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周国旗下讲话
发表日期:2014/9/16 13:54:35 出处:本站 作者:严付桃 有812位读者读过
第三周国旗下讲话
讲话人 吴月才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时光荏苒,转眼第三周了,回顾开学两周来的工作和学习,老师们肯定觉得忙碌和充实,同学们也收获了很多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今天国旗下讲话我想和大家交流的话题是:
践行《中小学生守则》,做新时代“四好”少年
今年八月,教育部公布《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将原版《中小学生守则》和针对小学生、中学生的两个《日常行为规范》合二为一。现行的守则自2004年制定,迄今已沿用10年。与旧版相比,新《守则》增加很多贴近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内容。控制上网时间、会自护懂求救等与时俱进的内容获得众多网友好评;不过,删除“见义勇为,敢于斗争,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要进行劝阻,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报告”引发争议。
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由过去的10条缩减为9条。总共300多字。每则都由三个字提纲挈领,可简单概括为“三爱、三讲、三护”,后有若干短句概括具体做法,更便于记忆,具可操作性。
如第一条“爱祖国”细化为“尊敬国旗国徽,奏唱国歌肃立,升降国旗行礼,了解国情历史”,而在旧版守则中只简单表述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其中第二条“爱学习”则细化为“上课专心听讲,勇于发表见解,按时完成作业,养成阅读习惯”等。让学生可以一目了然,明白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此外,与传统的“孝敬父母、热爱集体、团结同学”等词汇相比,新《守则》引入了很多新鲜的时代词汇。诸如:热心志愿服务、自觉礼让排队、控制上网时间、会自护懂求救、远离毒品等,都是第一次提出。保护环境也引入《守则》,变成“护家园”的内容,还增加了“垃圾分类”、“低碳环保生活”的内容。
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
1.爱祖国。尊敬国旗国徽,奏唱国歌肃立,升降国旗行礼,了解国情历史。
2.爱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上课专心听讲,勇于发表见解,按时完成作业,养成阅读习惯。
3.爱劳动。自己事自己做,积极承担家务,主动清洁校园,参与社会实践,热心志愿服务,体验劳动创造。
4.讲文明。尊敬父母师长,平等友善待人,言行礼貌得体,自觉礼让排队,保持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
5.讲诚信。守时履约,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不抄袭不作弊,不擅动他人物品,借东西及时归还。
6.讲法治。遵守校纪校规,参与班级管理,养成规则意识,了解法律法规,不做违法之事。
7.护安全。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火,会自护懂求救,远离毒品,珍惜生命。
8.护健康。养成卫生习惯,不吸烟不喝酒,控制上网时间,抵制不良信息,坚持锻炼身体,保持阳光心态。
9.护家园。节粮节水节电,践行垃圾分类,爱护花草树木,低碳环保生活,保护生态环境。
老师们,同学们,在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即将正式出台之时,我觉得《守则》应该跟德育工作实践相结合,不能仅仅是停留在纸上或口头上,只在开学时讲一讲,班主任老师也应该根据《守则》的要求,结合班级实际,细化到不同年级应该养成什么的行为习惯。这样新《守则》才会更有针对性和实际意义。
常规教育:
1、 九月,学校德育处定为“常规训导”月;本周常规教育重点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之“安全行走”。有同学听了一定会想:走路,谁不会呢?其实不然。如果我们不注意安全,走路也闯祸。因此,我们上学读书、放学回家、节假日外出时,走在人来车往的交通繁忙的道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我们走路要走在人行道上。在没有人行道的地方,应靠道路右边行走。走路时,思想要集中,不要东张西望,不能一边走一边玩耍,不能一边走路一边看书,不能三五成群并排行走,更不能追赶车辆嬉戏打闹。在校园里,我们集体要排好队,有秩序的一个接着一个前进,同时要管好自己的嘴巴,不能边走边叽叽喳喳,比如去食堂就餐、上音乐课、上体育课、大课间的路上就应该如此;在课间,我们应该走着去室外活动,去厕所,而不是跑着去。在上楼梯和下楼梯时靠右行,在校园的拐弯处,我们都应该轻步慢行,而不能埋头奔跑。上学期在综合楼就发生了两位同学奔跑中碰撞在一起,其中一位同学的牙被撞得鲜血直流,检查后幸亏对牙齿没有影响,想想多可怕呀!此外,放学时各班乘“村村通”的同学要排队从人行道去候车点;各班放学同学也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到指定的地点,不要在出校门口时就离开队伍跟着家长走了。
2、 “弹性离校”第二周已经开始,低年级申请“弹性离校”同学 4:30前在班主任老师身边托管,4:30到三(6)班进行集中托管,三四年级申请“弹性离校”同学在4:30直接到三(6)班进行集中托管,五六年级同学在4:45直接到三(6)班进行集中托管。
3、 第二周流动红旗
2014.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