典礼、评出学校的骨干班主任和教学能手并表彰
3.培训进程安排表
年 度 |
进 程 |
时 间 |
内 容 |
备 注 |
2011 |
第一阶段 |
2011年4月 |
开班论证 |
区教师进修学校、德育研究室参与合作办学 |
2011年4~6月 |
开班论证和准备、开班典礼暨理论讲座、沙龙研讨、考察学习 | |||
第二阶段 |
2011年7月~8月 |
理论书籍学习、沙龙研讨 | ||
第三阶段 |
2011年9月~2012年1月 |
理论讲座、考察学习、沙龙研讨、撰写博客、进行培训修业式,推评出优秀学员 | ||
2012 ~ 2013 |
第一阶段 |
2012年2月~2012年6月 |
理论书籍学习、理论讲座、考察学习、沙龙研讨、撰写博客、推评出优秀学员 | |
第二阶段 |
2012年7月~2012年8月 |
理论书籍学习、沙龙研讨、撰写博客、 | ||
第三阶段 |
2012年9月~2013年1月 |
事迹介绍、考察学习、沙龙研讨、撰写博客、编订专辑 | ||
第四阶段 |
2013年3月~4月 |
事迹介绍、结业典礼、评出学校的骨干班主任和教学能手并表彰 |
七、组织保障
1、组织机构
铜井小学教师队伍培养与提升工作由铜井中心小学负责组织实施,区教师进修学校、区德育研究室给予理论和行动支持。学校成立铜井小学教师队伍培养与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并按照教师的年龄结构特点组建培训梯队。
2、考评机制
本次培训将与教师的个人成长紧密结合,在培训中发掘学校的中坚力量,锻造教师队伍的服务品质和服务能力,培训学时计入教师的继续教育学时,培训内容紧密结合教师日常工作,培训效果与教师的绩效考核、评优、职称晋升、先进推荐等挂钩。对培训中突出的教师,要进行重点培养和任用,培训合格教师方可参与学校中层竞聘和班主任竞聘等。
3、资源开拓
培训将采用走出去,引进来,校内实践和校外考察学习等多种途径相结合的方式。在培训中邀请专家以讲座等形式现身说法,为教师的发展指明方向;通过邀请名教师上示范课和沙龙研讨形式为教师树立学习的榜样和追求的目标。
4、经费保障
学校将大力支持教师队伍培养与提升工作,多方筹措和保障培训的经费供给,活动经费主要用于教师阅读书籍资料的购买,编订教师微博专辑以及考察学习等费用。
江宁区铜井中心小学
2011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