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区铜井中心小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教研计划
发表日期:2014/9/16 14:50:39 出处:本站 作者:陈旺龙 有848位读者读过
江宁区铜井中心小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教学教研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市、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南,以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为统领,认真贯彻区教研室文件及会议精神,坚持正确的文化引领,不断蕴积学校发展底蕴,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开展教育科研实践,加强校本教研,聚焦常态课堂的研究,努力提升我校整体的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特色化发展。
二、工作重点
1、加强新教材研究,本学期数学、英语学科教材有较大幅度的修改。在区教研室“新教材”培训的基础之上,认真做好校内二级培训。通过辅导、培训让教师了解教材修改的目的,让教师了解教学的侧重点。
2、继续加强课改的研究,以本学期的“考核课”为契机,全面落实课改。
3、进一步落实《铜井小学教学常规工作精细化管理办法》,精细过程管理;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不断提升。
4、强化课程意识,加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的研究。加强“国家课程校本化”的研究,以多级课程体系和社团等活动的开展推动学校绿色质量的提升。
5、“以评促研、以评促教”,以“评”促进两组活动的实效性,以“评”促进课堂的高效性。
6、电子备课平台的使用。根据教育局的要求对于我校35周岁以下的所有教师进行电子备课,通过传统备课方式的转变,努力提高备课的质量。
7、针对学校的语文、英语薄弱学科有重点的开展各级研究活动。
8、做好新一届“骨干”、“带头人”的评选工作。
三、工作思路
1、抓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的研究,向管理要质量。加强教导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以教研室精细化管理要求和学校《铜井小学教学常规工作精细化管理办法》为准绳,努力使管理走向规范化、科学化、人文化,提高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
2、加强新课程改革与研究力度,继续推进学校课程课时改革。以新课程理念为先导,以同课异构和听课、评课、命题以及反思、预习案研制与使用为抓手,以课堂教改为重点,组织教师进一步学习新课程,理解新课程,实践新课程。把课改推向全面。
3、以校本研究为抓手,鼓励支持教师实实在在进行课题研究,并把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和提高课堂效率相结合,从而使教师教学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得以逐步的提升。
4、加强青年教师共同体和中老年教师提升等师资培训力度,确保教师队伍有层次,从而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针对青年教师的特点着手分学科成立学习小组,让他们在学习交流中快速发展。
5、加强两组建设,使各科教研活动开展丰富有效。各教研组、备课组根据教学实际安排课改课、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和汇报课等不同类型的公开课,通过教学研讨活动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
6、继续做好年级视导工作,发挥行政、年级组、两组组长等教学管理人员的为教学服务,以及对教师“五认真”的检查指导作用,力求使教师的“五认真”质量稳中有升。
7、开展 “绿色教学质量”提升的研究。在守住课堂主阵地的基础上,寻求低耗高效的各科(小学科)的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的同时,加强学生社团活动的研究。
8、有选择的尝试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走进课堂,有效的促进“家校联动”。
四、主要工作措施
1、抓两组管理,营造教研氛围。
本学期,把着力点放在教研工作的实效性上,立足两组,工作求真、求实、求活,充分发挥学校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的作用,集思广益,继续推行“集体备课、集体评课”的教研制度,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开展教学研究,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教导处将指导并督促各两组组织本组教师开展立足课堂、面向学生、既狠抓教学质量又减轻师生课业负担的扎实有效的教研组活动。两组组长要在自己分管的学科教学和研讨中多思考,多开展扎实有效的活动,夯实教研过程。
通过学校中层蹲点具体学科直接参与并指导教研;学校先进教研组和备课组评比;推荐优秀教研组和备课组参加区级评比等途径促进学校教研的深入开展。
2、锤炼教师队伍,促进专业发展。
在新教师的培养上首先要注重教师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的培养,通过“青蓝结对”工程等为新教师的成长在思想和业务上制定目标,给他们建立成长档案,在“快乐星期三”的基础之上成立青年教师学习活动小组,充分调动新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激发其主动性。
结合新一届“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评选,充分发挥“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在校本培训和教学教研中发挥好作用。挖掘校内现有教师的可贵资源以及集思广益,加大“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的培养力度,提供成功典范,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研究落实学校“名师”工程,鼓励和帮助教师积极申报区级带头人和骨干。
3、抓教学常规管理,促务实高效。
优化课程结构,突出特长培养。严格执行国家课程安排计划,开齐开全开满大纲中规定的各学科课程,并继续推进我校课程改革进程,教师授课严格执行教学进度计划,严格按照课程表授课,教师不得随意挤、占、挪用体育、音乐、美术等技能、常识等学科。如有特殊情况需调课、代课必须经过教导处许可方能进行。加强学校与年段的巡课力度,进一步引领教师树立向课堂要质量的理念,精心准备好每节课,用心上好每节课。
规范备课,提高备课水平。各教研组备课组要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备课组要紧扣研究课堂这一主线,积极开展简约高效的常态课堂的研究,主要通过“新授课”和“复习课”这两种课型为突破渠道,寻求提高课堂质量增长点。继续加强信息平台下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工作,实现常态教学下的多媒体设备的常态应用,发挥学校现有多媒体资源的作用,让科技为教学和师生服务。组织教师开展课堂应用电子白板技术的教学研究,积极参加区教研室和电教中心组织的各项教学赛事。
本学期教研室统一要求78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青年教师采用电子备课且手写简案,我校在假期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要求,给他们统一电子备课的模板。通过过程的监控让教师熟悉备课平台并能顺利使用。
启动校级“菜单式”讲座,抓好现有课题的研究。友善用脑子课题的研究要按照研究的进度,落实好研究的环节,让课题研究成为高效课堂的催化剂。区、市级个人课题的培训,在个人不断研究、实践的基础上,做好研究的过程性材料积累,定期交流研究的经验,推广研究的成果。
做好教学反思,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地总结、完善教学方法,把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真正地落到实处。
4、抓好绿色质量提升研究工作,特别要抓好毕业班的教学质量。
切实做好校内视导工作。校内视导做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即在一定的时间内对全校任教相同学科的教师进行视导和集中时间对年级段进行综合视导。视导组将及时反馈视导情况,形成书面报告。以保证教学“五认真”不仅到位,且有一定的质量效果。
每次调研视导教导处将反馈调研情况,与学科教师共同探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学期由教导处组织各学科各年级教师加大对测试命题的研究与反思,减少机械重复性练习,努力做到精讲精练。
重视毕业班教学工作,要大力宣传不但要有学科高质量意识,还应有高质量的素质教育,在严格执行好“五严”的前提下,以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来保证质量的提高,促使全体任课教师达成在教育教学中追求绿色质量的共识。
5、致力于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素养的培养与提升研究。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地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要充分地利用班队会、晨会课的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教育活动,把每位学生培养成文化知识优良、品德高尚、的阳光少年。
开展好体育大课间活动。严格执行《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切实落实阳光体育运动一小时的通知》精神,为保证体育大课间落到实处,做到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并开展好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大课间活动,要加强体育课教学内容的研究,充分利用好校本教材和学校的体育器械设备,把握好、上好每节体育课,持续深入开展好校园阳光体育活动。
6、抓“评课”的研究。评课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通过让校内的带头人、骨干进行引领,教会教师如何进行评。在不断的有实效的评课过程中提升教研的有效性,提高教师把握教材的能力。
7、突出三级课程体系的研究,促进课程的优化与整合。
在抓住国家课程实施计划的同时,有效利用地方和学校课程,尤其是学校《琢玉》、《绿色伴我行》等校本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同时借助班队会课和地方学校课时开展科技国防教育、禁毒教育、法制教育、环保教育、安全教育,在完善教育内容的同时,联合德育处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学校课程,落实“绿色”教育,素质教育。
8、建立规范、完善的学籍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区局电子学籍管理相关要求,健全校内学籍管理制度,做到学生学籍信息完整并安全保密。
五、附2014至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教研工作行事历
月份 |
主 题 |
主要工作安排 |
责任人 |
备注 |
九月 |
教学常规规范 |
制定教学教研、“两组”活动、学科等教学计划,召开“两组”组长会议,明确各学科常规要求。 |
教导处 两组组长 |
两组活动以及师生读书 |
组织对新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诊断,提出改进意见 |
低中高年级 | |||
学习《铜井小学教学常规工作精细化管理办法》,对大课间、综合实践、学校地方等课程、预习案的研制与使用以及教学常规等进一步提出明确要求。 |
教导处 年级组 | |||
组织开展学校各学科“五认真”工作交流研讨,加强学科教学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师教学行为。 | ||||
对电子备课进行专项视导 |
教导处 | |||
制定本学期“考核课”的方案。 | ||||
春华杯校内选拔赛 | ||||
新一届“骨干、带头人”的评比活动 | ||||
十月 |
课堂教学改革推进 |
进行学校教学视导。 |
教导处 年级组 |
新授课的简约有效听课反思 |
语、数、外学科开展同课异构集体备课和课堂展示研讨活动,其它学科进一步落实授课要求,完善授课环节。 |
备课组 | |||
邀请教研室周爱华老师就语文学科的教学进行指导。 |
教导处 | |||
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 | ||||
考核课活动 | ||||
十 一 月 |
各学科课堂质量反思 |
召开“两组”组长等人员会议,小结交流课堂和教研中存在的问题 |
教导处 |
反思教学管理和教研 |
分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开展教学管理和教学教研存在问题的研讨 |
两组组长 | |||
数学教师解题能力大赛 |
教导处 | |||
十 二 月 |
有效练习和命题能力提升 |
进行学校教学视导。 |
教导处 |
课例和命题能力 |
家长开放日活动。 | ||||
开展有效练习与命题能力教学研讨及竞赛决赛活动 | ||||
英语教师演讲比赛。 |
| |||
语文学科课例研究活动 |
语文教研组 | |||
元月 ~ 二月 |
质量检测分 析 |
学期教学工作检查以及组织复习检测工作。 |
教导处 年级组 |
检测与分析 |
收缴教学资料和循环教材等资料 | ||||
学期质量检测与分析与工作总结;两组总结 | ||||
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年度考核; |
教导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