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教学研究>>

铜井小学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控预警通知

发表日期:2010/9/16 11:44:44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765位读者读过

铜井小学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控预警通知

各年级组、班级:

接区教育局通知,目前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高发季节,为做好此类疾病的防控工作,特做如下安排:

1、利用下周国旗下讲话,对全校师生宣传,引起高度重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2、校卫生室已下发相关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控知识材料,请利用晨会、班队会,进行专项教育。

3、每天注意观察学生的身体状况,特别是学生的眼睛是否表现正常,一旦发现异常,请于第一时间向校卫生室报告,同时将异常学生进行隔离。

 

附:1、《江宁区教育局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控预警通知》

 2、《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控知识(普及版)》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控预警通知

2010915   作者办公室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控预警通知

各中小学、幼儿园、民办学校、职业学校:

近期,正值夏秋交替,是“红眼病”的高发季节。“红眼病”在医学上被称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也称为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目前,通过江宁区传染病网络监测系统发现,我区的“红眼病”发病增多,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我区也有个别学校出现红眼病病例。为有效控制“红眼病”的流行,现提出以下防控要求,请各级各类学校遵照执行:

一、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各校要积极开展“红眼病”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可通过板报、橱窗、告家长书、讲座、广播、学校网站、家校通等多种形式向师生及家长宣传和普及“红眼病”的防治知识,教育师生注意用眼卫生,提高卫生防病意识和自我防病能力。宣传内容可参考《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控知识(普及版)》(见附件)。

二、做好晨检工作

“红眼病”传染性极强,传播速度快,易导致流行或暴发,居丙类传染病发病数第三位。各校要加强晨检,避免病例进入校园,引起疾病传播。召开班主任会,要求班主任注意观察学生健康状况,及早发现早期病例,及早通知家长带孩子治疗。

三、做好消毒工作

为预防疾病的传播,各校要做好环境消毒工作,幼儿园尤其要做好玩具消毒工作。

四、出现病例及时处理

师生出现“红眼病”病例,要做好以下工作:

1.立即通知患病师生隔离治疗,症状消失后方可返回学校。教师患病期间不得接触学生的物品。

2.立即向区教育局、当地防保科报告。填写《江宁区传染病疫情报告表》发至minnar@163.com

3.做好环境消毒、玩具消毒,做好患病教师或学生接触污染物品的消毒工作。住宿生要做好宿舍消毒。

4.患病学生所在班级召开家长会或通过家校通平台,提醒同班学生家长做好防控工作。

5.学生患病隔离期间,班主任要做好随访工作,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及自习情况。学生恢复返校后,学校要安排教师为患病学生补习缺课内容。

请各级各类学校务必提高警惕,加强组织领导,密切协作,明确责任,切实做好“红眼病”的防控工作。

附件: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控知识(普及版).doc

      

 

                                    南京市江宁区教育局

                                   年九月十四日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控知识(普及版)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世界范围内的流行性传染性眼病,为我国法定丙类传染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特点为接触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常造成大范围爆发流行。多发于夏秋季、各年龄组人群均可感染发病、自然病程短、无特殊治疗药物、预后较好、极个别伴有神经系统症状。

1、传染源

患者眼部分泌物及泪液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部分患者的咽部、粪便中也存在病毒。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患者眼部分泌物-手-健康人眼或患者眼部分泌物-污染物品-健康人眼传播。患者的手、毛巾、手帕、脸盆以及病人用过的洗脸水、衣服、被褥上都会含有病原体,病原体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健康人的眼睛(包括病人自己的健眼),便把红眼病传播开来。

2、流行特点

本病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传播快,发病集中。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各年龄组人群均可感染发病。易在学校、工厂、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的地方爆发流行。结膜炎后一段时间人群虽有一定免疫力,但时间很短,容易再次感染。在自然灾害期间,环境卫生条件较差,如果不注意个人卫生,红眼病就更容易蔓延。

3、临床表现

起病急,一般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发病,双眼可同时起病或先后起病;潜伏期短,潜伏期一般为1248小时,发病两周后传染性最强;刺激症状重;患者迅速出现异物感,眼磨痛,流泪,畏光,以及水样分泌物增多;少数患者可有全身发热,乏力,咽痛及肌肉酸痛等症状。

4、预防控制措施

1)预防

l       公众应注意个人卫生,尤其需注意保持手的清洁,不要用手揉擦眼晴。各人的毛巾、脸盆、手帕应当单用,洗脸最好用流水。

l       病人家庭成员、密切接触者,接触患者后用75%乙醇消毒双手。

l       不宜采用集体滴眼药预防眼病。

(二) 病人管理

l       对病人进行规范治疗,防止眼部并发症发生,病人一般不需住院治疗。

l       病人洗漱用品严格隔离使用,每日煮沸消毒或开水浇烫。病人接触使用的物品,用75%酒精擦拭消毒或煮沸消毒。

l       病人应自觉避免进入公共场所或参与社交活动。暴发流行期间根据疫情,有关部门可责令暂时关闭游泳池、浴池等场所,减少社交活动以避免扩大传播。

l       发现该病应及时向主管卫生、防疫部门作传染病报告,病人最好脱离学习、工作环境,居家治疗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