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教学研究>>

积极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发表日期:2008/3/24 15:21:43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1262位读者读过

积极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江宁区铜井中心小学  俞志寿

                   (此文在全区数学教学研讨会上做交流发言)

今天区教研室在我校举行以《骨干引领,促进发展》为主题的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下面就我校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专业水平、专业能力、专业态度、积极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等方面与大家做一交流。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实现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全面优质,实现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就必须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注教师的发展。在我校的各项管理工作中,我们始终把促进各教师的发展置于中心突出的地位。

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发展,教学方式的优化,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化的发展。我校经过几年的布局调整,将原来由十五所村完小合并到中心校后出现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学历水平高低悬殊,专业态度各不相同,年龄结构偏高的状况,为改变这一现实存在的问题,学校采取了一系列的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举措。

一、举办教师培训班,实现专业引领

挖掘自身潜力,提升教师专业水平。至上学期的前6年中,我校只新进了一名新教师,面对学校教师队伍的现状,学校提出了固本求源,挖掘自身潜力,开展教师校本专业培训。

从2002年开始,我们连续用了三年的时间对52名教师进行了培训,其目的是用一部分教师来带动另一部分教师,实现专业引领。培训的内容有理论学习、实践研究、教师的专业态度和敬业精神、教师基本功等。培训的形式,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请进来、走出去,外请专家。目标是打造一支适应并跟近教学改革的专业化教师群体,牢牢把握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权。在培训中,我们邀请省《小学生数学报》江苏教育编辑、市区专家来校讲座达十多次,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行引领,教师们通过听讲座,与大师们面对面的交流,提升了专业水平,更新了教育理念。

发挥骨干的中坚作用。在校本培训,积极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中,受训的教师为全校教师专业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在教研活动中,他们将新课程理念的更新及时传递给全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他们以示范课来做出榜样;在课题研究上,他们身先士卒。连续三年的培训中,教师们参与的积极性高,对自己的专业水平的提高愿望迫切,从现在看其培训的成果,无论是教师的专业能力,还是业务水平,均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为了巩固我们的培训成果,培训班结束后我们又组织近二十人教师研究班。研究班的对象主要是我校各学科的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他们承担的主要任务是在校内的教研活动发挥引领作用,不断地将新课程的理论引向深入,引导广大教师从“书斋”走向“田野”。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我校专业引领上的中坚作用。

抓好教研活动的开展。在常规性的教研活动中,我校总的原则是:抓骨干、树典型、带群体,打造多元化、各层面的教师群体。为了保证教研活动的时间,近几年中我们做了活动调整,间周一次利用整下午的时间进行教学研究。我校还大力倡导教师每天中午读三十分钟的教学杂志,定期在教研活动中进行交流。为了使教师们不走出校门就能感受名师的风采,我们还经常组织教师观看课堂教学实录,并及时组织教师研讨。通过研讨交流,加之骨干教师的从中带动,每次活动围绕一个显著的主题,探讨教师实际教学中困惑和热点问题,使不同层面的教师均有所收获。总之,我们能充分地利用各种资源达到积极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之目的。

二、持续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实行全员跟进

在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中,我校每开展一项活动都十分重视持续性,围绕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断地总结活动,不断完善,提高活动的质量。

持续开展“创新杯”课堂教学大赛,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提供范例。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质量的提高关键在课堂的教学效率,自新课程实施的第二年始,每年的上半年,我们都要举行一届“创新杯”课堂教学大赛活动,大赛在校长室的主持下,教导处具体负责实施。整个大赛分为初赛(三月份)、复赛(四月份)和决赛(五月份)三个阶段,大赛基本上贯穿于全学期的课堂教学研究之中。且每届“创新杯”参赛的对象有所不同。今年是第六届,参赛对象为区、校两级骨干教师,主题是:专业引领、骨干带头、全员跟进,其指导思想是充分发挥骨干的作用,进一步促进专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校的“创新杯”课堂教学大赛是以课例为载体,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在每届的大赛中,参赛教师与教研组内教师集体备课,精心设计教案,聚大家的智慧共同探讨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参赛教师和参与教师共同受益。在去年的第五届“创新杯”课堂教学大赛中,一名四十多岁的刚从村小上来的教师经历了初、复、决赛,最后获得一等奖深有体会的说,参加一届“创新杯”大赛胜过在村小五年的成长过程。

持续地开展国标教材赛课,促使教师研究新教材。自02年秋国标教材的使用至本学期,我们已连续十一学期开展了国标教材的研讨赛课活动。每学期我们针对新的国标教材,在整合各类杂志、网上材料和外出学习的基础上,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和研讨,然后组织课堂教学赛课,赛课的重点是围绕怎样把握国标教材的知识点,分析与老教材的不同点及新教材与新教材的连续点等进行,促进原任学科和新任学科教师的共同提高。

持续进行教师的考核课,不断激励教师专业发展。“创新杯”赛课和国标教材的赛课为教师共同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生学法及评价,提供相互学习、提高的机会。每年的下半年全体教师的考核课则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检验。我校已持续了六年对所有教师进行一年一度的课堂教学考核。并将考核课的成绩作为教师年终考评、评优、评各类先进等的依据之一,以此激励教师们奋发向上。教师们要想在一年一度的课堂教学考核课中取得好的成绩,势必在平时的每节课中加予磨炼,虚心学习骨干教师经验,不断地进行实践性研究。

三、重视教师的专业态度培养,营造爱岗敬业的氛围

着力培养教师的专业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在教育岗位上同样如此。近年来,新年开学的第一天学校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主题均围绕“教学”这中心工作,会上校领导把教师的专业态度的培养作为完成中心工作的重要条件,大力营造教师爱岗敬业的氛围。去年以“加强教学管理,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为主题。在管理上坚持以人为本,并以师德先进事迹演讲的形式,大力弘扬爱岗、敬业、奉献的先进典型,使我校呈现出在专业上相互促进,在业务上刻苦钻研,在知识上自觉学习的局面,教师专业态度端正,敬业乐业成为自觉的行为。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们主动积极地做好本职工作,从而取得了历届毕业班考试和质量检测的优秀成绩。

重视新教师的培养。去年九月份,我校难得分配了两名新教师,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新教师的培养,在教师节大会宣布成立“导师组”。对两名新教师的培养分别聘请了4名师傅,负责培养新教师,实现“1·3·5”工程的目标,并明确指出,要培养好新教师首先培养她们的敬业精神、专业态度,有了前者,就不愁专业能力和水平提不高。在导师组的培养下,两名新教师首先得到的是专业态度的培养,爱岗敬业精神的陶冶,在专业上师徒相互听课,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班级管理等,一学期下来她们得到了健康快速的成长,受到全校教师的好评。

激活教师活力,实现学校工作全面优质。在本学期开学(正月初九)的第一天全体教师大会上,学校为全面落实朱局长《以“学有优教”为目标,奋力开辟“全面优质”新境界》讲话,为努力实现2008年全面优质年。学校仍从培养教师的专业态度入手,采取用规章制度、团队精神、表彰奖励、学校文化与精神等来激活教师内因,焕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在规章制度方面,学校从教师的“五认真”,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等都做了一系列规范要求;在打造团队精神方面,要求各部门、年级组和“两组”间制定打造团队精神的方案,聚大家的智慧、团结协作,为学校、部门(组)管理质量的提高做出努力;在表彰奖励上,我校是以年级学科为团队,首先考虑年级学科的整体质量,在此基础上,既有团队奖,又有个人的质量奖。在激活教师活力上,学校每月在月底举行一次全体教师大会,大力表彰典型人和事,及时矫正工作中的不足。号召广大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自觉主动的工作精神实现教育局提出的五个方面优质。

多年来,我们深切地体会到重视和培养教师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是搞好学校教学工作,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关键。

我校在骨干引领、努力提高和促进教师专业化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但我校的骨干教师层次不高,人数有限,今天在座的各级各类骨干来我校,对我校课堂教学给予指导和引领,我们表示衷心地感谢。 

江宁区铜井中心小学

2008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