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教学研究>>

2011年级教师教学反思

发表日期:2011/12/26 12:57:41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5969位读者读过

《心中有规则》教学反思

铜井中心小学  王明连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留白让学生参与到教材的开发中来,要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说真话,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

《心中有规则》共分三部分:规则的力量;规则在心中;我心中的规则。教材从非典故事切入,引出战胜非典不能忘记规则的力量的话题,接着又从非典时期发生的人和事、发生在铁路道口的惨剧,让人们引以为戒,又从矿工帽上的遗书和德国人心中的规则两则故事告诉我们“规则在他们心中”。最后,是让同学们结合自身实际“实话实说”并用反面例子提醒同学们:事事有规则,心中时时都要有规则。

这堂课,我以学生感兴趣的游戏作为切入点,和学生一起做一个“石头、剪刀、布”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我故意慢出,为学生创设一个“无规则”的特殊情境,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中体验“规则”的重要性。在儿童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做游戏,让学生体验、了解规则,初步建立“规则概念”和“规则意识”。

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选择“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融入生活”这三步曲作为3个课时,让学生的认识层层推进,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首先通过第一课时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观察生活,认识规则的重要性,接着通过第二课时,让孩子们从家庭、学校、社会等不同的地方去寻找规则,记录规则。(如:我安排的课前调查活动,就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到生活中去寻找规则。)实地的收集和记录工作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通过参加与其自身生活有关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活动,使学生更能领悟到人在生活实际中该怎样做才是对的,有利于他们把在学校里所接受到的教育转化为生活实际中需要的实际行为。最后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带领学生走入生活天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消化、理解,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通过本课教学,我认为《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要以“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融入生活”这三步曲作为活动载体,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儿童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2011.10.28

《认识百分数》教学反思

铜井小学  戴军

根据学校考核课的要求,我也上了一节考核课《认识百分数》。

认识百分数,怎么认识?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分数,现在来学习百分数。百分数只是分数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如果只是按照书上的程序来进行教学,学生应该也会掌握。但如何把百分数的意义让学生深刻理解,如何沟通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如何突显百分数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如何把百分数知识纳入到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体系中,丰富学生的认知,增进学生的学习情感,都成了我课前思考的主要问题。决定打破书中固有程度,进行重组。

用两块小黑板写了8句含有分数的句子(都是前面学过的分数知识,直接摘抄下来进行呈现),让学生自己阅读,相互说说每个分数的意思。“如果把上面这些分数分成两类,怎么分?”有同学说一类是表示具体数量(有单位),一类表示关系(分率,没有单位),有的同学说一类是最简分类,一类不是最简分数,还有的同学说一类分母是100,一类分母不是100。教师给予学生肯定的评价:“看来分类的标准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谁能把分母是100的分数再进行分类呢?”问题至此,百分数的意义已浮出水面。教师进行了板书,并进行了分数与百分数的比较(用图表示)。接下来让学生自己看书自学百分数的读法、写法,还是比较顺利的。引导学生用百分数的意义叙述复习题中的两个百分数。

接下来利用“练一练”、“试一试”发动学生讨论,教师引导,使学生明白了百分数为什么又可以叫百分比或百分率。突破了学生对于百分比何百分率认识上的难点。通过两个国家森林覆盖率的比较,使学生感悟到百分数实际运用的价值(便于比较、统计)。最后出示例1,让学生通过计算,判断谁投中的比率高一些,再次深化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切实感受到百分数的实际应用价值。

现回顾本节课,有几点想法:

一、顺应认知

如果按书中程度,直接出示例题,学生无从下手,不会很自然的想到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教师直接讲也可以,但必然会造成学生学习的被动,带来效果不高,兴趣不浓。只有学生对百分数有了充分的感悟认识,以及感到百分数的实际应用价值,才会想到利用知识来解决问题。在这一点,就本节课来说,无疑是正确可取的。

二、教材重组

基于上一点的考虑,教者对教材进行重组,复习部分让学生从众中的分数中分类寻找,不要小看这一环节。这一环节的实施,还让学生感到百分数其实就一直隐藏在我们以前学习的知识中,然后通过“试一试”、“练一练”,说百分数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以及对百分数实际价值的肯定,那么再来解决例1的问题就水到渠成,不再是问题了,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了能力。

三、一点问题

整节课,虽然教师在用心演绎,但仍有少许学生没有投入进来,游离于集体学习之处,在百分数的意义引导上,学生略显唐突,在今后的教学中,有待加强和改进。

2011.12.15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找规律》教学反思

江宁区铜井小学       黄志花

本单元教材只安排了两个例题,第一个例题提供了场景图,包含了abab……,abcabc……,aabbaabb……这样的排列规律,目的是让学生在观察发现后运用找到的规律确定具体位置的物体是什么,如盆花、彩灯、彩旗;第二个例题让学生根据找到的规律,分别计算队伍中白兔与灰兔的只数,即对例一技能的应用。两个题目给出数据均比较简单。本学期我教的这个班,学生学习情况存在差距,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活用教材,我做了一些思考和设计。

1、由生活中发现数学,有效激“趣”。

我将学习的课题改为《探索周期》,上课前先开门见山的引出生活中的实例,如:每60分钟一小时,每24小时一天,每7天一周……引导学生观察。通过一系列实例帮助学生了解“周期”的概念,再让学生在实例中迅速的发现周期,使学生在自主思考中理解“周期”的概念,同时初步渗透了无限、循环的知识,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这个环节也有利于让学生发现数学的“有趣”,产生“兴趣”。

2、在自主探索中发现,合理择“法”。

学生学习首先要得到全面发展,在兼顾全体,保证教学任务完成的前提下,也要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最终达到可持续性发展。

(1)自主探索是基础

课标中指出要让数学学习充满挑战性,结合对学生认知能力和已有经验的了解,我调整了教材的顺序,在学生理解了“周期”后就设计了具有一定难度的题目,顺流而下,采用自主探索的方法,让学生解决问题:

 “观察1÷7=0.142857142857……,你知道小数部分的第100位上是几吗?”

学生自己思考,并尝试独立解决问题,试想如果此时就让他们小组交流,势必使那些已经掌握方法的学生和盘托出,那些能力一般或较弱的学生失去思考的机会。自主思考的时间对于教师来说是很宝贵的,我们需要走近学生,这不是简单的巡视,摆个样子,此刻正是了解他们的思路和方法的大好时机,同时也是对教师预设的一个补充,让教师发现学生的方法,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发现学生思路中的精彩,更可以发现自己的遗漏。

(2)适时追问切重点

对于汇报中出现的“100÷6=16……4”,我也是让学生先解释、评价,再逐渐引导学生体会要写成“100÷6=16(组)……4(个)”的重要性,发言中我追问“这里的4除了表示还剩4个,还表示什么呢?”引导学生更深入的思考,“这剩下的4个,其实是第17组的前4个数字”,而学生也在这层层递进的思考中更准确的说出了“小数部分的第100位即小数部分的第100个数字是第17组的第4个”,至此为止学生的理解已经完全到位了。

3、在巩固拓展中提升能力,感受生活。

(1)巧设障碍,建构知识

练习中,为了让孩子们活用方法,我还设计了这样的练习“一些图形如下图排列△○○□○○□……,你知道第30个图形是什么吗?”与前面的题目不同的是,第一个图形并不在周期的范围之内,有的学生发现了,有的学生却忽略了,在交流反馈的过程中,孩子们再一次认识到“认真观察”的重要性,同时对于“周期”有了更深刻地理解,使学生不断思考、层层推进中建构数学知识。

(2)丰富算法,沟通知识

     在例题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这样的后续练习:“1÷7=0.142857142857……你知道小数部分100个数字的和是多少吗?”学生在今天学习的基础上很快列出了算式(1+4+2+8+5+7)×16+(1+4+2+8),并且清楚说明了自己的想法,我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时有学生举手了,说出了不同的方法(1+4+2+8+5+7)×17-(5+7),有的学生立刻看明白了,有的学生不太明白,我没有做出即时的评价,而是让学生先算一算,比一比两个算式的答案,孩子们发现结果相同后,再进行了思考,有孩子举手想发言了:“最后剩下的4个数字是第17组的前4个数字,我们可以先计算完整的17组数字,再去掉多算的两个,结果不变”,说得真好。其实这种方法中包含着运算律的合理使用,往更深的角度去想,这就是沟通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是孩子自发的数学思考,很有价值。

(3)融入生活,运用知识

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练习中既有“发展的南京迎青奥,发展的南京迎青奥……,你知道这样一直写下去,第2014个字是什么吗?”这样不复杂但亲切有趣的练习,也有综合性比较强的拓展练习“今年的六月一日是星期二,那么2011年的元旦是星期几呢?”解决拓展题的时候难点已经不仅仅是找到周期,而在于合理的表示周期和计算出从头到尾的总天数。[二、三、四、五、六、日、一]七天为一周期,合理准确的算出从六月一日到十二月一日共多少天就可以根据余数解决这个问题,这其实就是知识的综合运用,也就是课标中要求要求达到的“灵活运用”。

一课上完,在完成教学基础目标的同时,也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和提升。教师也随着学生们在课堂上的精彩生成不断提升着自己。很有研究的味道的,我想这也就是“教学相长”的意义所在吧。

 

 

 

《表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

江宁区铜井小学   王传礼

《表面积的变化》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及会计算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对旧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但空间思维还没有真正形成。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表面积的变化,我加强动手操作,按照创设情境——实践操作——自主探究——掌握规律的教学流程进行教学。 结合本课的教学实际情况,谈几点反思:

  一、创设情境

  新课伊始,我通过创设情境,带领同学们到商场看看有关商品的包装问题,让学生说一说 “为什么我们所见到的都是用这种样式进行包装呢”这一情境,引发学生思考。这样设计能刺激学生产生好奇心,进而唤醒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产生学习的需要,为探索正方体和长方体在拼摆过程中表面积的变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引导参与

  数学的学习过程不是让学生被动的吸收教材和教师给出的现成结论,而是由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本节课,在体验规律中,我安排了3次拼拼算算:活动一:两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后表面积的变化情况。活动二:用若干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大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活动三:用两个相同的长方体拼成大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每次操作完学具后,我又安排了小小组进行了讨论:如比较一下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与原来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是否相等?将3个、4个甚至更多个相同的正方体摆成一行,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减少几个正方形面的面积?其中有什么规律吗?将两盒长方体形状的巧克力包成一包,可能有几种不同的包装方法?哪种方法包装纸最省?等问题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这样不仅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观察以及交流讨论的平台, 而且有利于学生克服胆怯的心理障碍,大胆参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时还能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三、以练促思。

  在学生掌握了表面积的变化规律后,安排了拼拼说说,运用规律这一环节。

  用八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把一个面积较大的长方体和一个面积较小的正方体拼成一个图形,这个图形的表面积的变化情况。培养了学生优化思维和求异思维的能力,促进课堂效益的提高,也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同学们可以动手拼一拼。

  总之,本节课同学们学习兴趣浓厚,积极主动,课堂上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认真观察,独立思考,互相讨论,合作交流,发现了知识,领悟了知识,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下面选取本课的两个教学片段,谈谈自己的做法:

  片段一:

  师:请你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学生动手操作)

  师:操作后思考:

  ①拼成的长方体体积与原来两个正方体体积和有没有变化?

  ②拼成的长方体表面积与原来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和,有什么变化?

  学生交流,教师板书:重叠1次,表面积减少2个面。

  师:那么重叠2次,表面积会减少几个面?重叠3次、4次呢?

  这样的结论是不是正确呢,请你先拼一拼,再观察,然后把表格填完整。

  正方体的个数 2 3 4 5 ……

  拼接的次数

  减少了原来几个面的面积

  交流讨论: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1:拼接的次数乘2就等于减少的面积。

  生2:正方体的个数减去1就等于拼接的次数。

  生3:正方体的个数减去1的差乘2就等于减少的面积。

  生4:就是这些小正方体必须排成一列。

  师生共同小结:(正方体的个数-1)×2=减少面的个数

  反思:学生答案是五花八门,有些甚至出人意料,但可以看出他们都在认真思考,积极动脑。由此看来,学生需要老师的鼓励,需要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想想自己平时在这方面可能做的还不够,今后应每堂课给予学生这样的机会,那样必然会出现精彩纷呈的局面。

  片段二:

  出示题目:把10个火柴盒包成一包,怎样包装最省材料?

  师:题目问哪一种包装方法最省料?实际上就是比的什么?

  生:比哪一种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小。

  师:怎样判别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大还是小?

  生1:数一共减少了多少个面,减少的面的面积大而且要尽量的多。

  生2:数外面还有多少个面。

  生3:量一量,算出表面积。

  ……

  师:我们先不用量量算算的方法,而要凭眼睛去看看数数,现在用10个火柴盒拼成的大长方体,你们觉得是数减少的面容易,还是数外面留下的面容易。

  生:数外面的容易。

  师:现在手中只有10个火柴盒,一次摆一种,每摆一种,就记下三种面的个数,填在表中。

  师:请同学们四人一组,摆出不同的长方体,并把每次大中小三种面的个数情况记下来。最后进行比较,看看哪一种摆法表面积最小。

  生:自由活动,摆、记、比。

  小组交流,形成一些判别的规律、掌握比较技巧。

  师:刚才有人提出量量算算的方法。正好刚才有几种摆法,大家一开始对它们表面积的大小有疑问,现在请你算算它们的表面积,验证一下我们的结论对不对?

  学生计算,验证刚才的想法。

  反思: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进行测量,计算出表面积,学生一下子就能找出怎样包装最省材料,但是就失去了今天学习表面积的变化的意义。这个活动是在前面学生初步感知表面积变化的规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为了避免活动的盲目性,让学生进行讨论,形成一定的共识,再开展活动,进行研究,提高效率。最后,通过计算,让学生进一步确信最佳的包装方法。这样通过有效的操作,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牛津小学英语》6AUnit6 Holidays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铜井小学 陈文娣

在上完《牛津小学英语》6AUnit6 Holidays第一课后,我认为自己是完成了预期的目标与任务,解决了这节课的重、难点。为了让学生更轻松地进入本课话题,课前我请学生利用书籍、网络等多种渠道搜集有关节日风俗的资料。课上又请学生围绕自己最喜欢的节日展开话题。学生有了一定“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的双重准备,课上就能活学活用英语,就喜欢用英语主动交流。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多采用分组讨论的学习方式,尽可能多给学生自主发言的机会,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另外,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设计了难度不一的课外作业,让每个学生都有所练习,有所提高。

整个教学新授过程中,我通过直观法、问答法、听音乐、猜谜语等方法引出中国的重要节日及人们在这些节日里所做的事情,如:通过直观教学法、问答法直接引出National Day, New Year’s Day , May Day , Children’s Day,典型的春节,我通过歌曲《新年好》来引Spring Festival, 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培养了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我还将本单元E部分的猜谜游戏运用到新课的程现中来,通过老师声音的描述,通过多媒体图片的展示,让学生猜出了端午节、中秋节。

为了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我又在Practice and Consolidation 一项设计了几个游戏项目:1.Look and guess用图片闪现法来巩固所学单词;2.Chant的形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今天所学的内容,而且趣味盎然,积极性很高。;3.设计了一个介绍my favourite holiday 的练习,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节日,进行介绍,并降低了语言表达的难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练习。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综合性地巩固和操练所学的单词,词组和句型。

同时,我又将C部分图穿插进去操练,想通过一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独立地与同伴操练句型,让同学们写句型,是遵循“听说为先,读写跟上的原则”,复习了上个单元中的一般过去时的句型,语言的熟练运用是靠平时不断地积累的,在新知中复习旧知,就是培养了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由于新授部分的拖沓,句型的操练形式还不够多。我深深感受到前置性作业的重要性。虽然,我在课前让学生搜集节日的一些资料,让学生有话可说,但是大部分学生不会查阅资料,所以课堂气氛还不够活跃。由于新授的词汇量大,仍有部分学生不能马上掌握。学生的思维是很发散的,教师在平时上课要多放手,时间长了既练了学生的思维又练了学生的口语,创造每个鲜活的个体。

《小草和大树》教学反思

铜井中心小学 倪筛琴

《小草和大树》这篇课文,从课题表面来看,写的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两种事物。初读课文后,便了解到课文写的是夏洛蒂·勃朗特三姐妹的成材故事。在教学本课时,我考虑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前预习,提高效率

小草和大树在文中有着深刻的含义,学生只有对文中的小草和大树的含义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才能轻松的理解文章的深刻主题。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词义以及学习课文呢?本次教学设计,我围绕着学生在预习时提出的问题:“‘小草’指的是谁?‘大树’指的是谁”?进行了教学。因为文章中的“小草和大树”出现了3次,一次是在课题,一次在骚塞的回信中,一次是在文末。所以,我先出示了“骚塞的回信”让学生通过朗读,了解骚塞回信的冷酷其实就是社会对于女性的偏见:文学是妇女不能从事的事业,即使从事了也不可能取得成功。那么,“小草和大树”分别指的是谁呢?学生说:“小草”是夏洛蒂,“大树”指的是“骚塞”。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领悟出回信中的“小草”指的妇女能从事的事业,“大树”指的妇女不能从事的事业,小草不能变成大树,小草就是小草,大树就是大树,言下之意,文学是妇女不能从事的事业,即使从事了也不可能取得成功,言语中充斥着对妇女的蔑视。我出示句子“硬是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浇灌成‘大树’”这句话怎么理解?学生:“夏洛蒂姐妹打破了妇女不可能从事文学事业的传统观念和陈腐偏见,取得了巨大成功”。 成功前的夏洛蒂是“小草”,成功后的夏洛蒂是“大树”。我又出示问题:“纵观全文,题目除了以上两个意思,还有什么意思?”还将成功前的夏洛蒂比喻成小草,在接踵而至的艰辛和磨难中,以顽强的生命力,茁壮成长,将成功后的夏洛蒂比喻成大树,突出她的成就非凡。在自然界中,小草虽然不能变成大树,但在文学界里,夏洛蒂姐妹却创造了这样的奇迹。

二、创设情境,以心绘本

以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近人物内心。这一部分内容,学生只有真正理解夏洛蒂的内心的期待,他们才能真正理解诗人罗伯特骚塞的回信对她的打击的程度是非常深的。
  在学生对文章内容分布有了了解之后,师质疑引导:一个人的成功,背后总要经历很多挫折与磨难,三姐妹从文学界的“小草”变成“大树”,她们经历了那些挫折与磨难?边读课文边化出相应的句子,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对于骚塞的回信这部分内容,首先我通过创设情境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骚塞这封信的真正含义。理解信中骚塞所说话时的那种傲慢与训诫。在理解的基础之上,指导学生读出信中的那种傲慢而又冷冰冰的口吻。
  最后,在学生能够有感情的读出这段文字之后,我再创设情境:夏洛蒂满怀信心的将信寄了出去,没有想到却收到这样一封回信。此时,夏洛蒂的内心会想些什么呢?她会怎样对待这封信呢?让学生就此问题畅谈,在此基础上学习下文,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描写夏洛蒂姐妹做法的词语、句子,体会她们三姐妹的坚定的决心。
  随后的教学,我将重点放在课文的第六小节,也就是夏洛蒂三姐妹如何写作的内容上,引导学生抓文中的词语体会夏洛蒂姐妹为了写小说付出了很多努力。让学生边读文字边想画面,了解三姐妹的刻苦与争分夺秒,理解成功来之不易!
  一堂好课的结尾,对学生所学知识起着强化作用,对学生的思维起着整理作用,对本课的教学内容起着升华作用,犹如一曲美妙的乐章结束时,让人感到余音缭绕,回味无穷,收到课已尽,趣无穷的教学效果。学生在感受夏洛蒂?勃朗特姐妹生命旅程后,心情澎湃、生命激昂。顺着这一情感,我以汪峰的一首《怒放的生命》作结,学生在音乐声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谛。

三、课后习题,自主探究

课后的练习也是教材编者精心设计的,解决好这个问题,有助于理解全文。我根据课后练习的要求,设计了本课的另一个主问题是:勃朗特三姐妹能够取得成功,原因是什么?然后把充分的时间留给学生,引导学生自由读书,在课文中圈画重点段落、关键文字,鼓励孩子们大胆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全体同学的努力下,我们总结出了这些成功的原因:不畏生活的艰辛、环境的恶劣;要敢于和陈腐的偏见作斗争;要具备坚强的意志,不怕挫折……在交流的过程中,有学生提到,夏洛蒂三姐妹能够走向成功的道路,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要学会审时度势,善于反思权衡。我认为孩子们的这个观点非常好。虽然我们强调要具有坚持不懈的精神,但很多时候,抓住自己的优势、弥补劣势,能够智慧地看待自己的前途则更加重要。将孩子们所总结出的这些成功的原因转换一下,就是孩子们能从勃朗特姐妹身上得到的启示。我感觉从课后问题出发,比较好的突破了文章学习的难点,也避免了老师在课堂上频繁提问、牵引过多的情况。

在课堂上孩子们在自主探索、自主交流的过程中能够结合文本中的内容、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谈问题、说体会,这样他们的所得才是真正有价值、有生命的。孩子们的能量真是有无限大,我们的期待、我们的尊重、我们的退居幕后使学生成长的空间更加广阔,而这种广阔的空间所带给孩子的,是学习能力的提升,是探究意识的增强,是解决问题后所体验到的快乐。放手,也是一种美丽!

 

 

 

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3 It was there

教学反思

江宁区铜井中心小学  许华

学生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能运用所学的英语交流,表达自己想说的话。因此在课的一开始,我先和学生问候,然后询问当天的日期,星期几,天气情况等导入,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通过示范说出自己的生日日期,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生日,并说说自己想得到的生日礼物是什么?复习巩固第二单元的知识点。我课前把学生的生日登记好,发现班上的吴嫣同学的生日是昨天,而昨天正好全体师生休息,大家都没有祝福她,于是引导学生送上迟到的祝福,并一起唱了英文生日歌曲。同学们积极的参与到了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并增进了彼此之间感情。  

在学习新的单词时,听、说、读较简单,而要会拼写有一些难度。为了让学生快速记住所学的词汇,我采取了师生配合,合作拼写,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老师和学生分别说一个字母,按顺序操练,效果很好,这要求学生必须认真听好老师所说的词汇,马上接下一个字母,大家积极地参与到了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在师生配合的基础上,再生生合作,共同完成拼写任务,每个学生只需拼一个字母,要求学生紧接着前一个字母,正确率高、速度快、声音响亮,不放松,否则就会出错,这样操练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操练面广,又加深了学生对新授词汇的记忆。  

在巩固单词教学中,我采取了以上几种教学手段:学生领读、听口令说单词、快速看单词图片说出词汇等,发现学生积极性很高,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既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在新授词汇过程中,我注意把句型与词汇相结合,但在进一步巩固词汇与句型时,我没有先示范,也没有说清楚 a pair of glasses的用法, 直接让学生根据B部分内容相互问答物品在哪里,发现学生在操练过程中没有很好的注意Where is / are …?的区别用法,最后出现语法错误。例如:a pair of glasses是单数:应该问Where is your pair of glasses? glasses是复数时,应该问:Where are your glasses? 有些学生误说成了:Where is your glasses? / Where are your pair of glasses?  

 

教学反思(许义强)

 

《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本文通过对黄山奇松的描绘,赞美了美丽的黄山风光,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全文共3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第二自然段写黄山奇松三大名松——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第三自然段写从不同角度写黄山松的千姿百态。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教学难点是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因此教学中,我紧紧围绕“奇”,抓住“奇”,在黄山松的“奇”上寻找突破口,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

如通过课本插图,让学生直观地欣赏到黄山松千姿百态;通过朗读品悟感受黄山松的奇美。通过词语体会,如“姿态优美”感受到了迎客松的美;“枝干遒劲”体会迎客松的雄健有力;“郁郁苍苍,充满生机”体会迎客松的茂盛,生命力顽强。“饱经风霜”体会它顽强的生命力。“绿色的巨人”体会陪客松的高大挺拔,苍翠茂盛。通过句子体会,如“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体会送客松的奇以及它对游人的“依依不舍”和它对游人的热情。

对于黄山其它松奇的解读,我是首先让学生读相关的语句理解黄山松的千姿百态,再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想像黄山奇松还有哪些姿态,然后通过看、说、写,让学生了解黄山松的千姿百态。这样可以给文本的省略号补充空白,又能很好的引导学生体会黄山松的奇美。

通过教学,我发现同学们对黄山奇松认识的还不够深透,这与我在教学时没有充分发挥图片的作用时分不开的。由于我只注重文本的解读,而忽略了图片的欣赏,没有带着学生去赏图、读图。所以学生对黄山奇松认识的很肤浅。对于词语的理解也不够深入。所以我认为教学还有不足之处,有待改进。

 

 

 

 

 

 

音乐学科教学反思

 

上课

时间

2011.10.20

上课

地点

音乐室

上课

内容

唱得幸福落满坡

授课人

赵启凤

教学反思

唱得幸福落满坡

这是一首由农民作曲家史掌元于1959年根据陕西民歌改编的歌曲,歌曲反映了建国十年农村的变化。六声羽调式,单段体结构,旋律流畅、自然。演唱时要注意唱出新农民幸福和赞美的心声。

整节课的教学我以学生感受西北民歌,继而自主学会西北民歌《唱得幸福落满坡》为主,力求体现新课标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  

为了让学生能够了解歌曲的民俗风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更恰当地表现歌曲中所蕴含的情感,在此课前我现上了《北国豪情》一节有关西北人民的欣赏课,让学生对当时的生活背景和地域环境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我导入了课题《唱得幸福落满坡》, 学生兴趣盎然。  

在教唱《唱得幸福落满坡》这首歌曲的过程中,我以引导学生对北方民歌音乐文化产生一定的兴趣和唱好歌曲为重点贯穿整个课堂,引导学生感受北方民歌的特点,体会山村人民当家做主人的愉快心情。在学生加入歌词演唱时,我给予了适当的提醒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歌曲中的重点和难点,强调了歌曲中的切分节奏所发挥的作用,体现了歌曲的民族特色。  

在学生基本会唱的基础上,我大胆的引导学生有感情的用自己对西北人民的印象来练唱歌曲,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最后的演唱中,没有拘泥在范唱的感觉上,而是尽情的用自己的情绪唱出了较好的歌曲情感。

在唱谱的环节中,我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更多更好的自主识谱,部分同学不够认真的,导致歌曲细节处理的不是很好。另外,在学生唱的过程中,歌曲的感情处理还不是很到位!对学生空洞的说教不如联系学生生活谈感受,继而把握歌曲情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改进。

2011年9月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学反思

江宁区铜井小学魏修霞

今天我上了一节《小数除法》,在备课的时候,我将教材小数除法的意义,先讲了。因为我想,小数除法的第一课时算理是比较难的,应该将重点放在算理上。小数除法的意义在学整数除法的意义的时候已经有所感知,只需要拿出一点时间复习一下就可以了!

  在教学的时候,对于教学安排的改变是这样的:教材上安排的第一课时要教学除数是整数的和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两个例题!我觉得,两个例题一起讲不太合适,学生应该先学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这部分知识是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基础,学生不但要会算,还要熟练的掌握才行!因为是基础,我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中的几种情况都放在一起讲了:一般情况、整数部分商0的,小数部分十分位、百分位不够除用0占位的,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以及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不够除,根据小数的性质添0继续除的。学生在这样地教学安排中,可以循序渐进地一步步熟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这种教学内容的改变,在课堂中,比较适应学生的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次上课,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将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了适时适度的调整。这样做,做到了以学生为本!

  教学计算的课比较枯燥的,要把比较枯燥的课上得有趣,我也是动了一番脑筋,首先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入手,已经进入了新课的内容!学生在学习新课的时候,我还是本着学生会的不教,让他们先尝试,在尝试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家一起解决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后,让会的学生先解答,在解答的过程中不断地有人提出新的问题,大家一起解决,在比较困难的地方,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比如在说计算过程的时候,教师先问:“先从被除数的哪部分除起?”区分了整数与小数除法的不同!在不够商1的时候,要怎么办,把问题推给学生,学生根据以前的知识,迁移类推,就总结出了“不够商1,0占位”,在教学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的时候,学生就出现了两种答案,一种是除到末尾有余数,一种是添0继续除!两方的学生开始辩论,说出自己的理由,在学生的争辩中,学生学会了计算这样的除法!

  其他老师听完课,对我的课评价比较高,但也提出了她的一些看法,比如,班里有一个学生因为没有带尺子,我批评了他,后面他的学习就有点闷闷不乐!,关注个别学生的情感变化的这个过程,我还是做的不够!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大胆地合理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的教法。这是我在这节课后的一些反思。

因此这节课我着重让学生从已有生活经验和借助已有生活知识,通过自主探索与交流,发现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在实际情境中体会感受小数除法的意义。在教学中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课前复习相关知识

第一复习整数除法如:224÷4让学生在草稿上计算这道题,再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第二让学生说一说22.4的组成,从而通过复习整数除法的计算和小数的意义,有利于学生对小数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的探究。因此,从课堂上学生学习过程来看,学生能把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迁移到被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上来,这充分说明新课前的复习是很有必要的。

二、创设情境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本课的基本教学策略是引导学生把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转化成前面学过的整数除法。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现实生活既是计算教学的源头,更是计算教学的归宿。创设学生所熟悉的晨练的场景,由此引出所探究的内容,突出晨练的主题,自然的引入小数除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体会小数除法的意义,激发学生探究小数除法的兴趣

三、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同时体现算法多样化

新课标要求学生应当经历数学的学习过程,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当中学习知识,掌握数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学生明确小数除法的意义后,引导学生探究计算方法,先让学生试算,再小组交流,然后集体汇报,从而概括出合理简便的计算法,大胆的放手让学生独立尝试想办法计算商。力求让学生独立探究发现。课堂中我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探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算理,而且充分交流,引导相互的理解,学生解决新问题的办法很多,对算理的理解也较为透彻,从而,使学生自己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学习数学的综合能力。通过小组讨论,然后汇报,最后归纳出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应对齐。这样将课堂充分的交给学生,而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和组织者,让学生自己探索,组织学生相互质疑,合作讨论,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归纳小结,巩固提高

本节课归纳小结主要从两方面:第一归纳计算方法,第二让学生说一说在计算中要注意什么。设计了2个练习题,主要内容联系实际,这样既紧扣精打细算的主题,又巩固刚学的知识。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当中,也有不足之处。

1、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在听课,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特别是在学生练习时,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计算过程。

2、计算方法的揭示太匆忙,学生没有较好掌握。原因是我没有在算理和算法之间很好地“搭建桥梁”,计算方法基本属于结论教学,没有有效的引导理解、概括的过程。导致在练习中很多学生都用算理来计算题目,而没有用方法来计算。

经过上课,我反复思考,我认为对计算教学应算理与算法齐头并进的予以重视,同时在算理和算法之间搭建有机桥梁,这样,当学生真正理解了算理时,学会算法便是水到渠成的事。

 

 

 

 

《测量呼吸和心跳》教学反思

江宁区铜井小学   王则平

《测量呼吸和心跳》的教育教学具体内容有三个:第一,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参加运动前后身体的变化,谈自己运动后的感受,激发学生关注运动对自己呼吸和心跳的影响,了解学生对运动对自己呼吸和心跳的影响的原始认识。第二,组织学生搜集三种状态(安静时、运动后、休息3分钟后)下每分钟呼吸和心跳的数据。在这个过程中,测量前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数据的准确性也很重要。因此,要在测量前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才能使我们测量的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更准确?”对测量的方法和测量时的注意事项进行细致的讨论。第三,组织学生对搜集的三组数据利用统计图进行分析,引导他们发现呼吸和心跳的规律,以及运动对呼吸和心跳的影响。

在学习本课以前,学生对这种生理现象没有太多的关注。一个人一分钟内呼吸多少次、人的心跳速度是怎样的?呼吸和心跳有什么规律?它们与人体健康有什么关系?学生的认识是模糊的。而这些又恰恰是学生们应该了解的。这一部分内容就是在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参加运动后身体的变化,谈论自己运动后的感受的基础上,亲自动手测量,从而发现其中的规律,说明呼吸、心跳是与运动紧密联系的。在活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指导学生进行准确的测量,以提高他们的测量与分析能力。同时,还要激发他们继续研究呼吸和循环血液系统的兴趣,为后续研究做好铺垫。

    我总体感觉这堂课孩子的积极性还是被调动起来了,但仅仅是比较运动前和运动后以及休息后的心跳、呼吸的次数,这对小孩子来说意义不是很大,可能凭经验就可以把握。如何使孩子对这件事情感兴趣呢?使他积极地想去摸、积极地想去测,有什么办法呢?我想应该在这方面去下功夫。我们对熟悉的东西是不感兴趣的,学生对知道一点而又不全知道的东西感兴趣。这节课上如果教师去“刺激”一下学生,如:男孩、女孩的心跳是一样的吗?或者是老师和学生的心跳是一样的吗?这样的话,孩子就会感兴趣了。或者是运动休息以后人和人的恢复是不是一样的呢?可以让学生猜猜看。是身体好的恢复得快还是身体不好的恢复得快,这样孩子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他就会急于想去了解。所以,这节课把重点放在人与人的差异上,不同年龄的差异上,孩子也许就能更积极一些。

我怎么就想不到呢?

  ——《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实录及反思

铜井小学  严荣祥

一、导入激趣:邮箱上的积分

师:课前好像很多同学对老师电脑上的邮箱积分挺感兴趣的?谁来具体说说,什么意思?                          

 ⊙☆☆☆☆=300分

你知道☆和⊙各代表多少分吗?你是怎么想的?

【反思:两种替换的方法自然呈现出来——一个月亮替换成两颗星星,四颗星星替换成两个月亮。这里的导入可谓简单实用、小巧不失灵性。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对了,这个导入如果就这样过去了,多可惜,能不能再在结束时加以利用,作为提升呢?】

师:两种不同的替换方法,其实都用到了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板书课题。

1、教学例题1: 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 。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2、学生读题并明确自学要求:

先根据题意画出简单的示意图,再思考

a、 你会根据哪句话进行替换?

b、为什么要进行替换?使用替换策略解题的好处是什么?

c、 怎样检验这个结论的?

3、独立完成,小组合作。

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方法1:720÷(6÷3+1)=240 ml  240÷3=80 ml 

方法2:720÷(6+3×1)=80 ml   80×3=240 ml

5、对比方法1、2,都用了替换,为什么?(复杂→简单)

如果换成 ,会替换吗?

学生完成替换,说出方法。

【虽小但亦为亮点,源于它的及时、有效】

小结:除了直观,还可以推理。   (这里似乎有点勉强或者说没讲透)

6、检验:要想知道究竟对不对,怎么办呢?

【这个环节似乎忘记了,教师后来补上的,两个条件都检验到】

7、发现共同点:替换时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装的容器变了,但总量没变)

过渡:那会不会替换中总量发生变化,装的容器不变数量不变呢?我们来看这一道题。

一、对比例题:替换条件——大杯的容量比小杯多20毫升。

【这真的是自己始终没想到的,为什么就没从例题中考虑对比呢,这样多有效】

 

1、学生练习(可以画示意图表示替换的过程)

2、小组讨论

3、汇报交流,教师板书。

○○○○○○○

○-20毫升

【这里是有争议的:究竟该加还是减,我认为应该用加,而且应加以动画演示,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

 

板书:(720-20)÷(6+1)=100ml           (720+20×6)÷(6+1)=120ml

100+20=120ml                             120-20=100 ml 

4、对比发现:这里也是可以大换小、小换大的,你那和前面的替换有什么不同吗?

小组里交流。

汇报引导:

生:一个是总量不变,另一种替换是总量发生了变化?

师:还有其它发现吗?一个是倍数关系,另一个例题是差数替换。

【这感觉应该教师再加以引导一下就更好了:为什么有的时候总量会发生变化,有的时候又不变化呢?】

巩固练习:

1、填空:

(1)六(8)班42名同学和4位老师本学期一起去中山陵进行秋游活动,买门票一共用去1000元。已知每张成人票的价格是每张学生票的2倍,每张学生票多少元?每张成人票多少元? (不必列式计算)

   想:把它们都看成(      )票,可以把(      )票换成(      )票。那么1000元相当于买了(     )张(      )票。

(2)填一填,再列式计算:在2个同样的大盒和5个同样的小盒里装满球,正好是100个。每个大盒比小盒多装8个,每个大盒和小盒各装多少个?

想:如果把(  )个(  )盒换成(  )盒,装球的总个数比原来(   )(填”多”或”少”)(      )个。

【这个填空的练习可见设计者的良苦用心,即把想付诸于书面,进一步巩固这种替换的策略,又从不同类型的题目提不同的要求来巩固练习——倍数关系的只有会想必然会做,而差数关系的只有多做才能真的掌握。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2、呈现不完整的练习题:钢笔和3支铅笔一共10.8元。钢笔和铅笔的单价各多少元?

让学生掉入做题陷阱,突然发现是缺少条件的,这时候根据已经提供的条件和问题,增加条件,学生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1)    补充了倍数关系:1支钢笔相当于3支铅笔的价钱。

(2)    补充了差数关系:钢笔比铅笔贵2元或铅笔每支比钢笔便宜2元。

3、回到开始的邮箱积分问题。

师:(1)中发现什么?2种替换。

   (2)如果在右边只放一种,怎样放?放两种呢?

   (3)中补充条件,共600分,你会算一算星星和月亮各代表多少分吗?

【教学反思】:

1、差数关系的替换何时出现?

替换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对学生的发展很有好处。例题只是指点思路和方向。学完例1之后,是对倍数关系的替换进行巩固还是直接出现差数关系让学生再次冲浪?我选择了更换例题的条件,①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4倍,②大杯的容量比小杯多20毫升,前者巩固了对倍数关系的替换,后者因为替换作为一种策略应该让学生经历“探索研究——创造性地运用已有经验——重组新的认识”的过程,有了前面替换的经验学生就能创造性地运用已有经验,相同之处是也知道了两种杯子的关系,但现在的条件是“一个大杯比一个小杯多20毫升。”一个大杯换几个小杯?——只能换一个,但换了以后会怎样呢?——总量发生变化。经过一番思考替换的具体方法找到了。

 2、通过对比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本节课我进行了两次比较。第一次是利用“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学生采用了两种替换策略,一种是把大杯替换成小杯,另一种是把小杯替换成大杯。我让学生思考: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都是把两种量替换成一种量,从而揭示了替换的目的在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第二次对比是在倍数关系和差数关系的替换的对比,通过对比使学生明晰:倍数关系替换后总量不变,而差数关系替换后总量发生了变化,从而能在更高的层面上把握替换策略的要领。

3、如何处理好学生思维差异的问题

替换的策略——尤其是相差问题的替换,学生尽管知道替换的方法,但对于替换后总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不少学生模糊不清,学生之间的差异较大。如何协调这种差异,一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动态的演示让学生明白替换前后的变化,一是给学生时间和鼓励。在教学中我发现把6个小杯替换成6个大杯总量增加6个20毫升,有的学生不甚理解,动画的演示能帮助学生理解,但对一小部分孩子还是存在困难,让学生分别从图中指出原来的橙汁和还需增加的橙汁,能促进更多学生的理解。我们只有本着承认差异,尊重学生的态度才能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才是真正的以生为本。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

铜井中心小学   王根妹

小数乘小数”是第一单元的一个教学重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都在于帮助学生发现和掌握因数中小数位数变化引起积中小数位数变化的规律,形成比较简单的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即:先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得出积,再看两个因数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的位数不够,要在积前用0补足后再点小数点

课后,我对这节课进行了认真的反思,我有一些启发:设计例题教学时不能片面追求创设生活情境,不能忽略了习题内容的实际价值。

新课程标准提倡数学生活化。对此的片面理解就是数学知识要和生活联系。于是,摒弃了课本中的例题,以为创设了生活情境就是新理念。再加上设计时,只考虑到了:例题中的3.6×2.8 和 2.8×1.15要体现小数乘法的两种情况,我在设计例题时以超市购物为例,刚开始在设计时有些数据太大了,没考虑到实际作用,幸好后来得到了及时的改正。

    这节课设计的意图是力求让学生通过“探索”,自主地发现规律。我们的学生已经习惯了回答“是不是?”“对不对?”之类对思维很低要求的问题,一旦遇到“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的规律呢?”一类需要将他们的思维过程充分展示出来的问题,就显得手足无措了。  我想我现在的立足点就是在日后的家常课中,一点一滴的拾起,新理念,新课堂,希望自己在不断的反思中一路走好。

 

    

  

 

 

 

 

 

 

 

 

《认识百分数》的教学反思 

铜井小学   王正梅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对分数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在生活中对百分数也有了初步的感知,在本节课的实施中,我注重发挥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充分利用生活资源,使学生充分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并体会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以及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

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我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法来引导学生体会百分数引入的必要性及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首先创设生活情境,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资源;其次,向学生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然后采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探究方式。让学生发现规律,进而概括出百分数的意义。 

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充分体现了“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这一理念。 

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本节课我为学生设计了“从师生对话中启蒙——在具体情境中探究——到生活中去找寻——在游戏活动中应用”的学习方式。 

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时,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共享、点拨感悟”的学习方法,在自主探究中积累丰富真切的原始体验,在合作共享中巩固自己的探究成果,激发数学学习的自信感受,在点拨感悟中,由数学事实自然生成数学概念,从而充分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这一教学理念。 

另外,在本节课的实施中我力求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本节课中,我想到学生感兴趣的篮球比赛,于是我就将我国三位出色的篮球运动员的训练片断以录像的形式引入课堂。当学生看到紧张的比赛场面以及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后,他们情不自禁地就进入到情境之中,并激发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强烈欲望,既显得亲切自然,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同时把生活中的问题变为数学学习的对象,很自然的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通过比较与选择,使学生充分体会了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发展。 

在本节课中,我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获得新知。在“哪位篮球运动员投得准”这个问题上,学生出现了好几种不同的方法,其中有对有错,在交流时,我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并不作正确与否的判断,而是让学生利用这些出现的资源充分交流、争辩,这样做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1、注重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百分数的认识是在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让学生将18/20、7/10、168/200这三个分数化成分母为100的特殊分数,让学生明白这种特殊的分数还有特殊的写法即百分之几,这样有助于学生实现知识迁移,激发学生的思维。百分数与分数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为了让学生明确它们之间的区别,我设计了“下面的几个分数,那些可以写成百分数?”这样一题,通过这样的联系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

   2、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

   为了使学生体验百分数,教学中,教师设计了“选择合适的百分数填空。”“自己设计图。”“写出合适的百分数。”等几个环节,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估计可用哪一个百分数,再选择。特别是“大海捞针”,教师告诉学生大海捞针不是没有可能,而是有百分之零点几或百分之零点零几或零点零零几甚至再小的可能,通过这样一些练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也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在“生活中的百分数”这一环节,每人一张调查记录单,每人收集到的事例和数据不尽相同,这种一人一表、一人一例的方法,与全班共同研究一个例题的方法相比,好就好在“迫使”每一个学生都必须独立思考,都必须在不同的情境中回答相同的问题,既需要个人独立思考,也可以随时交流,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随时向老师或同伴请教。大量的实例有助于学生在整体上把握百分数的概念和意义,体会它的作用和好处。

3、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应用。

 教师将投篮命中率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学生很快地进入了最佳的学习状态。课中让学生说说自己在课前准备的在生活中找到的一些百分数,体现了数学的生活化。练习的设计更是充分体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如“十拿九稳”“百发百中”“百里挑一”“大海捞针”让学生根据这些成语写出相应的百分数,又如()勤奋+()的灵感=成功让学生在括号里填百分数,这两题的设计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百分数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生活化价值。

三.有机渗透品德教育,发展学生的积极情感。 

在课前,每位学生都搜集了生活中百分数的例子。在课堂中,我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分析,不仅分析百分数的意义,而且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认识,而且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总之,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注重挖掘学生的生活、知识等各方面的资源,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形式,力求使每个学生在数学课堂中都能获得积极主动的发展。

 

 

“认识整千数和一万”的教后反思(2011.9)

铜井小学     古德文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1000以内的数并能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的基础上,教学认识10000以内的数。要求学生能认识整千数和一万,会读会写,还要会口算整千数的加减。由于本课的知识比较多,我注意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大数、认识大数、运用大数,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联系生活实际加强学生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整千数他们早就已经熟悉了。上课时,好多同学脸上一副早就会的表情。我就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说说生活中遇到过那些大数,再通过对学校人数的估计初步感受大数,然后引出万人体育馆,实际感受10000的大小。在学生一千、二千的数数,一直数到一万的过程中,利用正方体图片具体感知了整千数。并让学生自己归纳10个一千是一万,体验比较深刻,然后再次安排生活实例,再次感受10000的实际大小,从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用数的观念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

二、利用游戏加强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三年级学生毕竟才从二年级升上来,还不到一个月时间,一方面,他们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兴趣浓厚;另一方面,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还不强,所以适当的游戏对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为了让学生对数位顺序表留下一个比较深刻的表象,我设计了一个游戏,让学生戴着写有数位名称头饰重新排队,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们的眼球,注意力相对比较集中,孩子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对数位顺序更加深刻了,学习过程非常轻松、快乐,学习兴趣更浓了。

三、本课的不足。

因为刚刚接手本班不到一个月,所以在课堂上对学生放得不是很开,我觉得在某些问题得处理上还要给学生充分探讨交流的时间和机会,比如在教学整千数加、减整千数的口算方法时,教师不必很快说出自己的意见,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交流的时间和空间,然后让他们各抒己见,把他们看成学习的主人,学习自信心才更容易建立,同学之间也才会慢慢学会合作、学会分享。

 

牛津小学英语3A This is my father 教学反思

江宁区铜井小学  李兆庆

 

 

  新授内容我计划控制在课堂前20—25分钟内完成,因为三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性还比较弱,在这个时间段内效果应该是比较好的,后面的时间用游戏,活动的形式进行巩固、练习。在教四个水果单词的时候,采用了四种不同的导入方式,因为是三年级的学生,所以要变换不同的形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如果只是单调的出示单词,会显得十分枯燥乏味。像用谜语导入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有一个思考的过程,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还让他们更有兴趣。在单词的呈现上不能直接给出完整的单词,而是多留些空格,使学生在学习单词的初始阶段就逐渐形成一个单词的构成方式,以及记忆单词的方式。虽然三年级的学生才刚刚接触英语,连26个字母都还没有学完,但我觉得用这样的方式呈现单词,能给他们这样一个概念,要比直接把整个单词给他们效果要好得的多,等接触的单词越来越多时,他们就会慢慢自然而然得了解单词的构成,从而更快更好地记忆单词。教材中单词都是以复数形式出现的,但为了更符合学生的一个认知规律,我在每个单词的教授过程中,都采用了由单数到复数的过度,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接收。在教第一个单词的时候,由单数、组词到复数,到I like… 再到chant, 层次上有一个递进的过程,把每个环节都很清楚的呈现出来,以便在后三个单词的教学过程中,能让学生能按这样的方式试着自己来学习,也就是“教结构,用结构”。句子的运用也是从单句到两句到多句,逐步丰富,不断完整,最终实现语言交际功能。在此过程中我尽量想采用多样的活动形式,发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教学生存方式。但合作效果似乎还不够好,合作有时候还只是流于形式,怎样掌握合作时机?要不要提示或引导,在什么时候提示恰当?这些都还有待于思考和进一步完善。

 

 

 

 

 

 

 

 

精彩“十分” 十分精彩

——由数字教学中游戏的运用引发的思考

铜井中心小学  查燕

数字教学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一直都是一个难点,牙牙学语时,总是会犯1、2、3、5、6…这样的错误,而对于刚接触英语的三年级学生来说,也总是会犯同样的错误:five, six, nine, twelve…,数字总是区分不清,数数时丢三拉四,课后老师则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复习巩固,有什么方法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牢固掌握这些数字并能熟练运用呢?无意中观摩了一节关于数字教学的公开课,其中关于数字教学中游戏的巧妙运用,令我眼前一亮,短短数十分钟,却无愧于是整节课的点睛之笔,无论是从游戏本身的价值还是学生的反馈效果来看,都值得我们学习,深思。过程具体如下:

Game 1: Guessing game(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提示猜测手上的卡片)

T: This number is after 10, and before 8. What number is it?

S1: Is it seven?

T: No. Sorry.

S2: Is it nine, Miss Zha?

T: Yes. That’s right. (执教者亮出写有数字“9”的卡片,并作出肯定状。)

T: This number is after 12, and before nine, but it’s not ten. What number is it?

S3: Is it eleven, Miss Xu?

T: Yes. That’s right. It’s eleven.(执教者亮出写有数字“11”的卡片,并作出肯定状。)

T:Can you make ask some question like this?(学生思考并讨论两分钟后回答)

Game 2: 用英语报数。

T: The first number is 1. The second number is 3. The third number is 5. What is the next number?

S1: Is it six?

T: No. Sorry. That’s wrong.

S2: Is it seven?

T: Yes. That’s right.

T: Well, next. Please listen to me carefully. The first number is 5. The second number is 10. The third number is 15. What is the next number?

S3: Is it 16?

T: No. Sorry. That’s wrong.

S4: Is it 20?

T: Yes. It’s 20. That’s right. How smart you are!

T:Can you ask some question like this ?

 

思考:游戏是我们英语课上很常见的环节,目的是希望以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终达到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老师过多地强调了游戏本身的趣味性,整个课堂看上去气氛热烈,热闹无比,但实际形同走过场,教学效果甚微。真正能将所学知识融入到游戏,体现游戏价值者寥寥无几。而这节课,老师设计了两个猜英文数字的环节,帮助学生复习了英文数字的表达。这两个环节难度递进,避免了训练的单调、乏味,而且训练了学生用英语进行简单思维的能力。她还通过在与学生的交际中滚动复现“That’s right.”,不断以这一信息刺激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加深了对“That’s right.”这个新授教学内容的记忆。

与我们平时游戏所不同的是,老师把英文数字的表达训练与数学学科的学习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学生首先要听出老师说出的数字,其次要分析出这些数字的规律,最后,根据规律说出最终答案,答案的得出经过一系列的思考过程,比起我们平时简单的拍球数数,看物品猜个数等游戏更具有挑战性,大大地提高了训练的含金量,激发和保持了学生参与游戏活动的热情,并且在不经意间呈现了“That’s wrong.”这一新授内容,让学生在具体的、自然的语境中鲜明地感受到了这一新授评价语在语义上与“That’s right.”是截然相反的。由此可见,短短数十分钟的游戏,语言知识得到巩固,思维也得到了训练,该游戏的设置可谓恰到好处,值得借鉴。那么,我们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该如何恰当合理地开展好游戏环节呢?现结合本节课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游戏的开展应有一定的目的性。
小学英语课堂不是游戏活动的堆砌,任何教学活动都应承载着相应的教学任务,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师在设计课堂游戏活动时首先心中要装着小学英语教学的大目标,即培养兴趣、形成良好语音语调,形成一定的以听说能力为主的语言运用能力;然后教师要把每节课当作总体目标的分解目标,思考要落实什么,培养什么,怎么落实和培养。所以每一项教学活动都应该是从“为何而做”到“如何做”的思考结果。而且每节课目标的准确定位来源于教师对课标和教材的准确把握。
本节课中每个游戏的设置都是围绕所学的数字进行的训练与拓展,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二、游戏的开展应有一定的启发性。
开展游戏是为了学习和巩固所学知识、活跃课堂气氛,但也应在游戏中注意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设计一些 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游戏,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如本节课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将英语活动中的游戏与数学学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T: The first number is 1. The second number is 3. The third number is 5. What is the next number? 比起我们平时的简单的数数练习,这个练习更具有思考价值。结果的得出,学生首先要思考出其中的数学规律,然后根据规律得出结果,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其数学逻辑思维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真可谓:一举两得。

游戏的启发性还体现在教师对游戏难度的把握上,特别是对那些学习成绩差 的学生,在游戏中教师可以适当给他们以提示,启发并鼓励他们在游戏中获胜, 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参与意识。对于成绩好的学生,则要让游戏有一定的难度。
三、游戏的形式应多样化。
俗话说"把戏不可久玩",再好玩的游戏,玩过几 次后就没有新鲜感了。这就要求教师能不断设计新游戏,不断翻新游戏的做法。 
如果从上课伊始到下课铃响,活动形式始终如一,贯穿整个课堂,很难说学生不产生疲劳;有些活动学生在一年级时就开始做,到五六年级还在做,形式毫无改进和升级,很难说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依旧兴致勃勃。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多开发设计符合学生特点和学习需要的,教师自身独创的“专利性活动”。即便是同一项活动教师也可以根据年级不同,内容不同,通过不同侧面进行深层次挖掘,使活动随年级升高和内容加深,对学生有不同的能力要求和培养。 

四、游戏要有一定的度

游戏的功能是辅助教学,也可以说是课程的一部分。利用游戏有意无意的特性,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化难为易,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但做游戏还必须运用得当,合理安排好时间。虽然提倡活化教学,但不能为了要求面面俱到,游戏分量过重,而影响了主要教学内容的讲授和训练,喧宾夺主,上成娱乐课。要为教学而游戏,不要为了玩乐而游戏。可以在一节课中学生处于“思维低谷时”发挥游戏的作用,用最短的时间开展学生最喜欢的游戏,使游戏恰到好处,学生也不会像在游乐场中一样一心只想玩,而不注意学习知识。

本节课中教师的精彩之处便是在每个游戏结束之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并按照老师要求完成相应的任务,Can you make ask some question like this?

其目的之一便是将学生从游戏的氛围中拽回到现实的课堂中,引导学生合理地把握游戏的尺度。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这里的“乐”指的正是“兴趣”,合理运用游戏辅助教学,不仅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轻松自如的接受课文的内容,优化课堂教学。真正做到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做”中学。

 

 

 

《三袋麦子》教学反思

铜井中心小学:谢道祥

《三袋麦子》是一篇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讲的是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节日礼物——一袋麦子后,小猪、小牛和小猴各自用不同的方式处理了这袋麦子。一年后,土地爷爷故地重访,并对于小猪、小牛和小猴的不同举措作出了三种不同的评价。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1、教给学生通过关键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并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和他们共思想,共行动,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比如在教学第二到第四自然段时,我指导学生抓住 “黄灿灿”“开心”“迫不及待” “饱满”“看了又看”“多好”“保存”“上等的麦种”“全种下” 等关键词语理解小猪、小牛和小猴对一袋麦子的不同处理方式,体会它们得到麦子后的心情、想法和做法。

2、 内化课文的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分别说一说: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心里会想什么?小牛看了饱满的麦粒,会说什么?小猴看了上等的麦种,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3、为帮助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言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完课文后,我让学生续编故事,进行拓展延伸:土地爷爷把一袋麦子又送给了谁?他是怎么想的,说的,做的?一年后,他会对土地爷爷说些什么?土地爷爷会有什么反应?作出什么评价?

从学生们收回的写话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能在课文的基础上表达出一定的内容,但创新还是不够,思维有些局限。

 

 

 

 

 

 

 

 

 

 

 

 

 

《我们的食物安全吗》教学反思

 

铜井小学   李家林

四年级科学第四单元中的第四课是讲我们的食物安全吗。此课的教学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大致要求是认识加工食品和天然食品,能学会给食物分类的另一种方法,接着引导学生调查加工食品的安全性,即食品添加剂,色素就是其中的一种,它可以分为两类:一、天然色素和人工色素,授课中要求学生从课前收集食品包装中调查了解食品添加剂,填写所发的调查表格中,交流中使学生对加工食品有一个较正确而全面的认识,并能正确对待加工食品,还讨论了关于厂家在加工食品时为什么要放入食品添加剂成分,人们长期食用含有添加剂成分的加工食品时有什么危害。如何对待加工食品,目的是让人们在维护自身健康的前提下改变对加工食品的喜好。在探索天然食品是否安全时,首先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天然食品,接着探讨天然食品中不安全的因素。由于垃圾、污水、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有些食品在长期存放过程中自行腐烂,这就使得天然食品也变得不够安全,因此要正确对待天然食品,总之,不论是什么种类的食品,均要学会选择,注意防范,安全使用。学习、了解、掌握食品安全知识。在今后的生活中,注意食品安全,选购加工食品时要看清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不购“三无”产品。天然食品在选购食用时要多清洗、多浸泡,少吃腌制食品,多吃绿色食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值得发扬的是能以事实说话,实验证明并得出结论。如色素的区别,能在白纸上演示鲜橙子汁与芬达饮料进行对比,看清了天然色素与人造色素的不同。在学习选购食品这个教学环节中能联系实物,让学生看一看外包装上的说明,同时打开实物的包装给学生闻一闻,有无异味,最后将食品分给学生尝一尝,真正体会出加工食品的色、香、味的所在,使孩子们做到如何正确对待加工食品态度。

需改进的地方是,作业安排设置有待调整改进,调查中可让学生完成实验册中的表格填写,无需设置调查表,这样做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

从实施过程来讲,如果能带领孩子们调查加工食品里添加了什么?关注色素等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还要思考新鲜食物是否安全,讨论到底什么样食品才是安全的,以此来关注食品安全中的科学,所以课前应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对食品进行调查,课中让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各种资料和食品,特别是小食品包装袋。通过对五彩斑斓、色素较多的和学生密切相关的食品进行讨论,亲身体验色素的危害和“三无”产品的危害。

教学中还应该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如调查表格填写,应在交流中完善,整理汇总,得出结果。这样做可以极大地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使教学效果更上一层楼。

《珍珠鸟》教学反思

 

铜井小学   姜福祥

 

《珍珠鸟》这篇课文是一篇反映人鸟和谐主题的文章,融入了作者对小动物的情感,学生喜欢这样的文章,乐于学这样的文章。本文语言清新、明快,像一潭清泉,与文章的意境融为一体。

在教学中,我首先以优美的课文配乐朗诵开始,把学生带入优美的意境当中,欣赏完后,学生确实被课文所吸引,然后展开对课文内容及主旨的讨论,就非常自然了,进行的非常顺利。

最后设计的“朗诵”这一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好个非常精彩的朗诵,把课堂带入了高潮。这一过程不仅使学生得到了情感熏陶,引起对现实社会中不尊重甚至伤害动物、破坏大自然现象的强烈不满,而且也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写作、演讲能力。

课文后半部分,生动地记述了小珍珠鸟与作者之间逐渐挨近,直至熟睡在他肩头,对作者真诚信赖的变化过程。

在这一部分的叙述过程中,文章三次出现了“小家伙”这个词,让人深深感受到作者对雏鸟的喜爱之情。第一次:出现在写小鸟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胆子越来越大时。第二次:是在写小珠珠鸟跑到稿纸上,为着作者的笔尖蹦来蹦去,发出“嚓嚓”的响声的时候,作者说他不动声色地写,默地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最后一次写,作者发现小伙竟爬在作者的肩头睡着了,而且睡得好熟,小鸟把作者的头当做了最安全的地方,这种人鸟之间的真情,深深感动了者,于是作者于笔尖流泻下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界。”我们从中感悟到,无论是人与鸟,还是人与人之间,需要真诚地信赖。信赖,是创造美好境界的基础。

引导学生好好朗读,细细品味。体会作者对鸟的真诚、细腻的爱,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从害怕到亲近、到信赖的变化过程是教学的重点。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得不错,这是这节课我感到最欣慰的。

 

 

 

《做一片美的叶子》教学反思

江宁区铜井小学   陈在凤

    在上《做一片美的叶子》这一课之前,我一直认为这样一篇课文理论高于实际,太空,太大,与孩子的生活有差异,教师上起来可能会有一定难度。没想到在上完课文以后,我的价值观受到了“挑战”。

       在课前,我要求学生课后找两片相同的叶子,结果大家都满意而归,收获似乎不少;当孩子们仔细地端详那些叶子时,或发现大小不一,或发现颜色深浅,或发现纹路不同……在大家明白老师的用心良苦之后,便顺理成章的进入课文的学习,学习叶子内在和外在的美,感悟着不同的叶子又做着相同的事情。最后,在谈到个人的感想时,孩子说:如果我是那美丽的叶子,我会让大树更茁壮;如果我是叶子,我会把它打扮得五彩缤纷;我会对人们说:爱护大树,就是保护你自己的生命;在班级、在学校、在社会,我们都是一片叶子,我们都要做一片最美的叶子,让我们的班级、学校、社会这些大树变得更美。课后,一个孩子悄悄对我说:老师,每个人都不一样,自己成绩好的人,不一定就能当好小组长。

    有人曾经说10个人看莎士比亚的名著就有10个版本的哈姆雷特。是的,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用发现的眼睛去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因为每个孩子都是无与伦比的。

       让课堂多一些精彩,让生活多一些独特,让这些“形态各异的叶子”来装点出我们的色彩斑斓的生活吧

 

 

 

 

 

 

 

 

 

 

 

 

 

 

《拉萨的天空》教学反思

江宁区铜井小学    柴兴强

    《拉萨的天空》是苏教版国标本第五册第二单元的一篇写景美文。本 文语言优美,饱含深情地向我们展现了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展现 了布达拉宫的雄伟与壮丽圣洁。多媒体无疑为语文教学开启了一扇大门,教师可以借助让学生个体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认同和把握了这一事实,语文教学才能具有先进性。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我把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让语文教学的审美性、人文性、工具性得到完美的统一。

    根据以上认识,我设计了“课文赏读--阅读探究--升华情感”的教学模式。

    首先我以优美的导语,带领学生走进美丽的拉萨。在具有浓郁藏族风情的音乐渲染之下,在优美的拉萨自然风光中,教师深情并茂的导入一下子吸引了学生,好似把他们带到了美丽的拉萨,感受到那儿天空的湛蓝、透亮。

    《拉萨的天空》,通观全文,一个“蓝”字贯穿始终。“湛蓝,蓝宝石,蓝天,蓝得让人神往,蓝晶晶”等词语让人无限神游于拉萨的天空上。

    对于置身江南水乡的孩童而言,它的天空蓝得如何独特,没有真切的感受。因此,一开始我就利用多媒体充分地向学生展示各种拉萨蓝天的图片,把学生引领进辽阔、纯净、如仙境般的天地。

    此时让孩子们用一个词来形容拉萨的天时,他们异口同声从心中喊出了“蓝!”。情境的创设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在品味文中描述蓝天的语句时,他们凭借多媒体画面与自己既有的生活经验,在心中涌起了对这美丽的天空的无限遐想,产生了独特而到位的体验。教学时,我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熟读课文,学会思考。如“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让学生思考“掬”字为什么要提手旁,请同学们用动作去体验理解“掬”的意思。再让学生交流,从这句话体会到了什么?学生有的说“蓝天很蓝,像水洗过的一样”。有的说“天空蓝蓝的,像池子里的水干净,明亮,可以用来洗脸”。在此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这种神奇的感受去读课文,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读得有声有色。

    整堂课,我立足于“让课堂书声琅琅”,带领学生“披文入境”、“潜心会文”,在个体悟读、集体精读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引导他们在对“圣地的窗帘”的反复欣赏中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由此感受和再现文章的情思美感。学生在明净的情绪、纯洁的境界不断得到升华的过程中从心里头悟出了:“圣地的窗帘”,你真美!

    不足之处:一,在讲到拉萨天空蓝的时候,有学生说仿佛看到天上的白云很白,他们把注意力移到了白云的白,而没有抓住蓝这个特点,我当时没有及时给出正确的评价。二,讲到最后由于时间仓促,我没有把课文意思深化到要保护坏境,保护自然,保护拉萨的天空,让它永远保持湛蓝,透亮。

 

 

《三位数乘一位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

高基财

     中间有0的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一个难点,在知识上学生已有多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关键是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结论。好让学生应用一般的笔算方法自主学习,掌握方法。通过教学实践,其中的“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处理的方法得到了听课教师的好评。我认为较成功地体现在以下几点:

1、在情境创设上,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教学时,通过让学生自己探索flash中的情境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学生算出鱼缸里共有多少条鱼,根据乘法算式的意义得出0×5=0、5×0=0。联系他们爱养鱼,出示问题情境,使他们感受到“问题”就存在于生活中,就存在身边,每时每刻都会产生,而解决问题又是我们的需要,拉近了数学问题与学生情感的距离。练一练中的0×7=0、75×0=0和100×0=0是乘法的补充定义,通过让学生思考交流加深对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

2、在提出问题上,放手让学生提出。创设情境之后,问:根据图中的信息,谁能提出数学问题?班上举手的同学不多,随后我又问了一句:你还想知道什么?这时班上举手的同学多了。从学生的口中迸出了一个个问题,其中有价值的有5个。这两种不同的问法,使我感受到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有的,关键是教师的语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从他们的角度去考虑,去创设空间,那么学生为自己创设的空间才会更大。

3、在解决问题上,自主探索。(探究)活动中的教学是让学生运用类推的方法思考当因数中间有0时如何计算,在这里将学习自主权留给了学生,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在学生自主探索过程中,教师及时发现错误,并且运用错误,让学生在错误中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航天飞机》教学反思

铜井中心小学:陶传宝

《航天飞机》这篇课文是一个科学童话,文章从普通飞机的视角,用拟人化的手法介绍了航天飞机的基本特点和相关知识,展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在航天事业上的新成果。在这课教学中,我让每个学生都走进角色中去,做一架普通飞机,理解全文。

一、突破“得意”

  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谈体会。

小飞机抓住“自由自在、俯冲、爬升、翻筋斗”来谈自己心中的体会,从而突破“自以为是,妄自尊大”,为下面“普通飞机惊讶”做好铺垫。在处理这部分时,我设计了一个小拓展,让学生说说现在心中的感受。生1:我好厉害,谁也没有我本领大。生2:看,我飞的多高,还会翻筋斗呢。说着,这个学生就比划起来。生3:(握紧拳头)我飞得最快,谁也比不上我,哈哈!

二、突破“惊讶”

  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动手画出描写航天飞机的语句,结合手势理解小飞机飞行的动作。小飞机都能说出,从“庞然大物”可看出很大,从“无影无踪”可体会到快,还有眼前出现一架什么样的飞机。再指导小飞机结合刚才的情景,说说心中的感受,他们都畅所欲言,从而突破“惊讶”,自然就读好“想”后面的两个疑问句。

  三、第三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突破“写作方法”

在朗读中发现航天飞机的特点和作用,这时可指导分析:怎样更高、更快、本领可大了?让学生谈这样写的好处,我再小结,顺势做一个迁移练习,小飞机谈心里感受,突破“不自在”。

  四、感悟道理

  我以智慧老人的身份进行语重心长的教育,小飞机在“不自在”的情况下,反复朗读智慧老人的话,领悟道理。

  上完这堂课,自我感觉教学流程还是清晰的,过渡语也简单清晰,但是感觉后半段的教学较散,不够具体,应对本段进行具体的教学。

 

 

桂花雨教学反思

铜井小学  柳万才

《桂花雨》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写了作者儿时在家乡摇落桂花的情景,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我尽量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线,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和理解,自己发现问题,并在读书、思考、讨论和交流中解决问题,掌握学习方法。

在教学中,“摇桂花”这部分我注意了读中感悟,引导学生深入的体会了“摇桂花”时的快乐心情。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再利用评读来渗透“注重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从中感受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的写作方法,这也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在引导学生感受“桂花雨”的时候,开始我就设计了一个问题:你的生活中有哪些快乐的事情?学生发言热烈,觉得很开心。这时学生融入课堂中间,有的还结合淋雨的生活经验来体验其舒服的感觉。于是我接着让学生读中理解,理解中读,特别是让学生扮演作者,直接来喊一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体验喊时的心情。然后带着这种感悟和体验再次进入文字,读出了其中的感情。最后,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说说难以忘怀的人和事,进行情感和能力的迁移。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重点词语教学上的不足

在介绍桂花的“香”这一特点时,孩子们都找到了“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这样一句话。我准备抓住重点词语通过品读感悟语言文字,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不过孩子们的品读并不到位,比较他们在理解重点词语前后的朗读,没能发现明显的区别,证明这一环节效果没达到。我通过“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与“全都浸在桂花香里”的换句式训练来强调桂花香,却忽视了一个“浸”字的独特作用。尤其是一个“浸”字,这里可以尝试学生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来代替“浸”字,通过他们自主的比较,体会词语的含义,比可培养他们推敲词语的良好语言习惯。

有人说语文教学应该少一点知识的灌输,少一点理性的分析,把教学的重点转移到指导并帮助学生“揣摩、品味、理解、吸收”语言上来,这是语文教学本体的回归。我觉得这话说得好,我今后的教学在这方面一定要加强。

2、将语文活动融入到生活中时,不够深入形象

在体会“摇花乐”时,“缠”字写出了作者急切心情,“使劲”、“喊”写出了摇桂花的快乐,同时反映出他对桂花的喜爱。可是在学习这几个重点词语时,词语的含义孩子们体会得不够深。我用回忆生活、联系生活的方法来引导学生体会词语包含的情感。讲“缠“字的时候,我让孩子们回忆生活中类似“缠”父母的情景。这时有个女孩子提到了自己缠母亲带自己去市区玩的经历,我顺着那位女孩子的思路来深入引导体会,效果不错。但在引导学生体会“摇花乐”时,让学生想象情境,显得不够深入。我想,如果让学生们站起来加上动作摇一摇,接着说“那伴着阵阵芳香的‘桂花雨’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啊?”,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去思维,去深入想象,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喊”时的心情,再次加上动作来喊一喊,相信学生们的情感就能彻底激发出来了。

3、学生体验文章情感的过程过于粗糙

课文最后我试图通过母亲心思的讨论,母亲话语的品读,更加深刻地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可是这么多的问题一个个套给孩子,却始终没能达到学生与文本的共鸣。我想或许由于课堂时间有限的原因,越学到最后,就越担心课堂时间把握不住。所以这个环节显得过于急促而粗糙,生生对话和师生对话过少。应该多给点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去体会,要相信他们的能力。可是,学生预读、思考习惯不够好,课堂时间有限,这确实是一个矛盾。

我想,今后在课堂效益上要有提高,必须狠抓学生的预习,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滴水穿石的启示》的教学反思

王明江

《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典型的借物喻理的文章。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先是讲安徽广德太极洞内一块石头被水滴穿,接着讲滴水穿石的原因,接下来列举三位名人因着这种精神所以取得了成功,最后揭示作者从中受到的启示。学习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明白,要作成一件事得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这样才能实现美好的理想。考虑到课文的脉络,结合新课程标准,我在这堂课中竭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  训练和感悟并举。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要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在教学中力求体现这一点,抓住了“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词语理解,然后学习三位名人的事例来理解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在学习李时珍这一片段时,我先叫学生先自读课文划出表现李时珍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词语。这一问题的提出,我真意想不到学生理解得这么透彻。一个学生找了:“翻山越岭,走了大半个中国。”他从“翻山越岭”体会到艰苦,从“走遍大半个中国”体会到路走的多,从中体会到李时珍持之以恒。另一个学生说:“我也谈走遍大半个中国,在明代,那时没有发达的交通工具,李时珍走了大半个中国,我想他肯定花了很长的时间,吃了很多很多的苦,可能脚磨出了血泡,可能走到荒山野岭,找不到投宿的地方。”还有一些学生找到了“二十几年”“访名医、尝草药”等等。最后通过朗读训练来加强对三位名人事例的理解,让学生懂得具有这种精神便会取得成功,揭示作者从中受到的启示。

二、注意教学资源的拓展和延伸。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要求学生增强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遵循这一点,我在课堂上学习了三位名人的事例后,为了让学生懂得具有这种精神便会取得成功,为了让他们有更多的体会,在教学过程安排了“小小交流会”这一内容,学生在课外广泛搜集,获取了资料,加上“仿照课文改编”这一形式,把课文的知识向课外延伸。

三、尽量做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机整合。

  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及相应的学习方法和评价手段。遵循这一原则,我在本课的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这样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是十分明显的,可以说,课件的辅助教学的确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

  这节课存在的不足之处:

  《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中,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他们都有过不同的困难经历,但最终让他们名垂史册的是他们坚持自己的目标不变,持之以恒地探索研究。由于人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所以就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感悟中读。还要帮助和引导学生理解他们所面临的困难,调动学生的阅读积累与朦胧的生活感知,深深地感受到面对艰巨的困难,这些伟大的人物是如何用“坚持”与“研究”为自己的人生书写美丽的,从而激发他们对人生目标、智慧、信念、勇气、毅力等的追求与向往。在这方面的渗透在我的这节课上还不是很到位。

 

 

对小学高年级语文整体阅读教学的一点思考

——《金蝉脱壳》教学反思   江宁区铜井小学  余龙福

  新《课标》特别强调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指出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真正会学、主动地学。语文学习方法比较多,如识写字的方法,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的方法,理解文题、句子、分段、概括段意、抓住主要内容、归纳主旨中心的方法等等。那么,在面对一篇篇内容丰富、含义深刻的课文时,作为已具备概括段意等基本学习方法的小学高年级学生,教学中该如何引导他们理清层次、把握主旨、揣摩作者写作意图、体会人物内心情感,并逐步习得这些语文素养,为他们进一步持久而深入的阅读打下基础呢?在执教本期组内研讨课《金蝉脱壳》的过程中,我就小学高年级语文如何进行整体阅读教学进行了积极的尝试。

  语文整体阅读教学,是指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对课文侧重整体感知,整体把握的一种教学理念及行为,这种教学理念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感知,注重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整体上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吸收文章的精髓。

  整体阅读教学法能培养学生良好整体意识和大局观念。整体意识、大局观念是21世纪人才素质构成的一个重要方面,良好的大局观念是思维认知结构健康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现代人才观应摒弃那种只顾眼前不顾将来,只抓一点不及其余,只看局部,不管整体的狭隘的局部意识和观念。语文整体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整体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和大局观念。

  整体阅读教学,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认知规律,发展学生健全的认知结构。整体阅读的语文教学模式,能使学生在纷繁的材料中分清主次,在众多的现象中看出本质,在复杂事件中把握主旨,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学生健全的认知结构。现代阅读教学论研究专家刘守正先生指出:“阅读心理发展是一个整体认识的心理发展过程,即浏览语言文字,形成整体,然后揣摩文章的布局谋篇,遣词造句,最后再回到文章整体上,获得发展了的整体印象”。可见学生在阅读时应遵循这种认识规律,结合整篇文章进行整体感知,在整篇文章的背景下对文章中的字、词、句进行理解和把握。

  那么,应当怎样来进行小学高段语文整体阅读教学呢?我想借这次执教《金蝉脱壳》的六次跟进、研讨的过程,来谈谈自己对整体阅读的一些粗陋的看法。

  首先要总览全文,整体感知。学生每拿到一篇文章,总有先睹为快的心理,在阅读教学的开始阶段,就要顺应学生的这种心理,让学生先通读全文,初步把握文章大意。因为先对文章的大致内容有个整体感知,有助于学生能迅速进入状态,融入文章,对文章重点部分内容的把握与理解也就能更迅速,更准确。例如在学习《金蝉脱壳》一文时,我在开课前这样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同学们,《金蝉脱壳》是一篇状物类文章,猜猜看,这篇文章会写些什么呢?”学生根据自己的原认知,纷纷举手猜测课文内容。我趁机进一步激趣:“那咱们就来证实一下我们刚才的猜测,看看作者围绕《金蝉脱壳》到底写了些什么?”通读全文后,学生一下子就理清了课文的脉络(脱壳前——脱壳时——脱壳后)。这样,学生轻松地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的大概内容。

  其次是局部分析,深入理解。经过初步的整体感知后,再通过对部分进行整体性分析,即通过分析局部字、词、句、段与全文整体的关系,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中心,解决文章“怎么写”的问题。例如:《金蝉脱壳》文中“脱壳时”一节,很明显的使用到了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即: 背——头——脚——尾(抖动、伸着→仰去→扑来→抓住→抽)。这样的写作方法最大的好处就是:使读者既容易对所描绘的事物有一个清晰整体的了解,有能够对其中的“点(蝉尾)”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然而按照儿童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他们会不自觉地将目光集中到其中的“点”上,极易忽略脱壳时的其他步骤(背——头——脚),从而不利于他们从整体上把握脱壳时的过程,继而更全面地理解蝉脱壳的“奇特动人”因此,在处理课文“脱壳时”一节时,我先让学生自由地读这一部分,引导归纳蝉儿脱掉旧衣的顺序;接下来才进入局部的感悟阶段:“你认为哪个情景最奇特呢?请边读边勾画出有关的词句,将自己的体会作简要的批注。”待学生按要求阅读、形成思考后,再进行全班交流。学生从“抖动着”、“伸着”“仰去”、“扑来”、“抓住”、“一抽”这些不同的动词中,想象蝉在脱壳这一过程中的艰难与神奇,再现了蝉尾脱壳的奇特情景。这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就加深了。然后我再以富有感情的朗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就能再现出生动的画面,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再现课文内容的习惯,使学生逐渐感悟课文写具体的方法。

  最后综合归纳,整体把握。在对部分的深入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再回到整体上来。这个整体把握对前一个整体感知来说,应当对课文有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这个深入、全面,指的是不仅仅能深刻、全面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能领会好文中体现的思想感情。

  整体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对课文理解逐步深化的过程,这个过程符合学生学习语文和认识事物规律,它不但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并且可以使学生从中学到正确的思想方法,必将为学生今后的阅读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不失为小学高段阅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找规律》教学反思

 

铜井小学  张和香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找规律”是学生首次接触找规律这一数学内容,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发现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这一规律,并能够利用其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找出“当两端的物体相同时,这种物体的数量比另一种物体多1”。

其实,间隔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普遍存在,几乎每一个学生都接触过间隔现象,间隔现象的要素不多,规律也比较浅显,对四年级学生来说难度是比较适宜的。但是,众所周知的是,事物的规律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又是隐蔽的。只有对丰富的客观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才能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认识规律。通过教学,我有以下的几点体会:

一、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建构学习平台。

本课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熟悉的生活素材,通过对多组同类素材的观察、比较,让学生轻松地找到了规律。在对例题教学之前,我先不急于让学生观察例图,而是直观让学生观察教师的手,提问:这一只手有几个手指?中间有几个空档?使学生觉得有些好奇,然后就开门见山,引导学生直接观察两组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使学生初步体会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为研究这样排列的两种物体数量之间的关系打下了比较扎实的基础,也为后面探究规律留出了时间。

二、自主探索,发现规律。

在新知的教学中我通过引入情境,让学生观察分析手帕和夹子、兔子和蘑菇、篱笆和木桩之间的个数关系,从而找出其中的规律,重点突出学生的主动探索活动,在丰富的现实问题的场景中,让学生探索规律,而不是直接将规律灌输给学生。继而,组织学生动手操作,验证自己所找到的规律,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加深“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物体少1”规律的理解,以便更好地运用规律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认识数学来源于生活,许多实际问题又可以借助数学知识或方法来解决。

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本环节我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设计练习题,引导学生自发的解决问题,鼓励其想法多样化,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灵活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的价值,做到学中有用,用中促学,符合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对于“想想做做”中的习题,我能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的角度出发,重视引导学生认真审题,我能充分利用教材的情境图,使学生明确:电线杆和广告牌是一一间隔排列的,而且两端都是电线杆,这样教学对学生理解下面的习题扫除了障碍。另外,对于锯木头这样的题目,我并没有停留在用画图或想象的基础上找到正确答案,而是与本课所学的内容有机结合,通过直观的图示,让学生明确:锯下的每一段小木料都可以看作是两端物体,每一个锯口都可看作中间物体。这样做,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更加系统。为了突破最后的圆周问题,我让孩子们先排排队,引导学生来解决难题。最后,“我是小小设计师”的开放题的训练,更是将学生的思维进行开拓,激发探索知识的欲望,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

 

《九寨沟》教学反思

铜井小学   赵林喜

  《九寨沟》是一篇介绍旅游胜地的文章,如果在教学时,就让学生一起来学课文的话,学生和“九寨沟”的距离相差甚远,枯燥的学习对于学生很难对九寨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我是这样处理的:“同学们,人们都说九寨沟很美,我们也一起来欣赏一下。”接着播放课文录音。听完之后,我请学生们来说说有何感受,有何想法。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说:“九寨沟的风景实在是太美了。”有的说:“我真想到九寨沟去走一走,看一看。”此时,我就趁热打铁:“今天老师就满足你们的愿望,带领大家一起去游览九寨沟,好吗?”学生们无比兴奋地说“好!”于是我就对学生说:“我们开始出发了。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乘飞机到了四川,下了飞机,坐上了去九寨沟的汽车。汽车到了南坪,再往西行了四十公里,九寨沟终于到了。”这时,我再请学生们睁开眼睛,此时他们的感觉已经不一样了。从他们的表情中,我感受到了一种兴奋。接下来的教学,就在这样的气氛中进行,整堂课学生们都是兴致盎然。由此可见,创新性、开放性的处理教材,能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有兴趣学,这样才能学好。叶圣陶说:“不拿现成的解决办法来传授给学生,而是要指导学生以最短的时间去找到这种办法并利用这种办法来找到别的办法,解决别的问题。”这些话正好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基本的语文的学习方法”。在学习第3自然段的时候,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合作学习,出示阅读提示:“A、读第3自然段,看看写了哪些景观,用笔圈出来。B、找自己最喜欢的一处风景,读一读。C、谈一谈自己的体会,说一说从哪些词语上能体现出来,在书上作记号。D、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种景物。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就已经掌握了这一段的学习方法:读——找——想——读——讲。而第4自然段的结构和第3自然段的结构相同,所以在学习第4自然段的时候,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学生就会把前面学到的方法迁移到第4自然段的学习中来,根据自学阅读提示: A、思考:课文描写了哪些珍稀动物?用笔划出来。 B、每人选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或几种动物读一读,并划出表示它主要特点的词语。C、说说怎样读就能读出喜欢的感觉。学生兴致盎然地品读课文,积极参与动口、动脑、动手,在不知不觉中去获得学习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落实了学法指导,真正做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铜井中心小学  朱维平

 

我上了《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本节课是表内除法的延伸,属下位学习,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余数,认识余数。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具展示、学具操作、游戏、自我探究等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给学生以成就感。恰如其分地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同时课堂中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整节课多数是让学生在动手中认识余数,得出结论。这节课刚开始时是小组平均分小棒,在学生动手操作分完所给的小棒后,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表格,把分的几种情况进行比较,并分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结论:每组把小棒平均分后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没有剩余,一种是有剩余。学生从“小棒开始初步感知了“剩余”,到形成结论得出概念,突出了“剩余”的概念,培养了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和比较能力。为下面进一步学习余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这节课在实际教学的过程时,对比教案来讲,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由于在某些环节中用的时间过多,致使一些应该有的教学环节没有进行。如:数手指的游戏、有趣的思考题等很有特色的教学设计,均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进行,比较遗憾。因此,这次的教学活动,是给我敲了一个很及时的警钟,鞭策我在今后的备课乃至教学过程中要本着认真、虚心的态度,塌实朴实地搞好教学工作,是自我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更进一步。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教学反思

 

江宁区铜井中心小学     朱士青

   

“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确定的课程目标之一,为了有效落实这一目标苏教版教材第二学段的每册教材中都编排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成为苏教版教材的一个亮点。在《解决问题策略—列表》这一节课的备课与上课的过程中,感受很多,对新课程策略的教学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下面就谈一谈我的体会。

    一、策略——不要“一厢情愿”地给予,要让学生感受到策略的好处。

    在学习“列表”策略之前,学生能否解决教材所提供的例题呢?大部分学生都能根据题中隐含的数量关系自己独立解决,只不过他们是凭经验而为,解题思路相对比较无序。面对这样的教学起点,如果我们一厢情愿地告诉学生解决问题要用列表的策略整理信息,那么学生不但不能体会列表的好处,相反容易产生厌烦的情绪。要让学生形成并掌握列表的策略,首先要做的到的就是要创设合适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策略的好处,激发学生寻求策略的需要。

    通过钻研教材,我认为每一小题地呈现教材中例题的情境内容单薄,列表较为简单,难以激发学生列表的需求。在细细回味揣摩教材所示情境后,我在出示的情境图中增加了“我用去了42元”、“小军买了几本笔记本”两条信息,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改动,使情境中的信息涉及多个条件与问题。

    在解决“小华用去多少元”这个实际问题时,学生面对自然呈现的这些信息产生整理清楚、恰当筛选的需求。如何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去寻找相关信息?如何将杂乱的信息进行有条理地整理?使策略成为了学生的需要。整理的方法和形式是多样的,列表整理只是其中的一种。我对学生说:“这些条件和问题在图上显得很乱,你能把它们清楚地整理出来吗?可以摘录条件和问题,大家觉得表格简洁明了,也可以把条件和问题用表格列出来。”唤醒学生整理的经验。学生感受到策略的好处并没有戛然而止,我又安排了两个比较,一是比较学生摘录的有用信息与无用信息,在对比中让学生体会整理信息要有用、有序,二是比较主题图与列表整理,通过提问:“在解决问题时你是愿意看图还是表格”,进行第二次对比,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表格整理信息的优越,借助表格中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理清数量关系,借“表格的结构”明“问题的结构”,最终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才会明白策略的实际价值。

    二、列表——不是“依样画瓢”地照般,要关注形成策略的过程。

    有的教师在新课上为降低难度,直接出示表格让学生填写,学生在练习时也依样画瓢,先画表格,填了不合适又擦去,如此反复。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意识到分析条件与问题是与列表整理同步完成的,没有对条件问题的整理,怎能形成表格。有了这些思考,我细化了表格的出示过程:学生体会了整理信息要有用之后,让学生思考如何列表整理,要分几行?第一行写谁的信息,第二行写谁的信息,这样就让所整理的信息对应了,在板书时简化书写内容,最后加上表格线形成表格。这样就形成了优化的策略,从问题出发,列表整理有用的信息。

    三、思考——避免“蜻蜓点水”只走过场,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列表之后紧接的是分析问题,虽然数量关系的阐述不需要十分规范,能够结合具体情境和自身经验描述出思考过程就可以,但这并不表明,解决问题的策略停留于经验层面即可。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经过一定的数学思考,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学生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整理成表后,让学生边观察表格,交流表里有些什么,边在小组里讨论:要求小华用去多少元,可以怎么想。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马上回答道:要求小华买5本用去多少元,先要求出1本笔记本的价钱。学生无意间就触动了问题的本质。于是我及时追问:怎样才能求出一本笔记本的价钱?同学们热情高涨,全身心地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他们重新观察表格,回忆情景,很快说出小明和小华买的是同一种笔记本,所以可以从小明买3本、用去18元中求出1本笔记本的价钱,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到此,思考并没有结束,老师及时总结学生刚才的思考过程,归纳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从问题出发想、从条件出发想。让学生的思考成为一种有意识的行为。

    在这一系列的教学过程中,策略因有了思维的层层渗透与逐步深入而使学生印象深刻,它不再是可有可无的摆设,而是深入到学生的意识中,为策略的形成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成为了策略的一部分。

    四、反思——改变“就题论题”,要把握提升策略的时机。

    本课的重点要放在让学生体会策略的价值,并主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上,不把解决某一具体问题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用列表的方法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结果的合理性;鼓励学生认真倾听同伴的想法,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有关策略的特点,加深对策略的进一步理解。

    当学生沉浸在成功的体验中时,我让学生说说两个问题分别是怎样解答的,比比解题过程有什么联系。学生从中会有许多体会,普遍认为列表便于整理解题信息和便于分析数量关系。如,小明买3本用了18元,小华买5本用了30元,小军买7本用了42元,每本笔记本的价钱是相同的。这个发现是归一问题的特征。又如,求小华用去多少元和小军买了多少本,都要先算笔记本的单价,都是通过小明买3本用去18元求得的。这些发现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解题思路,感受列表整理条件有利于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方便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确实体会到列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在练习环节安排“归总”的第二题,也是旨在通过与例题不同类型的问题,鼓励学生灵活整理信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避免机械地记忆和简单的模仿。力求让学生切实体会到:解决一个问题,首先要去收集与此相关的信息,如果所呈现的信息比较凌乱,还要进行有利于分析解题思路的整理——这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不断地增强运用有关策略解决问题的自觉性,并最终引导他们领悟到:不管题目如何变化,我们所掌握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却始终有用——这也是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灵魂。

  

 

设疑促读 以读感悟 述中积累

——《哪吒闹海》教学反思

铜井中心小学  杨 叶

《哪吒闹海》是苏教版小语第五册的一篇神话故事,写的是小哪吒不畏强暴,大闹东海,制服龙王,使人们又过上太平日子的事。课文重点是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复述课文。因此,教学这篇课文,我采用了以指导朗读、复述为训练主线的教学方法,下面具体说说我的做法。

一、设疑促读。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知识现状,我在设计导入时,先让学生畅谈自己知道的关于“哪吒”的知识。这一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交流中初步认识哪吒。接着,我出示放大的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根据刚才交流中获得的知识来判断插图中谁是哪吒?你又是怎样看出来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激发,他们纷纷举手抢着要答。“我一看就知道,图上左边那个小孩模样,身上有两件法宝的是哪吒,你看,他目光坚定,眼睛炯炯有神;而旁边那个站在海里,手拿斧头,长相丑陋,气势汹汹,咬牙切齿的肯定是书上写的夜叉。”几乎全班每一位学生都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那么,谁又能说得再具体点?把哪吒和夜叉交战时的情景像讲故事一样说出来。”面对我的发问,学生一时语塞,不知从何说起。看着他们期待的目光,我深知此时他们是多么希望老师能给他们以启发和引导。于是,我告诉他们答案就在课文中。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引入课文,读书的兴趣被激发起来。我相信学生们将会以最佳的学习状态去朗读课文。

二、以读感悟。

在学生初读感知的基础上,我紧紧抓住一个“闹”字来引导学生朗读感悟。先让学生自由轻声朗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哪吒为什么要闹海?通过朗读,学生体会到东海龙王父子的可恶,也体会到哪吒为民着想,敢于与邪恶作斗争的精神。在此基础上,我指名学生朗读这一自然段,并适时在投影片上标示出重点词;“称霸一方”、“作恶多端”、“兴风作浪”、“治一治”、“出一口气”,要求学生边读边感悟,引导学生可以用语气,也可以用手势来加强朗读表现力,但一定要让听的人感受到龙王父子的“恶”和小哪吒的“勇”。通过朗读,学生不难感悟出“闹”的原因,最后让学生归纳说说哪吒闹海的原因,则是水到渠成。

通过朗读,学生已经了解到了“闹”的原因,于是,我又设置悬念;小哪吒又是怎样闹的呢?让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至四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老师不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放手让学生充分自读,圈画出关键词语,弄清各自然段主要写什么?。接着,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小哪吒闹了几次?每次又是怎样闹的?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并由学生自己评说。最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描写哪吒机敏、果断的一系列词语要读出气势来。这样安排,不但训练了学生口语交际,也加深了他们对课文的感悟。

最后一段,引导学生联系课文体会“胡作非为”这个词语的意思,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弄清哪吒闹海是为了惩治恶人,让老百姓过上太平日子,进一步感悟哪吒敢于与邪恶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读完课文,我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练习朗读,再指名朗读,同时让其他学生仔细听,找出他读得好的地方表扬他,或者对不足的地方提出意见,并自己来示范,把它读得更好。这样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来,给其他学生起一个示范作用,促使他们深入地感悟,更好地朗读。

三、述中积累。

学习语文是为了运用语言,在感悟原文语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累语言,而复述是积累语言的有效方法。学完全文,指导学生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说说哪吒是怎样闹海的。我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圈画出关键词语,并理清顺序,弄清各段间的联系;然后让学生同桌练习复述,同时出示关键词语,要求学生注意用上这些词语,如:第二自然段中的“带上……法宝”、“跳进大海”、“取下”、“摆”、“掀起”、“摇晃”等,第三、四自然段中的“举起……便砍”、“机灵”、“一闪”、“一下”、“气冲冲”、“举枪便刺”等;最后指名在班中练习复述,要求学生复述得有条理,尽量运用书上的原句。力求做到“使其言若出吾之口,使其言若出吾之心”。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全面内化课文中规范语言,从而达到“读得进,记得住,用得出”的要求。

 

 

 

 

 

牛津小学英语4A Unit3 A purse 教学反思

铜井中心小学 严华炜

学英语教学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又是在教学活动中得以体现的。因此,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是顺利达到教学目标的可靠保障。今天我所教授的内容是牛津小学英语4A Unit3 A purse的第2课时,整个活动设计的围绕“Where’s the/my/your/his/her…?  It’s in / on … ” “Where’s he/ she ?  He’s / She’s in… .” 这几个重点句型展开。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我摈弃了传统英语教学所采取的“你教我学”的教学方法,千方百计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宽松愉悦、民主和谐的英语氛围。

在课前热身阶段,我有意识地安排了《We are happy bees》这首欢快歌曲的演唱,以此减轻学生们对上公开课的紧张感。然后采用游戏“Magic eyes”的形式复习本单元的单词,对于四会单词进行拼读,三会单词进性词组及句子的扩充操练,eg. my umbrella ;This is my umbrella 等,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了词汇量,又为教学本节课的重点句型“Where’s  my / your/ his /her… ?作了有效的铺垫,一举三得。

 在呈现部分,我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先通过创设“寻找老师的盒子“这一情景活动逐一呈现重点句型。之后,再组织学生通过有趣的游戏和小组或结对问答进行操练,学生兴趣高涨,促进了句型的内化、吸收并能将之融入对话练习。让学生在创设的真实情境中积极参与,大胆实践,既巩固当前所学的知识,又为下一步将要开展的句型教学做准备,受到了良好的效果。当重点句型在这种科学合理的安排下完成之后,我又带领学生回到书本,学习part A,完成part C、D,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自觉的组织、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句型,让新知在运用中巩固。这样,既加深了对词汇、句型的深刻理解和运用,又提高了记忆效果。

最后的Homework我布置学生回去根据今天所学的句型设计一段对话,以此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操练机会和充分展示的空间,引导他们将学习内容和自己的实际生活相结合,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创作的灵感,加大了语言的输出量,使他们身临其境、各抒己见,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也让他们体验了学习成功的快乐。

 在众位优秀老师的详细点评下,也让我意识到一些需改进之处:一、语音语调方面,教授新单词时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静听、细看、再模仿的习惯,当学生朗读单词时,老师一定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口型,以便及时纠正错误读音。对于语调的培养,可以采用升降符号、手势语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及模仿。二、难点句型”Where’s my/your/the…?”在运用时,学生时常会犯“Where’s the my …?这样冠词与物主代词同用的错误。在本课时中,我通过直接讲解告诉学生冠词与物主代词不可同用,这样就导致学生被动接受,少了让他们主动学习,探究知识的过程,如果设置一些辨析题,如:Where’s my  fan ? Where’s the my fan ?  Where’s a my fan ? 让学生多次郎读对比,用语感找出其错误之处,这样以后,不但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三、总结:对于课堂知识的最后总结,也要少采取老师说学生听的方法,而应多设计老师问学生答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不光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再次复习巩固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中,也让老师再次了解学生对本课时教学目标的掌握情况。

 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探询更为有效的的英语教学方法,研究英语课程标准,设计针对性强的,内容丰富的课堂教学,努力做的更好。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

 

肖克友

 

《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单元是苏教版教材的一个亮点,但同时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以往上课及听课的经历中,发现很多老师不明白这一单元该如何去教,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如何解决问题上,没能分清策略与方法的本质区别。解决问题的策略不同 于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可以在传递中习得,但策略却不能从外部直接输入,只能在方法的实施中感悟获得。本人在所带班级的教学中,以前的教学按照书中例题原样呈现,发现因为信息量少,看图即能一目了然地解决问题,学生产生不了列表整理信息的需求,反而是在学生已经得出答案后再让学生去整理信息,教学变得没有实效,不但没让学生形成策略,感觉策略的价值,反而让学生感觉到似乎“多此一举”,于是在今年班级中调整了方式,首先通过生活中一件学生熟悉的事(整理分数)逼出学生的“策略”,让学生初步感知什么是策略,再通过一道改编的例题让学生产生整理信息的需要,初步体验列表整理信息简单、明了,在解决题中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表格分析数量关系,再次让学生体验列表整理信息不仅具有上述特点,而且还易于分析题中数量关系,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再次感受到列表策略的价值。学生基于解题的经历和形成的相应经验、技巧、方法进行反思、提炼,真正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铜井小学  王培宝

 

本课的整体教学思路是:认识实物的正面、侧面和上面——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观察到的面可能不一样——认识立方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体会从一个角度观察,最多只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了解正方体每个面看到的图形,为下一堂课做好铺垫。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形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在进行了精心准备和试教后,我有以下感触:

一、教学应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尽量选择学生身边的教学素材。本课教学首先要确定一个实物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实际情况,我选择了孩子们熟悉的洗衣机和电冰箱。选用这两个物体,是为了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使教学建立在学生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使学生的经验系统化。三年级的孩子,应该能够准确地指出洗衣机和电冰箱的正面、侧面和上面。事实证明的确如此。通过指一指冰箱和洗衣机的正面、侧面和上面,通过说说身边物体的这三个面,使学生对身边的物体更为熟悉,同时也感受到了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让学生亲自实践,自主探索,体验知识与经验形成的过程。本课教学主要就是要培养空间观念。培养空间观念需要大量的实践活动,学生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观察实践活动。因此,我设计了多个层次的观察活动:

1.观察实物

①观察捐款箱,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看到物体的面可能不一样。

②为捐款箱拍3张不同角度的照片,先在小组讨论怎么样选定位置,然后进行拍照活动。

③出示捐款箱的照片,确定这是在哪个角度看到的。

2.观察立体图形

①观察立体图形,认识立体图形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观察文具盒,从一个角度看,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③观察由正方体拼成的立体图形,看每个面分别是什么图形

从观察实物到观察立体图形是一个飞跃。而无论是观察实物还是立体图形,观察的顺序都是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这些不同层次的观察活动,为每一个学生都留下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帮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活动经验。在活动中积累的经验是最难忘的,印象最深刻。在充分活动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分享别人的看法,对促进和完善学生的空间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三、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不足的地方。

1、习题的灵活运用。

在书本上有一道练习题,“让学生两个大小同样的正方体横着摆成一个长方体,再从它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看看,说说看到的分别时什么图形”。这个练习我在处理时没有只让学生横着摆,而是让学生把两个正方体摆成长方体,有同学横着摆也有同学竖着摆。摆的方法不一样,从同一个角度看到的图形也就不一样。

2、观察文具盒

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自己从不同角度观察文具盒,思考 :最多能看到几个面?一开始有学生侧着头观察,还有学生把文具盒举了起来,当我肯定了把文具盒举起来观察的方法后,学生都是把文具盒举起来转动文具盒以进行观察,因为这样观察起来比较方便,但在这个过程中却忽视了在不改变文具盒的位置的情况下下你该如何进行观察?你应该站起来,改变你自己站的位置并调整身体的姿势,这也是很重要的观察方法。

3、学生小组活动

在观察物体时,学生小组活动不够充分,如果给每一小组再准备一些物体,让学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进行观察,再下位进行观察,并把自己的观察结果在小组中交流,这样学生充分地动了起来,

 

 

 

 

 

 

 

《祖国,祖国,我们爱你》课后反思

铜井小学   王 建

音乐课程标准要求以审美为中心,要求学生通过聆听、表现、创造等感受音乐的内涵和美的情感。在《祖国,祖国,我们爱你》这课教学中,我从情感着入,通过观看天安门、故宫、黄河等图片,背景音乐均采用歌曲的旋律。引导学生说出祖国的漂亮和强盛,并用歌声唱出对祖国的爱,“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接下来聆听歌曲,突破难点,老师唱着问,学生唱着回答。“画什么?飞在哪里?”学生唱“画小鸟,飞在蓝天里。”老师就在黑板上画出小鸟,同法老师问学生答,黑板上就画上小草、太阳、国旗。然后我把全班分为四组,分别是小鸟组、小草组、太阳组、国旗组,进行了爱祖国闯关竞赛。把情感推向一个高潮,再通过歌词排队,有节奏读歌词,唱歌词等环节竞赛学习歌曲。让学生在表演和编创中熟悉它,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音乐情绪,并学会了演唱这首歌曲。

本堂课经过我深思熟虑的设计还是比较合理的,通过反思我觉得每次活动的形成和开展都必须经过仔细推敲和琢磨。比如,一开始自己要对作品的节拍、歌曲的性质进行具体的分析,了解和掌握其四二拍歌曲的节奏特点,如是快速或中速或缓慢,还是活泼或优美或充满感情的。然后老师自己要反复地清唱歌曲的旋律,并唱到熟练为止。接着要设计整首歌曲的节奏型,再来琢磨如何让学生边唱边根据这个节奏型做相应的动作,且这些动作是与歌词相吻合的,是生动有趣的肢体语言,这样对于小学生来说学起来才会饶有兴趣。

《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是一首表达爱国的歌曲,主要形象有红旗和五角星;于是,我决定采用五角星作为奖励,采用红色象征热情和激情的视觉冲击达到情感渲染,学生更加情绪饱满地学习了节奏、歌词及动作。

 最后小朋友们学会了演唱《祖国,祖国,我们爱你》这首歌,还听赏了其它爱祖国的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和《国歌》。最难得的是,小朋友们不仅自己创编了歌词和表演动作,学生们在本堂课上认真去留意、去观察,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成为了一个音乐创编小能手!

本课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在歌曲教唱的环节中可以请同学们结合前奏、间奏、尾奏部分,让学生自己设计不同的动作进行参与。突出教师只是课堂的主导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另外要让学生多听多媒体伴奏,指导学生听辨歌曲的前奏、间奏、尾奏等部分以培养学生的良好乐感,而不是经常性的用钢琴伴奏带学生进行演唱。在歌曲连续四次使用八分休止符处,指导学生要让学生演唱的情绪更加的欢快活跃。

                                             2011年10月

《Unit 8 A camping trip》教学反思

铜井中心小学  叶彩霞

在Unit 8 A camping trip第一课时教学时,由于单词和句型是有关野营的,内容学生非常感兴趣,但如果教学方法呆板,也会化“神奇”为“平淡”。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如何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把这些单词自然而又生动地逐一引出是成功教学一关键。

在仔细分析这些单词的特点和关系后,我采用了一些适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形式。如问题导入式,由Free talk直接切入正题,层层推进,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新旧知识结合,增加了语言的输入量,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如情景式教学,当教完新句型What does he/she have? He/She has…后,通过课件给学生提供各种图片及游戏进行交流,让学生操练到位,他们也不觉得枯燥;再如亲身体验式,通过chant 和song形式,让孩子们感到了新奇与宽松,顿时兴趣倍增,学习效果非常好,这一环节较好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杜绝那种呆板式的读写。让学生在与同伴的交流中运用语言,将语言的学习最终导向语言的使用。在学完句型What does he/she have?及其答语后,让学生做了一些针对性的题目,用have 或has 填空,及时巩固新句型,也让学生在情境中操练运用语言。此外利用多媒体,免去了言语的繁琐,让学生能一目了然,让其了解得更直观,理解得更透彻。Homework的设计有一定的实践性,从学生的实际兴趣出发,体现了语言的交际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课主要教学句型What do you/they have? What does he/she have?及其答语,以及课文。主要通过一副营地的图片引出a camping site再问同学能在营地做什么,最后引出学生需要些什么。使用已学过的句型What do we need?,很自然地引出B部分的单词,学生容易理解,兴趣很浓,掌握得也不错。在通过老师和学生手中已有的图画,很自然的就能引出句型What do you have?等。这时学生练习起来就不觉得晦涩难懂了。

    本课时教学内容比较充实,难点也较多。首先,What does he/she have?及其答语这个句型学生第一次接触,而且牵涉到“第三人称单数”这一语法点,是个教学难点;其次,课文中有许多语言点,牵涉到许多生的单词和词组比如hill, tent和tins of chicken and fish,所以又是一个教学难点。不过,通过前面各个环节的渗透,学生还是能克服这些难点,同时课文内容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我觉得本节课的优点有:

    1. 大环节清晰:首先处理单词和句型;其次分散课文中的难点——和课文内容有关的生单词和词组;最后,回到课文。

    2. 难点分散巧妙:通过告诉学生老师要去野营,让同学们猜猜野营时需要的东西,从食物到炊具,从吃饭后使用的洗脸毛巾到睡觉所需的各种用品,为接下去的课文教学作了铺垫,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课文时理解课文。

    3. 语音教学穿插到单词教学:在学习单词的时候注重单个元音的发音,不断的提醒与纠正。

4. 有练习巩固新学内容:在学完句型What does he/she have?及其答语后,让学生做了一些针对性的题目,用have 或has 填空。及时巩固有利于学生对新句型的掌握。

    5.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自己的动手能力很强,从开始的人机对话,到自己欣赏课文内容,再到自己完成练习,完成的速度和质量都很高。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们不仅学到了很多英语,而且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一举两得。

    不足之处:

    1. 在完成了have, has的练习后,应该及时归纳第三人称用has,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记忆的加深和巩固。

    2. 学生操练句型的时间短了一点,应该安排再多一点时间,这样在以后的巩固练习中就不容易犯错误了。

 

 

 

 

 

《千克与克》的教学反思

铜井小学:侯义昌

1、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

  本课设计力求体现数学知识、数学问题来源于又归宿于生活的思想。学生虽然对千克与克还不熟悉,但他们已经知道物体有轻重并能分辨物体的轻重,能用手或其他部位的感觉去感受体验物体轻重。所以教学这一课我选择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的事和物作为教学资源。让学生课前调查,课中体验,给学生提供充裕的动手实践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逐步感知并建立1千克和1克的质量观念。

  2、关注过程强调体验。

  本课采用小组合作的组织教学形式,设计了让学生称一称、掂一掂、抱一抱、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操作活动中,学会学习。

  3、关注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方法。

  教法与学法理念:“教育走向生本”,“以学生好学而设计教学”。重视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会理解与创造。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出发,先让学生用弹簧秤称出1千克水果,当学生遇到问题时,这时教师给予学生有的放矢的指导,而不是先教给操作方法,然后让学生去称。这是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欲望出发。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继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有意创造矛盾,用秤称2分硬币时,发现指示针几乎一动不动,学生产生了疑问,这时才引出天平来认识“克”感知克,并通过推理建立起1000克与1千克的联系。为了学生进一步建立千克的概念,猜老师的体重有多少千克(50千克)。让学生说出自己的体重(约25——30千克),互相抱一抱感受二十多千克有多重,现场当小记者采访听课老师的体重。这些有趣的课程资源的开发,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

  学生始终处于注意力的“兴奋期”。

  4、教材的认识与处理

  认识与处理的原则: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

  学生对1克与1千克到底有多重缺乏感性认识。所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选择学生所熟悉的身边的生活中的事和物作为教学资源,作为学生学习研究操作实践的“源”。在教材处理上,从整体——部分——整体,先认识千克后认识克,再建立克与千克的联系,这也是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本节课给学生提供了充裕的动手实践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逐步感知体验。感知1千克时,通过分组合作,称一称,掂一掂,并将1千克转化成具体的数量:8个苹果,6根黄瓜,7支香蕉,12个桔子,6个梨子,都是重1千克。一枚2分硬币约重1克,10克豆子有47粒。将抽象概念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

 

三年级体育课《游戏》教学反思

侯祥宝

三年级学生的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基础和入门阶段,在整个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年级教材内容用游戏活动来消化,可以给学生较多的参与机会,有利于帮助学生培养手、脑并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给学生在大集体中的小自由,提供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互相学习、增进友谊的场所。小学三年级体育课,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在某些方面小学三年级体育教学存在模式僵硬、成人化色彩浓,或教学直奔主体等缺陷,阻碍着小学生全体参与。用游戏教学法,可避免以上缺陷,较好的完成小学三年级教学。把三年级学生教材溶进游戏活动中,能帮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课堂活动中,逐渐从适应体育活动开始,到学会体育活动、体育锻炼,从而锻炼他们的身心,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平衡发展的兴趣乃至终身体育打好基础。上好小学三年级体育课,就要因势利导,富趣味于教学,寓游戏于教学,既能保证智力的发展,又能帮助学生培养手脑并用能力,三方面实现教学目标,完成学习任务,另三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热爱体育活动的习惯,为终身体育锻炼思想打下基础。

 

 

 

 

 

 

 

 

 

 

 

 

 

 

 

《乡下孩子》教学反思

江宁区铜井小学  叶宣娣

《乡下孩子》是一首反映农村孩子童年生活的诗歌,全诗共4节。我是个感性的人,遇到这么清新活泼的文章,自己免不了抒情一番,于是,和孩子们一起漫步在美丽自然的乡村里,共同欣赏,共同抒情。

一、赏读分析2、3小节。

2、3小节主要写了乡下孩子欢快游戏的情景、劳动带来的乐趣,句式对称,文笔活泼,很值得鉴赏。导读第二小节,让孩子们边读边观察插图,引导他们进入自己平时的生活情境,让他们回忆想像:怎样捉蝴蝶?会编个什么样的故事?会吹支什么样的曲子?以再次体验乡下孩子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嬉戏时的活泼愉快。导读第三小节,让孩子们自己朗读、观察插图并想像:撑圆了肚皮的小猪是怎样的?乐坏了的猫咪又是怎样的?这些和乡下孩子有什么关系?从此体验到劳动的乐趣。

二、创设情境仿写比喻句。

在赏读理解了这4句比喻句的基础上,我创设情境,引领孩子进行仿写。先比较分析两小节的相同之处,然后以扶到放的方式引领孩子们仿写。小黑板出示句子:

拾一把稻穗,馋坏了。

割一篮青草,乐坏了。

唱一支山歌,逗一逗。

经过想象与思考,孩子们给出了这样的句子:

拾一把稻穗,馋坏了骄傲的公鸡(美丽的公鸡)。

割一篮青草,乐坏了漂亮的白鹅(贪吃的绵羊)。

唱一支山歌,逗一逗爱叫的花狗(调皮的蛐蛐)。

……

孩子们已经有了一遍想像回忆一遍表达的能力和习惯,是一个让人欣喜的进步。

接着,又出示了这样的句子进行仿写,孩子们也能如意完成:

采一束野花,                       。

抓几只蝴蝶,                       

放一回风筝,                       。

同游水乡——《识字1》教学反思

铜井小学 葛婕

教学识字1,就如同和孩子们同游江南水乡,撑着小船在水面上走了一遭,不仅获取了美感,同时也收获了金秋的果实。

一、赏水乡景

教材给我们展示了这样一幅水乡的美景图:金秋,来到水乡,只见湖面上烟波渺渺。荷塘边长着长长的芦苇,荷塘里菱藕成熟。傍晚,一只只小舟回来了,渔民们唱着动听的渔歌。夜幕降临,渔船上灯火点点,月光下,水乡更美了。让学生能更顺利地将图与文字对应起来,能更形象地记住生字词,能更流利地记住韵文,光靠课文插图是不够的。我利用网络搜取了一些关于水乡的更多更形象的图片,包括水乡的人们生活的场景图。很明显地,学生们被五颜六色的图片所吸引。在浏览欣赏的过程中,学生们懂得了什么是水乡,理解了“烟波、归舟”,认识了“荷塘、菱藕、芦苇、枫叶”,同时,他们也感受到了水乡生活的独特情趣……总之,他们感受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感慨:教学资源无处不在,重要的是截取最有效的资源,给孩子最需要的东西。)

二、吟水乡韵

在纵览了水乡的美景之后,分行理解了每一行介绍的水乡的不同方面:第一行词语描写的是秋天水乡白天的景色,第二行词语描写的是荷塘的植物,第三四行分别描写了秋天水乡傍晚、夜晚的景色,学生头脑中有了清晰的区分。又分课时教学了识字1的生字。读生字、书笔顺、记笔顺、诵韵文、给生字组词、写生字,几个环节紧凑有序,口说起来,手动起来,脑转起来,学生的积极性也被调动了起来,情绪比较饱满,语速加快,在课堂中就顺利地会读会写生字词,会诵韵文了。有了前面对水乡的欣赏,诵起韵文来也抑扬顿挫,充满了感情。(遗憾:个别孩子接受能力比别的孩子慢了一些,所以对“烟波”、“归舟”的理解一知半解。)

三、写水乡文

每一篇课文的教学,我都注重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识字1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其实,在引领学生欣赏图片的过程就是示范表达的机会,学生们听着我把这些串词串在了一起,成了一篇优美的文章。在教学完毕生字词后,我和孩子们再一次欣赏水乡的美景,我们边看边说,边说边看,大多数孩子都能将之诵成一篇小文章了,还不约而同地在最后加上了自己发自内心的一句:啊!水乡真美了!我长大了也要去水乡走一走,看一看!(遗憾:有一部分平时的阅读积累很不够,所以尽管课堂中有了比较详细的指导,但抒发出来的感情还是比较单薄,句子表达还是欠缺。)

《认位置》教学反思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清楚的加以辨认上下、前后,但不少同学对左右往往不太容易分清。

  本节课首先是分辨自己的右手和左手,“要发言的请举右手”既是对学生的常规教育,也让学生记住自己的右手。接着以“练习本在数学书的左面”“数学书在练习本的右面”为例,教学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然后让学生看图说说其他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语言描述。

  在教学练习本和数学书的位置关系时要注意三点: 一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分辨这两个物体哪个在左面、哪个在右面;二是指导学生用“×在×的哪面”这样的语言进行表达;三是两句话中的任何一句都清楚地表达了练习本与数学书的位置关系,可以这样说,也可以那样说。

  看图说一说以左、右关系为主。图中的小明、小红、小刚、小芳四人的朝向与学生是一致的,学生按自己对左、右的感受确定小明在小红的左边、小芳在小刚的右边等位置关系不会有困难,也不会有歧义。如果学生说出了前后或上下关系也是可以的。

  一年级学生辨别左右的时候,大多数都要先想一想自己的左手、右手,才能作出判断,这是学生年龄、心理发展特征的表现。“想想做做”第1题遵循这个规律设计游戏活动,先是握拳头,记住自己的左手与右手;再拍手,体会左手那边是左边,右手那边是右边;最后是摸耳,从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感受左右是相对的。这些游戏都是学生喜欢的,要反复进行,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想想做做”第2、4题涉及左右的时候,要提醒学生先想自己的左手与右手,分清左面与右面,然后回答问题和操作活动。即使发生错误,也要联系左手和右手认识错误,从而改正。表达语言是多样的,学生喜欢怎样说就怎样说,只要求表达正确完整,不要求用统一模式的语言,更不要进行说法多样的训练。

 

蔡大河

2011.9

 

《认识6-9》的教学反思

                                                                                                       衡华丽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1~5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认识6~9”。本课主要就是要让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并理解6~9各数的含义,建立初步的数感。

因此,本课在教学上就是这样来安排的:首先,将6个写着数字的书签排序,以此复习学过的基数0~5;再让学生在情境图中找到要学的6、7、8、9,这时是比较形象的:6个小朋友、7个人、8个套圈、9个小鹿;然后让学生用算珠来表示这些物体的个数,这时已经是半抽象化;最后让学生用数字来表示这些物体的个数,从而完全抽象到6、7、8、9。也就是让学生经历一个从形象到半抽象再到抽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体会数的含义。本课还有一个目标就是“让学生会写6~9各数”,其实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写出这4个基数了,确切点说应该是指导学生把数写漂亮。为此,我在小黑板上示范了写法。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在介绍了6~9后适时编排了一首数字歌,领着他们边拍边唱。紧随其后的几个练习就是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理解数的含义,增强数感。

从课堂教学效果看,没能达到预设的要求,整节课学生学得并不轻松,并没有体会到探索数学的乐趣。主要有以下几点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地方:

一.        教师成“领导”,学生说话少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课堂表现活跃、想象力无所拘束。受传统教学思维的束缚,在设计时我都将出发点框定在了成人的思维方式上,试图控制学生的话语权,期待每位学生能说出我心中所想。实践证明,这样“控制”出来的课堂并不成功: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语言表达能力正被我人为地“领导”着、“控制”着,出现了“会的学生一直说,不会的学生不想说”的尴尬局面。

二.        重点不突出,难点未克服

在示范6~9各数的书写中,我只是极其简单地示范了一遍,强调了8,9的书写格式。课后学生的作业反馈出了问题:写得漂亮规范的凤毛翎角,即使字迹漂亮,书写过程未必正确,有的写8就是直接画了两个圈!如何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和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简单现象是本课的难点,我采用出示情境图和拨算珠的手段教学,我对主题图的处理还有所欠缺。我对教材为什么要那样安排图中的各个事物思考得不够充分,这说明我对教材的钻研还不够深入,没有更好地去理解教材的意图。因此,我觉得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是应该更深入去钻研教材,去理解教材的安排意图,以便能更好地教学。

三.        练习欠思考,徒做无用功

    为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本课讲授过程中插入一首数字歌,但只唱一遍的效果并不理想。学生还意犹未尽便草草收场了。在课后简单习题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道将数字0~9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的练习,其中的“<”是需要解说的难点。由于考虑不周,不知不觉将学生的做题思维限制了,以至于学生不看题目一口气顺着说出了“10”!这引起了我的重视:若是只选取10个数字中的几个,学生就会再冲突中转换思维要读题,就不会产生做题的思维定时。

四.        准备不充分,预设纰漏出

通过本节课,我产生了一个困惑:当学生出现教师预设不到的情况时,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课堂上学生的知识超过了本节课所新授的内容,这样对这部分学生来讲新授就变得没有意义,而如何更多地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又不会忽略其它没有相关知识经验学生的学习,碰到这种情况,教师的教授更应该关注哪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我想这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经常遇到,比如在《0的认识》这节课中,学生在自己提问时就出现了“比0小的数是几”、“0的相邻数是几”这样的问题,而也有学生回答出“-1”,我想回答出“-1”的小朋友是相当自豪的,这时他觉得他回答出这样的答案也应该得到教师肯定和表扬的言语,得到同学羡慕和佩服的目光。但由于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是受制于教师的教,因此,教师的肯定会让其他学生也模仿着将自己知道的所有关于数学的知识一古脑儿表达出来,而偏离课的主题;但不表扬,又会使回答出超前知识的学生失落。因此,教师如何引导,便显得十分重要。虽然只是一个个小细节,但却影响着整节课的节奏和效果。我们关注的应该是学生整体的学习状态,而学生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肯定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时教师的教如何能协调整个课堂,我想这也是需要我在教学中不断完善,不断积累,不断探讨的课题。

 

 

《一去二三里》教学反思

侯玉霞

 

  《一去二三里》是一篇看图读韵文识字。课文是一首古诗,读来琅琅上口,富有儿童情趣。课文配有插图,小桥、流水、烟村、亭台、桃花……一幅幽静美丽的乡村田野画面。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为了达到本课的教学要求,突出教学重点,我精心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环节,具体表现在:

  一、指导看图 初步感知

  遵循一年级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上课一开始我就出示插图,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由近及远)观察、了解画的是什么地方,有哪些景物。引导学生说出事物的特点,如:(  )的小桥,(  )的桃花,(  )的房子等等。可见说话训练比较到位。

  二、诵读课文 理解字义

  这一环节的教学,我是先教给学生读的方法,努力营造着一种让学生想读,要读的氛围,然后我再范读,让学生模仿老师边读边想像,学生读完后,我就及时地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始终保持读的热情和渴望.最后又很自然地引导到学习生字上。但如果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我能及时地让学生把朗读与图片结合起来理解古诗,那就更好了。比如可提问:当你读了这首古诗,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这会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认识笔画,指导写字

  写字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整个低年级学生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学时,我首先教给学生笔画名称,接着就指导书写“一、二、三”三个字。我在教学时范写一个,书空一个,再临摹一个。

总之,这节课对我来说是有得也有失,有思也有想,这对我以后的教学会有一定的启发。

 

2011、11、1

 

 

 

《认识物体》教学反思

                                                           余立英

传统几何教学把知识的获取和逻辑思维的发展作为主要目标,非常强调几何的推理价值。《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全面体现几何的价值,特别是几何在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合情推理等方面“过程性”的教育价值。几何教学,从20世纪60年代的教具演示,到80年代的学具操作;从形式推导到公式意义的理解;从关注学习结果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形成了一种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在实际教学中我尝到了探索的喜悦,对几何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1、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培养空间观念。

  本课打破常规,用“猜一猜”引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念和学习欲望,在操作活动中,初步体念了立体和平面的转换。接着让学生在学具中辨别,在生活实例中辨别。教师精心安排的回忆,观察,操作,等多种途径激发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使空间观念在大量直观感知中逐步形成和发展。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创新精神。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能够激发起学生创新的火花。这在活动四中体现得尤为充分。在这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仅仅只是活动的组织者。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对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生与生思维的碰撞,一个方法比一个方法更有新意,一个比一个结论更加精彩。试想,如果学生没有自主探索的空间,创新的萌芽又怎能长大?

值得思考的问题:

1、如何把握小学数学(特别是低年级)的数学化程度问题。如本节课学生通过操作体念面在体上,在反馈时,学生的表述到何程度为好?是让他停留在整体感悟不再深究?还是引领他往规范的定义上*?如学生在找实例时说:门是长方形的。我们如何引导?

2、学生在平等的对话过程中动态生成,学生需要时间独立思考,需要时间合作交流,需要时间展示发现和体会,需要时间进行解释说明……但时间不允许,只能在一些环节草草收场。怎么办?如果就这样浮于表面的话,如何去追求“思维的灵动”和“动态的生成”?

《我叫神舟号》教学反思

陈卫

《我叫神舟号》一课比前几篇课文要长,学生刚接触课文不久,学起来稍有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以读为本。

在本课学习中注意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可以说我在教学这一课时花了很长时间,第一课时是扫除生字障碍,第二课时指导学生朗读,我先让学生听范读,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主要是想让学生读书时注意节奏,但是在指导时没有注意创设情境,整堂课学生学的吃力,我教的也索然无味,就这样一节课的时间就这么白白浪费掉了。直到第三课时,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的时候,才使学生慢慢的学会朗读这篇课文,马马虎虎把学生带入了情境,基本让学生读顺了课文。在开始上课时,我请学生逐段读文,并且提问,通过读这一段,你知道了些什么?学生一开始回答不上来,但是经过老师的引导之后,有的学生讲的头头是道,真的太出乎我的意料了。但是有的学生还是不积极的思考动脑。在今后课堂上要更多的向这些方面引导。

在学生熟读课文基础上,我让学生展开想象:嫦娥姐姐回到家乡看到了什么?但是学生想象力匮乏,我想这和刚接触课文有关,我认为自身还需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提问,预设一下他们的能力和回答水平,切不可脱离学生,再犯第二课时的错误了。

 

 

 

 

 

 

 

 

 

 

 

 

《识字3》教学反思

江宁区铜井小学   王成武

《识字3》是看图会意识字,由多幅形象的文字插图和带有12个生字的儿歌组成。在教学会意字这部分,我是这样做的:

一、简笔画带适时板书,激发学生的认字兴趣。

介绍会意字,我采用了画简笔画的方式,因为画画很能引起孩子的兴趣,只有把孩子的目光锁住,把兴趣激发,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一开始,我就开始吸引孩子的目光,把手放在眼睛上方向远处眺望,问:“孩子们,瞧,老师在干什么?”学生的兴趣来了,都纷纷说在看远处。我又问:“我为什么把手放眼睛上看呢?”他们猜测着,有个聪明的小朋友告诉我说:“因为有太阳光,所以得用手遮一下。”我边肯定边在黑板上写了一个“看”字,并将之分解成2个字:手、目,“把手放在眼睛上就是----”“看----”孩子们齐声回答。“多有趣、多好记的字啊!”接着,抓住孩子们的兴奋劲,我让他们自己读课文,自己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有趣的字。孩子们很聪明,找出了“尖、灶、歪、尾、笔”这几个字,我利用简笔画引导他们将字与图结合,分解字,快速地记住了它们。抓住契机,我给学生介绍了什么是会意字,学生们都挺好奇,注意力很集中。

简笔画,让孩子有了学习的兴趣,又在很短的时间内,让孩子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字的读音,同时,让孩子对老师的敬意又陡增一分,的确是收效甚大。

二、与图做比较分解,加快学生的记字速度。

学生认识了字,如何才能让孩子快速会写这些字呢?以往我都采用“疯狂书空”的方式,这次,我一改往常,直接采用有效资源----简笔画,来帮助孩子记字。我提醒孩子把字与图相比较,充分发挥孩子的智慧,把记字的主动权交给孩子,“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呢?”学生们经过了一番紧张的思考之后,快活地举起了小手。其实,这些字都是会意字,记字方法不是太难想,给他们这么一个机会,也是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现的舞台,让他们体验一下成功的喜悦。学生们很聪明,均采用了拆字的方式,嘿嘿,挺有意思。再经过几遍书空,这些字就不容易忘记了。我们的课堂,有时欠缺的就是一个切入口,一旦有了切入口,它会生成有效、扎实的教学;同样的,我们的孩子,有时欠缺的就是你给他提供一个通向成功的机会,一旦有了机会,他会闪现让你惊喜的智慧。

《时分秒》教学反思

蔡大江

   “时、分、秒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实用性很强的数学知识。我在教学中始终遵循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观念。尽管学生在课上是初步研究有关时间的知识,但生活中学生对于时间已有了相当多的感性知识,切身感受到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劳动都与时间息息相关。

    在课刚开始,我将学生原有的关于时间的知识与生活经验作为学生的课前测试,两个班有三分之二的学生不能正确读出钟面上的时刻。针对这一现象,我从四个方面的开始教学:一是认识种面,知道钟面有哪些部分组成,各表示什么,根据学生的讲述,用媒体随机演示;二是认识时间: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在让学生理解时与分的关系时,又用媒体向学生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从而揭示时与分的内在联系。三是学习看钟表的方法;四是掌握时间的写法,并能用这几种写法写出种面上所反映的时刻。

    引导学生认识钟面上时刻时,不是教师教给学生怎样认,而是指导学生观察,感知要学的知识,让学生自己拨一个时刻,然后说出来,引导大家讨论,最后再有教师归纳总结。这样做一方面使学生的学习有了实践的基础,另一方面学会学习。在练习时,我出示了一个可以拖动的钟面,随机拨出一个时刻,让学生正确说出所表示的时间,并让学生上来拨钟面,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对于教学难点着重练习,多次比较,找寻克服难点的好办法。

    在课上我改革了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给学生提供了主动发展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和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知识产生、发展的全过程;让孩子在活动中获得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教师向学生介绍从古到今的表示时间的方法,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教育,激励学生在今后学习、生活中科学的安排时间,充分利用时间。

    在教学中我做到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组织教学,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在课后的目标测试中,两个班基本上都能认识钟面上的时间,但还是有学生不能正确算出求经过的时间,这是一个难点,需要一个学习过程,好事多磨吧!

 

体育教学反思

铜井中心小学    李天成

低年级的体育教学,以养护为主;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参与意识为主;以发展学生身体的一般能力为主。“我们教育孩子必须先了解孩子的心理,若能根据孩子的心理而实施教育,那教育必有良好的效果。”通过“故事”“情境”“唱游”“编口诀”等形式处理教材,使学生在身心负荷适度的情况下接受体育的启蒙教育,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以下就是我本学期教学的一些体会和反思:

  一、根据小学生好动、好胜的心理特点,利用游戏竞赛的形式进行教学。在体育教学中,游戏和竞赛的运用最能使学生感兴趣,最能激发学生上好体育课的积极性,使学生学的轻松、愉快,而教学任务也就胜利完成。例如上课集队,铃声一响,我一站好位,就喊:“看哪一排排得最整齐。”学生们一听,个个都收腹挺胸,笔直的排好队伍,并响亮的回答:“我们排得最整齐。”从而也就抓好了课堂常规中集队“静、齐、快”这一环节。

  二、“任何时候都不要急于揭发儿童的不良的应受指责的行为,不要急于把儿童的缺点在集体面前当众宣布。应该让儿童表现出克服缺点的内在的精神力量,让集体首先看到他好的方面。”根据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观点和小学生表现欲强、好胜的特点,在课堂中多表扬、少批评,树立好的榜样。如课堂纪律不好时,教师不应大发脾气,当众批评学生,而应及时寻找表现好的同学,说“某某同学最认真,小朋友应该向他学习”树立榜样,使学生感到“我表现好的话,老师也会表扬我的。”在课堂中,善于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当学生做错时,应及时制止,课后再找他谈话,这样就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下次上课中不再犯错误。

  三、低年级小学生的对新鲜事物或新的形式出现都有强烈的好奇心,都想去探索一下弄个明白,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应充分利用,激发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在课前布置好场地器材,在课上应做到教学内容每节课都有新的东西,学生有新的认识,组织教法灵活多变。如低年级投掷轻物这一内容,可用教具的变化多次进行教学和复习巩固加深。如用纸飞机投,用羽毛球投,用沙包投等等。在场地布置上也可进行变化,可以单面投,对面投,也可以圆形投等。使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产生积极而又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十分向往上体育课。

总之,要想把低年级体育课上得既规范又生动活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在组织教法等方面精心安排,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年级数学《平均分》教学反思

陈志宝

《平均分》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中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第一节课的内容。表内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它是较难理解的数学概念。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理解分,尤其是“平均分”。因此平均分是除法学习的基础的基础,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平均分”这个概念每个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如何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呢?
      教材设计了各种情境,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机会,通过观察了解“每份同样多”,引出“平均分”,再让学生充分参与平均分,分各种实物,让学生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学生多次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并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表象,为学生认识除法打好基础。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生活化情境中,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多次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知识“再创造”的过程中,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自信心。
教材设计的两个例题,例1让学生认识平均分,在例1 的教学中,我先创设了小猴分桃的情境,让学生自由的分,学生分出了好几种不同的分法。为了从中引出平均分,我提了一个问题,这几种分法有什么不一样,你能把它们分分类吗?问题一下去,五花八门的答案都出来了,为了引出平均分,还颇花了点时间。因此在第二个班级上的时候,我直接问学生,你们认为这几种分法,哪几种分法最公平啊,很多学生马上就把是平均分的几种分法找出来了,我马上追问:为什么这几种分法是公平的呢?学生七七八八地说了自己的理由,与平均分的概念相去不远,我马上用比较规范的语言归纳出了平均分的概念,使学生获得了平均分的初步概念。接着的试一试,在动手操作、不同分法的交流过程中,巩固对平均分含义的理解。
      我认为本教学设计有以下值得反思的地方: 
      1、注重学生对平均分的感受和体验。 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背读知识,而是创设情境并通过多次实践操作,在学生分完桃后,让他们给“每份分得同样多”的这种分法取个名字,这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让学生参与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更好的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注重分法的多样化。让学生用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方法去学习,是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强调的。如“把15支粉笔、15根圆珠笔芯和15本本子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你会怎么分?” 学生有很多种分法。但是在这一环节时,学生没有完全展示出各种分法了,基本是5个5个的分,因为他们从结果来考虑的。接下来的环节分扑克牌的设计我觉得很有必要。在学生们不知道总数的情况下,同学们就完全暴露出了多种分法,有一张一张的分,有2张2张的分等等。充分体现了分法多样化。 
      3、 注重从多角度让学生通过比较来认识“平均分”的含义这是认识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不要片面、单一地看问题。如课的开始,让学生分梨,学生都十分一致的进行了平均分,没有出现不是平均分的情况。每份分的不是同样多,就是没有平均分,这也是现实生活中常有的情况,这一设计让学生认识平均分的同时,也用不平均分来对比学习,对了解这一概念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我在处理这一环节时没有充分体现这一点,当引出平均分之后,我没有好好利用分梨这一教学资源,就这样进行下一个环节了。其实可以再次回到开始,问问除了每份2只,还有其他的分法吗?其他的分法是平均分吗?这样就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了。

 

 

 

 

 

 

 

 

 

 

 

 

 

 

《方向与位置》教学反思

朱维兵

《方向与位置》刚看到教材时感到确实很贴近学生的实际,但是也感觉到一节课中既要让学生掌握在生活中如何辨别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又要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对于刚刚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有一定难度,因为二年级学生的推理思维能力较弱,方向感不强,抽象的方向知识对于他们来说,很难理解掌握。为此,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1、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认识并理解方位知识。

在导入环节我设计了用前后左右介绍你周围的同学的活动。“前后左右”是学生在一年级学过的方位词,利用学生熟悉的旧知引入新知,既是对旧知的复习,同时也为后面继续学习新知作了铺垫。再引导学生回忆儿歌: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体会东和西、南和北相对则采用的是反口令游戏。认识完东西南北后,再次用新学到的知识向老师们介绍周围的同学……学生就能正确使“用东西南北”了。学生对方向已有表像认识,自己的学校又是学生熟悉的场景,利用学生好帮助人和特点我说:我的一位朋友从网上得知我们学校非常美,要到我们学校来,来之前想了解一下学校景物分布情况,你能绘制学校的平面图吗?在汇报时,学生绘制的各不相同,四个方向全有。师:你们画的图连我都看晕了,应该怎么办呢?让生想到要统一方向。引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这些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在游戏和活动的过程中巩固了方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了数学知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生活中的方向与平面图上的方向不相吻合,如何将平面图上的方向正确引入到生活中,这是一个关键。实际上学生在这点上差异较大,一部分学生对生活中的方向较熟悉,不需引导能顺利指出方向;另一部分学生要经过思考或借助工具,要老师扶一扶;个别学生难以辨别空间方向,要架着走。针对这些情况,我有意识的让学生认一认、指一指、说一说,渐渐地,学生由扶着方向板过渡到在自己头脑里建立一个方向板。再让学生观察平面图,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发挥主动性,突破难点:本课的难点是给定一个方向确定其余三个方向的方法。先让小组同学说一说面对一个方向其他的三个方向,再让全班起立,面向不同的方向说出其他的三个方向,最后出示中国地图说出北京的东西南北各有哪些省,学生很感兴趣,从地图上学习看路线图也不觉得太难。

《梅兰芳学艺》教学反思

张静静

《梅兰芳学艺》一课给我们讲述了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勤学苦练、终成大器的故事,全文语言精炼生动、紧扣“勤学苦练”,将一个勤奋好学的梅兰芳展现在我们面前。
  由于学生对梅兰芳了解甚少,我们决定从课题质疑入手,以学定教,重点抓住梅兰芳是个什么人、他在学什么、他是怎么学的等几个问题展开教学。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去发现、联系生活探究寻找答案,抓住关键词句深入领悟勤学苦练的学艺过程。
  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有几点做法是值得肯定的。
  一、从学生质疑入手,以学定教。
  在导入课文时我先拉近学生和梅兰芳的距离,先文大家知道老师的故乡吗?老师的故乡在泰州,那里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大师的祖籍地,他是谁呢?由于初读课文时,学生围绕课题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故此,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就从学生所提的两个问题——“梅兰芳是什么人?”“梅兰芳是怎样学艺的?”入手,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找答案;从第三自然段开始教学,先了解梅兰芳是什么人?再体会梅兰芳是怎么样从“不是唱戏的料”成为“著名的京剧大师”的。
  二、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词语。
  文中有许多学生不易理解的词语,如“眼睛没有神儿”“眼睛会说话”“紧盯”“注视”“著名”“京剧大师”“勤学苦练”等,怎样让学生能理解这些词语呢?其中“勤学苦练”是全文的中心词,概括抽象,如何使一年级的儿童对其产生真切的体验和深切的感悟呢?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的过程。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引入生活情境,把语言文字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本着这样一种理念,在教学中,老师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如,在理解“眼睛没有神儿”时,老师采取的是“观察、讨论”法,让学生互相观察眼睛,讨论“没神的眼睛”是什么样的?在学生的讨论中,老师再根据学生所说的零碎的观察结果中综合出什么是“眼睛没有神儿”。
  在理解“眼睛会说话”时,老师采取的是“猜一猜”的办法,出示四张京剧演员的图片,让学生看演员的眼神,猜一猜:从她们的眼神中你看出了什么?学生通过观察,猜测,看出了演员眼神中所表现的喜怒哀乐,从而也理解了“眼睛会说话”的含义。
  在理解“著名”这个词语时,老师采取的是联系生活,问学生认识哪些“著名的人”?学生通过回顾,说出了“杨利伟”“孙中山”“爱因斯坦”等名人,从而使学生明白了“著名”就是指“由于做出了贡献,被大家所认识、了解”。
  在全组老师研讨如何让学生理解“勤学苦练”这个重点词、难点词时,我们发现课文第二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话:“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这不就是对“勤学苦练”最好的具体说明吗?于是,
  在理解“勤学苦练”这个词语的教学中我采用模拟生活情境和联想生活情境两种方式,化抽象为具象,取得了极佳的教学效果。
  教学时,教师利用儿童喜玩的红外线玩具模拟演示文中鸽子飞翔的情境,让孩子们置换角色,像梅兰芳一样去“紧盯”、“注视”,接着谈谈自己的感受,有的学生说我头晕了,有的学生说我的眼泪要流下来,有的学生说我的眼睛好酸的,看的出来学生产生“苦”与“累”的真切体验;从而使学生明白了“苦练”的含义,接着,让学生读句子找找梅兰芳练习的时间长不长?学生从“常常”一词中体会到梅兰芳练习的时间长,再让学生想象、猜测梅兰芳练功的时间,孩子们的头脑中呈现出一幅幅活生生的“看鸽图”、“观鱼图”……至此,梅兰芳“勤学苦练“的形象便在其头脑中鲜活、丰满起来。孩子们在这一直观形象、生动活化的过程中不仅领会了词义,更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和感染,同时也积累了联系生活来理解课文这一宝贵的阅读经验。
  三、凭借教材,有效扩充、拓展。
  在学习第一自然段时,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入的体会梅兰芳拜师学艺时,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时的语气,我创设了“大家当师傅,都来说说梅兰芳”的情境,学生纷纷当起了“师傅”,用自己的话说起了梅兰芳,接着,我又让学生转换角色,变成了“小梅兰芳”,去回答“师傅”的批评;在这样的对话情境中,学生不仅明确了师傅说梅兰芳时的语气,还通过过合理想象,知道了梅兰芳面对师傅的态度和学习京剧的决心。
  在学完第二自然段,了解了梅兰芳“勤学苦练”眼神之后,我紧接着问学生:“要成为著名的京剧大师,仅仅练好了眼神就行了吗?”学生凭着自己对京剧的了解,说出:要成为京剧大师还要练好身段、唱腔、动作等等。从而,对“勤学苦练”的认识更深了,对梅兰芳这位著名的京剧大师更敬佩了。
  教学是遗憾的艺术,由于我在教学第二自然段中,给予学生的体验的时间较多,在各个环节过渡和小结时语言罗嗦,导致了后面的拓展教学没有充分地展开、完成,这也提醒我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自己的教学用语,使自己的教学用语更为规范、精练,为学生的学更好地服务。
  

z c s教学反思

                董洋洋

开学已经二十几天了,在这段时间中,我与孩子们一起学习了6个韵母、14个声母。今天,我们学习了接下来的三个声母z、c、s。与前段时间的汉语拼音教学对比而言,z、c、s学起来不算太难。但从我个人角度来看,我的这堂课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对时间的把握不够准确是我这堂课暴露出来的最大问题。我所准备的教学内容只花了三十分钟就完成了,而接下来的十分钟内容则是我临时补充进去的。在我的教学设计中,这一课时我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是学会三个声母z、c、s,能够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同时学会整体认读音节zi、ci、si。我本没有准备在本课时完成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四声的教学,但由于最后时间剩余过多而只好将这部分知识也安排在本课时进行教学了。

仔细想想,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其实并不少。而我之所以有这么多时间剩余,主要原因在于我对细节的把握还不到位。观察情境图时,我注意到让学生来找一找图上画了什么,用一句完整的话来告诉大家。但在观察情境图这一环节的尾声,我没有找一名学生或者自己来对这幅图的内容做一个总结,即这幅图告诉了我们什么。不仅是这个环节,在接下来对声母z、c、s及整体认读音节zi、ci、si的教学中,我在读的环节给学生练习的时间都不够充分,对知识的拓展也不够丰富。在学生读的时候,我选用很多不同的方式去读,但每个方式、每个声母,我都是只花了很短的时间去读。如果学生的接受能力比较弱的话,则会在读完之后很快就不能清楚地记得所学声母的字音了。在教学整体认读音节时,如果我能够引导学生去用所学的整体认读音节组词,那么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记得音节的读法,还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给学生读的时间不足,拓展不够充分,还会带来另一个问题:差生难以得到有效提高。我本堂课的教学确实让很多基础比较好、接受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很感兴趣,他们从头至尾都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而且从课后的反馈来看,知识点掌握得不错,学习兴趣也更加浓厚。但相比他们取得的成绩,这样的课堂也使得个别差生由于课上训练不足而对知识点掌握不牢固。这主要体现在第二课时对第一课时所学内容的复习检查时,他们反映比较慢,甚至有个别学生发音并不准确。

由于这是一堂公开课,所以我在课前做的准备要比平时充分一些,无论是从备课角度来说,还是对学生课堂表现的指导上。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利用十分钟的晨会时间跟学生讲了我们上课时应该如何表现,并在课前给了学生很多鼓励。事实告诉我,教育一年级的孩子,我们一定要善于鼓励、善于表扬。恰到好处的鼓励、表扬,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始终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这样可谓一举两得:既解决了课堂纪律问题,又提高了孩子的学习成绩。

通过这节课,也暴露了我在孩子学习习惯培养上所存在的问题。首先对学生书写的指导还需要加强。在指导学生书写所学字母时,我可以采用更多更灵活的方式来指导学生正确、工整、规范地书写,而不是简单地让学生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书空。方法有很多,比如说我可以找一个学生到黑板上来写写看,其他小朋友对他所写的字形进行评价。学生评价既可以使被评价学生了解到了自己的缺点,也激励了评价的学生,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去认识到我们在书写时应该注意到的细节问题,并用这些要求去规范自己的书写。

反思每一堂课,我都发现自己的课堂教学存在着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只要我们坚持不断反思、不断改进,我相信我们的课堂一定可以在探索中取得质的飞跃,为孩子们的未来奠定扎实的基础。

 

 

 

 

 

 

 

 

 

 

 

 

 

 

 

 

《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铜井中心小学  方正霞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1.创造机会,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在教学6的乘法口诀时,往往有些学生能记住“6的乘法口诀”,但有可能不明白其形成过程。因此我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在提出问题后,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6的乘法口诀。让学生在积极思考,大胆尝试,主动探索中,获得成功并体验成功的喜悦。其实在编6的乘法口诀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自己推导、编写口诀的能力,所以我在设计新授中采用同桌合作,先让他们自己探讨6的乘法口诀,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习惯与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习惯。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堂中教师应勇于“让位”给学生!为此教师应改变“一言堂”的讲课方式,要勇敢地让位,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这节课在与学生的共同探索中,我不是把知识讲给学生,而是注意引导学生一起观察口诀,探求口诀的奥秘。从而发现了“几的口诀就有几句”“是几的口诀,第二个字就是几”等诸多的规律,并相互质疑、启发着。努力以最少的知识去唤起学生最多的思考与探索,以自己的思维去探索,以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语言去交流。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还存在以下几点应该进一步改进之处:

    1.引课的活动,能够把学生学过的2、3、4、5的乘法口诀进行有效复习,但如果把“一一得一”这句口诀加上并加以应用就更完整了。

    2.学生合作学习研究6的乘法口诀,体现了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在操作中做数学的理念,但应考虑二年级学生年龄小的特点,把合作学习的要求分几步进行,根据学生情况适时调整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内容。

......

 

2011.9.28

把课堂让给学生(二年级体育教学反思)

戴华林

一节体育课,原本的教学计划是:前滚翻和迎面接力跑游戏。在上完了前滚翻练习后我准备组织上迎面接力跑的游戏时,发现各组人数不均匀,而且迎面接力跑以前做过几次了,总是那两个组胜利,那两个经常胜利的组兴致还可以,可那两个经常输的组的队员不高兴了,几个学生嘴里在嘀咕:“他们组有xх和хх,肯定又是他们胜利,我们组的хх总是拖后腿,有了他我们肯定又会输,真没劲。”其他同学也在附和:“是啊,是啊,真没劲。”我灵机一动:“既然有很多同学对这个游戏不怎么感兴趣,那么这样吧,下面有15分钟时间,我想让你们自由支配,只要是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你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做一回学习的小主人,不过,下课前老师要让你们说出你为什么喜欢做这个练习,好不好?”这样一说,全班同学一下乐开了花,学习的热情一下高涨起来,大家议论开了,有的说:“咱们来做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吧!因为这个游戏有趣,而且能培养我们的灵活性。”有的说:“我们几个来做立定跳远的比赛好吗?老师说练这个可以锻炼腿部力量,使腿上肌肉结实有力,将来跑得快!”有的说:“我们来做俩人三足行的练习吧!老师不是要我们提倡合作练习吗!”有的说:(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diyifanwen.com,请保留此标记。)“我们来做切西瓜的游戏”……我对他们说:“你们在练习时要注意安全,有什么要老师帮忙的尽管来找我,讨论好了就开始练习。”话音刚落,很多同学都去邀请队员练习去了,有几个同学抢先过来说:“老师,我们想跑一圈,你来给我们记时,好不好?”我问:“你们为什么喜欢跑一圈呢?”“因为我们喜欢跑步,我们有用不完的劲。”“我们要学运动员一样比赛跑步,你来发令做裁判好吗?”看到他们跃跃欲试的样子,我马上答应了。比赛开始了,别看他们人小,跑起来还真象运动员一样有一股拼劲呢!结果一个同学得了第一名,成绩还不错。250米一圈跑了54秒,这对二年级小朋友来说是挺不错的了。他对我说:“老师,我得了第一名,我想参加田径队,你看可以吗?”“当然可以了,只要你不怕苦,不怕累,有拼劲,我想将来你一定会是个出色的运动员。”其他几个同学也说:“我们也要参加田径队。”看着孩子们天真又向往的表情,我真开心:“只要你们能跑过他,当然也能参加了。”他们满意地又去比了。再回过头来看看其他孩子,一帮帮、一群群练着自己喜欢的项目,一个个都真带劲。下课前3分钟,我让他们回答练习的目的,一个个都做了认真的回答,我还对有些回答的不够具体的给予了补充,这样相信他们会记得更牢,以后会练得更带劲。看来,别看他们人小,练习起来还真不是盲目的。

2011.10.26

《嫦娥奔月》教学反思

铜井小学  蔡年山

以往中当自己讲述完一节课后,无论好与坏总会有种如释重负被解放的感觉,可是这次授课后,发现自己的心情跟以往有所不同,讲完后会去考虑自己哪一个环节处理的不够到位,哪一处应该怎样怎样处理效果应该会更好一些……

《嫦娥奔月》故事,尽管一传就是数千年,可人们还是由衷地喜欢它,一辈辈地传诵着,就因为故事中蕴藏着动人的美!它给人温暖、给人力量、让人感动,久久不能忘怀。这篇神话故事,讲述了美丽善良的女子嫦娥,为了不让逢蒙这样奸诈贪婪的小人得到长生不老药,自己吞下药丸,飞向月亮成仙的故事。赞扬了嫦娥美丽善良,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文章中出现了三个主要人物,分别是嫦娥、后羿、逢蒙。为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故事中的人物特点,我采取了自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相呼应的方法进行。力求通过语言的品味,充分感受人物的外在表现,进而走进其丰富的内心世界,获得情感的陶冶与心灵的感动。

课文以《嫦娥奔月》为题,我在教学时紧扣三个人物形象,抓关键词句体会嫦娥、后羿和逢蒙的性格特点。在检测学生对文本的预习情况之后,设计了“我自学我发现”一环节。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将文中的关键词句抓出来。例如让学生默读课文,做好标注:(1)、用“——”画出描写后羿的语句。(2)、用“=”画出描写嫦娥的语句。(3)、用“~”画出描写逢蒙的语句。提示:画出语句,注明该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并用恰切的词语形容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这篇课文文字虽然并不深,但其间传递的情感却是多彩丰富的,这正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了载体与空间。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在小组间展开交流。(我合作我快乐:故事中的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在小组中讲给同学听)。在班级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抓出课文中对每个人物描写的语句来展开交流学习。通过文本的学习能很自然的感悟到后羿的力大神勇。嫦娥的善良机智以及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人物逢蒙的奸诈阴险。

教学感悟:我发现学生读课文常常是满无目标,仅仅是在读,而没有多少收获,像这样的一篇长长的课文,如果不让学生学会分清楚层次,那么阅读的效果不好,学生阅读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在训练中,我首先要让学生说出课文主要内容,这也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强概括起课文的主要内容就很困难,甚至有部分学生不知道怎样去做。这时候我先让阅读基础好的学生带头说一说,让更多的学生来听一听,学一学,学会方法,知道怎样进行语句的取舍,抓住重点的部分。随后在小组里给课文分三个部分,也是让学生在相互的启发和影响带动,小组里的学生学习层次不一,各层次的学生得到了锻炼。

重点指导学生把握好嫦娥的性格特点,抓出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比如说:一是接济贫苦的乡亲们。二是不让坏人逢蒙害人,不顾一切吞下仙药。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接济”的意思。通过表演让学生理解什么叫“周旋”,怎么周旋。再现了那个惊心动魄千钧一发的时刻以后,让学生再来读一读第六节,感受嫦娥奔月的壮美。这时候我设计了这样一番话:嫦娥越飞越高,她离开了她深爱着的丈夫,离开与后羿共同生活的温馨的家,离开了她曾经接济过的乡亲们,离开了美丽的家乡,此时的嫦娥心中是多么的……,让学生感悟嫦娥离开人间时的心情,学生在体验诉说这些感受时,脑际已经生成了丰富的内心感受,也真正走进了嫦娥的内心,明白了嫦娥的无怨无悔。最后我把视线引向后羿,通过他的连声呼唤,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嫦娥为了大伙舍弃个人幸福的伟大。这时学生再读最后一小节,感受到乡亲们对嫦娥的思念与祝福。教学启示: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学习效果是很明显的,学生从自己单独完成的预习作业里看出很多学生都没有能够把这篇课文中的几个重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找出来,那么在小组学习之后,学生却能有所进步,原来的学生只能找到描写这几个人物的句子,有的还不是很完整。但是在小组的集体合作之后,却都有所进步,在每个小组里学生得到了说话的机会,在全班的交流里,学生又一次得到了锻炼的机会,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训练得到了不同层次的多次的训练,对学生的阅读水平有了很好的促进。比如有学生说后羿的性格特点,学生只说后羿力大无穷在小组里被纠正为民除害,有学生说后羿很爱他的妻子,从他不忍一人吃仙药成仙可以看出,在小组里的学习之后改为“重情义”。

回想整节课的学习,也发现存在一些残缺之处:

1、学生在表演嫦娥与逢蒙进行周旋时,虽然能够表演,但言语比较苍白,没有体会到嫦娥的机智,我想如果之前多给学生一点时间准备的话,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2、未能很好的通过文本的学习,抓出后羿与嫦娥夫妻间恩爱至深的语句。比如说“当昆仑山上的西王母送给后羿一丸仙药。人吃了可以升天成仙,可是,后羿不愿意离开嫦娥,就让她将仙药藏在百宝匣里”这些语句没能指导学生挖掘出来。

3、在整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还是有点多。有些环节的学习与朗读还是不能放手交给学生。

每节课的学习都会有他的瑕疵,在今后的教学中用心学习,深入研究,吃透教材,驾驭学生,让课堂教学这张熟悉的面孔少点瑕疵,多点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