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开创“后校庆时代”学校各项工作新局面
发表日期:2010/12/26 8:06:41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729位读者读过
奋力开创“后校庆时代”学校各项工作新局面
铜井小学八届一次教代会学校工作报告
王明连
(2010年12月25日)
各位代表:
2010年是铜井小学“百年校庆”后新一个百年的起始年,也是“十一五”收官之年。一年来,在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学校积“百年校庆”之底蕴,高起点、全方位科学谋划,倾心务实抓管理,凝神聚力促发展,以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开创了铜小“后校庆时代”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实现了开门红,打响了头一锤,为学校“十一五”各项发展目标的全面实现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一年中,学校紧扣“特色发展年”目标,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素质教育强势推进,素质教育成果捷报频传;突出师德建设,加强队伍管理,教师专业化发展得到了进一步凸显;聚集常态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育教学质量持续稳定;坚持德育为首,加强班集体建设,德育教育、德育管理特色鲜明;关注学生身心发展,打造阳光、健康校园,校园阳光锻炼如火如荼……高质量、圆满地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务和目标,向组织和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突出“特色、师德、质量”三大主题,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奋力实现学校各项工作全面提升
1、紧扣“特色发展年”主题,科学谋划学校特色发展思路
朱局长在今年1月24日全区教育系统干部会指出:“办学特色是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在某方面优于其他学校的优质面貌。”其重要指出是文化内涵。经过百年的蕴积,我们已逐步凝练出铜井小学百年办学的灵魂,那就是“琢玉”。“琢玉”是学校百年发展的核心理念,与当今素质教育不谋而合,而且,“琢玉”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既有玉几千年的品行感召世人,又有“琢玉”人的千锤百炼,这是很好的教育资源,也是我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优质面貌。我们将有层次、有目标、有步骤地将“琢玉”的品牌做大、做强、做优,成为学校新一轮百年发展的文化指向。本年度我们完成的工作是:一、在文化外显上着力打造学校的“琢玉”文化,以“琢玉石”、“琢玉墙”、“琢玉展板”等为一系列。二、着手编写适合各年级学生阅读的“琢玉”文化校本读本,目前已完成了初稿的编拟。三、以“玉”品质为主题、专题开展系列教育活动,逐步彰显学校“琢玉”发展的生命力。
2、加强师德建设,凸显为人师表
教师绩效工资的全面落实,社会各界对教师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以德立校,以德立教是新时期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学年度,学校详细制定学校师德建设方案,分月制定了学校师德教育主题,4月16日,学校邀请了百家湖小学陈林静老师为我校教师做了一场精彩的师德报告会,让我们每个教师学有目标,超有方向。同时,学校还积极挖掘身边的师德典型,通过“月师德标兵”的评选,“期中红榜”的表彰,学期“为人师表”先进个人和“十佳班主任”的评比与表彰等活动的开展,大力弘扬学校师德建设中的“正气歌”。学校还编印了师德学习校本教材供教师学习对照。我们不仅弘扬先进,而且也及时对学校师德建设中的不规范行为认真进行查排和整改。期中、期末的师德考评不仅对教师的师德表现、师德行为进行量化评定,更与考核、评优、晋级挂钩,以此不断增强师德建设的针对性和长效性。
3、深入推进学校内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践行民主理校
学校能通过教师集会报告、行政会讨论、橱窗公示、校园网络发布等形式,多阵地、多渠道进行民主管理、民主办学,实行校务、政务、财务全面公开。继年初进行的“2009年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与分配方案”全面落实之后,7月初,我校又顺利地完成了教师岗位设置工作,近50%的教师享受到了绩效工作之后教师待遇的进一步提高,面对没有晋级的教师,学校耐心做好说服和安抚工作,两次重大牵涉教师切身利益的、敏感的工作学校都能顺利推进完成,且教师思想稳定,工作积极性未受到较大影响。8月,学校顺利完成了新学年教师评聘工作。目前学校教师人心稳定,工作积极性高涨,学校各项工作推进有力,校园内民主气氛和谐,人际关系和睦。
4、加强班集体建设,凸显学校德育工作实效
班级是学校最基础的“单元细胞”,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前沿阵地。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关键在于班主任,学校通过多形式的班主任培训、例会、参观观摩活动的开展,着力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努力实现班主任队伍管理均衡化。在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立足于学生的行为养成,有机地将主题教育、专题教育寓于各项活动之中,让学生活动中体验成长的快乐。三月,文明礼貌月教育——“我与文明同行”;四月,环保牵着你我他——“走进低碳生活”;五月,读书伴我成长——“我与经典有约”;九月,弘扬民族精神月——“做一个自豪的中国人”;十一月,走进艺术的殿堂——“我能行”等,教育主题鲜明,活动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
5、创建“省绿色学校”,倡导绿色低碳生活
创建“省绿色学校”不仅是一个命名的过程,更是学校内涵发展,促进办学档次全面提升的过程。年初,学校明确将“省绿校”创建活动纳入年度工作计划,目标明、思路清、行动力。学年中,根据“省绿校”创建要求,学校有机地将绿色环保教育渗透到学生思想教育之中,积极开展了诸如环保走进社区、环保走进家庭、走进低碳生活等系列教育活动,编印了环境教育校本教材《绿色伴我行》,制作了专题片《绿色·生命的绽放》……从十月份验收反馈情况来看,专家组对我校各项创建工作给予较高评价。
6、巩固“教育信息化推进年”成果,促进信息技术应用的全面普及
为充分运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有效资源,及时将信息技术转化为教学生产力,学校紧扣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有机将信息技术资源运用到常态教育教学之中。结合教师说课大赛,要求参赛教师能够熟练地运用多媒体;对40周岁以下的教师年度考核课运用信息技术提出硬性条件。年级段内公开课、研究课,即便是教师常态课也要求在多媒体的支撑下完成,信息技术革命再掀风暴,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教师的共识。其次,学校充分运用“家校平台”和学校网站的作用,多形式与家长沟通,寻求支持,学校网站及时更新,信息量大,已逐步形成校本特色。本年度,学校拍摄的专题片继荣获区一等奖、市特等奖后,又在全国校园专题片拍摄大赛中荣获金奖。
二、立足课堂,植根科研,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倾心打造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
1、规划教师发展愿景,确立人才培养梯队
教师是学校第一资源,是学校核心竞争力。面对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现状,我们在教师培养上立足校情,固本求源,形成梯队,倾力打造。在面上,我们以各类校本培训、理论学习、名师导航为主要形式,不断更新中老年教师的教育理论,以改造课堂为主抓手提高他们的课堂教学效率。在点上,青年教师以“青年教师学习共同体”为载体,加强学习,加强实践,以“导师制”助推青年教师迅速成长;骨干教师我们采取的压担子、定任务的方式,每学期都对区一级骨干教师的研究任务、帮助青年教师提高、上课、赛课、论文等方面提出要求,实行考核制。本年度,学校在区一级组织的说课、赛课比赛中,均取得了较好成绩。
2、聚集常态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摇篮。本年度,学校根据主管部门的要求,积极开展常态课的研究,提高常态课实效。上半年结合区说课大赛,我们组织开展了近一个月的教师说课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广泛运用信息资源,取长补短,两名教师在区级说课比赛中获一等奖。下半年,结合学校年度考核活动,人人上阵,个个参加,研究课堂,研究学法,研究教法,追求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最有效。
3、凸显“科研成就教师”的价值取向
科研成就教师,教师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于教育科研。本年度是“十一五”教育科研的收官之年,五月份,学校完成了区级集体课题的结题。十一月份,省级规划课题经专家评审,如期结题。在个人课题研究中,本年度我校有40多项个人课题在区级立项,立项率再创新高,学校也此成为“南京市个人课题研究实验学校”。在区组织的“菜单式”讲座活动中,我校已成功举行了3次。“友善用脑”的研究也在各学科教学中强势推进,学校教师参与教科研的人数达90%以上。
4、加强团队建设,促进学校和谐
学校管理团队以狠抓作风建设为目标,加强学习与研究,强化责任与服务,领导层的管理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法制意识和团结协作能力在不断提高,一支讲政治、讲原则、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管理团队正在形成。
年级段团队在共同愿景下,全体同仁团结协作、相互信任、相互依存、和谐共进,无论是学科教学、常规管理,还是班集体建设、阳光锻炼,整体工作推进有力,办事效率高,团结协作强。
班主任团队经过人事制度改革好中选优,更加精练,在学生思想教育上,在班级活动中,班主任的工作更加积极主动,班级管理更具特色。本年度结合体验式德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和“省绿校”创建,对学校班主任考核制度进行了进一步完善,组织开展了“特色班级”等校内创建活动,班集体建设正向着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目标奋力迈进。
学科团队以集体备课,课堂教学研究为突破口,加强草根化课堂教学实践性研究,植根课堂,聚集常态,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不断增强,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局面正在打开。
三、打造阳光校园,发放孩子童年,以高质量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1、坚持开展“四好少年”评比活动,不断坚实学生的理想信念
“四好少年”是新时期胡锦涛总书记对青少年提出的殷切希望。我们少先队大队部积极响应总书记号召,率先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有特色的“四好少年”评比活动,学校有机地将“四好”分解到每学期的每个月中,一月一主题,一月一评比,每月的教育主题突出鲜明,活动形式丰富多彩,每学期结束都举行隆重的“四好少年”颁奖仪式,每个学生都在活动中深受教育,学生的参与面广,活动的针对性强,教育效果长效性显,多次受到团区委、教育局的好评。
2、探索德育教育新途径,不断夯实学生的行为养成
好的习惯终身受益,学生始终将养成教育做为学校德育管理、德育实践的首要。学期初,学校详细定出学生养成教育的内容和目标。学期中,定期对学生的养成教育进行检查和评比,学期结束做为班级考核的重要依据,有效地将养成教育纳入常规、长效管理之中。本学年,学校以“五项评比”为抓手,采取周公示、月评比的形式,重点在学生的文明习惯、卫生习惯、礼仪规范等方面着力强化。此外,学校还在常规活动开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学生养成教育的新途径,以各项特色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五星班级”评比——进一步推进班级管理精细化;小志愿者服务——倡导快乐生活新理念;值周班长——让每个学生都树立自信和自强。
3、好书伴我成长,读好书打好人生底色
开展课外阅读不仅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有效途径。本年度,结合市、区中小学生读书的开展,学校组织开展了“读好书,好读书”阅读振兴行动,除向每一个学生推荐好书书目,组织阅读推荐课,开展课外阅读课题研究外,还定期对每个学生的读书数量、读书质量进行评比,大力营造学校阅读氛围。在市、区组织的各类阅读征文活动,学校获奖人数和层次不断攀升。
4、打造阳光校园,呵护孩子生命成长的拔节
让学生矫健的身影驰骋赛场,让孩子清脆的歌声荡漾校园,给学生童年之旅留下深深印记是学校教育魅力之所在。一年一度的少年励志活动——“阳光伙伴”,我校历史性的夺取区亚军;小篮球代表队不负众望,再次在南京市小学生篮球比赛中荣获第五名;“小露珠”合唱队在区合唱比赛中荣获三等奖;首次组队集训的科技项目“定向越野”在省级比赛收获颇丰;在江苏省“金钥匙”科技大赛上,我们成果不俗。十二月份我校又被评为江宁区“科普教育示范基地”。校内,第二届风筝节活动组织的更加严谨,活动特色更加彰显;一年一度的田径运动会丰富着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六一”图书义卖活动既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能力,又丰富了学生的校园阅读;“民间小巧手”刻纸活动,引领学生走进灿烂的民间艺术殿堂……学校真正成了学生生活成长的摇篮。
一年来,学校各项工作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江苏省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已通过省市专家组验收,命名在即;学校“十一五”省、区两级集体课题成功结题;代表江宁区参加拍摄的校园阳光锻炼专题片即将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和江苏教育电视台上播出;学校先后被命名为“南京市个人课题研究实验学校”和“江宁区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先后被评为“南京市绿色达标先进单位”和江宁街道先进基层党组织.
各位代表,回首2010年,艰辛与喜悦并存;展望2011年,信心与决心同在。我们坚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只要我们发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顽强拼搏的校庆精神,改革创新,务实求新,锐意进取,只争朝夕,铜小的各项工作就一定能够取得更大进步。
2010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