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井中心小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导处工作计划
发表日期:2016/9/23 14:55:46 出处:本站 作者:陈旺龙 有884位读者读过
铜井中心小学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导处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根据区教育局的总体要求、学校工作计划。以教学质量提升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学常规和课堂教学的管理,努力提高绿色质量,关注学生快乐成长,关注教师内涵发展。
具体措施:
一、加强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严格执行新课程标准和课时计划。严格执行“三表”,不私自调课,不擅离教学岗位,坚持行政巡课制。因公因私需外出时,执行请假制度并到年级组安排好课务。按时参加教研活动,积极主动参与讨论交流。
2、加强学籍管理,健全学籍档案。为一年级新生及新插班生建好学籍,严格把好转学、休学、复学、借读等手续的办理,学生信息及时录入全国学籍系统。
3.加强教学“五认真”。
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和批改学生作业、认真辅导、认真组织考核。严把“备课、上课、作业和批改、辅导学生”四个关。
完善备课形式。深入学习课标,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教学目标要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统一,教学设计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合作学习和探究方式,教学反思要提高质量。各教研组要认真开展集体备课。《补充习题》、《练习与测试》、《课课练》、单元测试卷等老师要事先做,作文课前老师要先写写下水文,准备一些优美的词句、片段,为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作铺垫。新教师及35周岁以下教师的教案要突出规范性和有效性,有经验的教师的教案要突出研究性和创新性,要背详案,格式规范,教学过程描述详细有具体的问题设计,练习设计,尤其是教学重点内容的展开需详尽。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要发挥学科带头作用,负责指导青年教师备课、撰写教案,采用集体备课的教师(六语)要完成复备,且不少于三分之一。
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努力构建让学课堂、合作课堂,落实有效教学。提倡“少教多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教互动”。追求开放民主、活泼灵动、扎实高效、彰显智慧的课堂教学,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教师要善于创设学习的环境,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引导学生体验、感悟,主动、快乐和谐地学习。各科教师要进一步强化课堂常规管理,具体做到:预备铃进课堂候课,做好上课一切准备;上课关注学生的听课常规,倾听的习惯、发言的习惯,学生听课要专注。教导处将继续加强随堂课听课力度。
加强作业管理。认真落实“减负增效”精神,精心设计作业.严格按照《精细化管理方案——作业批改规范》的要求认真批改学生作业,尤其是学生作文,要做到及时批,及时评讲。学生家庭作业要严格按要求执行,一、二年级一般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六年级的学生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一小时。每一位老师都要不折不扣地执行,不能我行我素。教导处组织期初、期中、期末常规工作检查,重点查教师的备课和学生的作业格式,教师的批改。
加强质量调研。每位教师要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对于后进生,我们尤其要多一点爱心、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关心,做到“不放弃、不抛弃”。教导处、教研组长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教导处继续组织期中阶段检测。各学科还可以有计划地开展经典诵读、古诗积累、口算、单词记忆等单项比赛。
二、落实校本教研提升教师素养
1.落实教研组听课活动。教研组长筛选出针对性强、具有研究价值的小专题,各教研组围绕小专题开展活动。通过合作交流,探讨反思,使各科教师在活动中得到锤炼。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必须为本教研组上好一节示范课,每位老师每学期至少要在本教研组上一次公开课。每位老师每学期至少听课15节,各备课组根据学校统一的听课安排组织落实好本组的教研活动,让年轻教师多练练。
2.邀请名师,协作发展。继续邀请名校教师下乡送教、交流。多方争取机会,让老师们外出参加学习培训,接受专家引领,与名师同台竞技。在活动中,相互促进,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
3.校本教研,课题牵动。青年教师要积极进行校级小课题申报。并将课题日常活动融入到校本教研中,以研究为抓手,以课堂教学为重点,推动校本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
4.实施“青蓝工程”。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凡是今年新教师均拜师学艺,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
5.教学基本功训练不放松。
今年准备继续组织基本功大赛,主要内容是教师命题能力。教师要能根据《课程标准》及教材内容进行自主命题。
三、组织学生活动,提高学生素质。
1.加强“书香校园”建设。
加强学校的图书馆建设,学校图书馆向师生全面开放,做好每天教师的阅览和学生的图书借阅工作,继续抓好学生的午读和晨读,以学校图书馆为主阵地,配合开展好区级组织的 “书香班级”和”书香少年”的评比活动。开展读书节,引导教师选好书、读好书,上好每一节阅读课,指导学生阅读经典,提高阅读水平,让朗朗读书声充满校园。
2.积极有序开展兴趣活动及阳光体育活动。
按照《国家学生健康标准》,推进学生卫生行为习惯养成和身心健康发展促进行动,杜绝挤占、挪用现象,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抓好秋季禽流感等传染疾病防控工作。多层次、分学段开展心理健康专题教育,提升学生身心素质。
3.开展学科学生知识能力竞赛。
积极组织好上级部署的各项学科竞赛活动,加强指导,精心组织,力争取得好成绩。通过各种活动竞赛促进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如语文方面开展低年级学生讲故事、中年级学生经典诵读、高年级学生写作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数学方面高年级数学知识能力竞赛、低年级数学口算竞赛;英语方面高年级英语故事会,以及英语短剧等活动来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
九月份:
1、各学科教研组长参加区级会议,制定本组计划并上传OA系统。
2、召开两组组长会议,明确本学期工作重点。
3、省学业水平检测部署。
4、工作2-5年新教师研究课
5、语文、英语学科竞赛方案制定。
十月份:
1、区级小学语文第五节“春华杯”课堂教学竞赛(每片3各名额)
2、小学英语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
3、组织四年级学生参加江苏省学业水平检测
4、新教师教研课
5、校内视导
6、片级教研活动
十一月份:
1、期中检测(第11周)
2、区级组织五年级英语新教材整体教学研讨。
3、校级教师基本功大赛(命题能力)
4、校内视导
5、片级教研活动
十二月份:
1、区级语文学科汉字文化节综合实践观摩
2、片级教研活动
3、校内视导
一月份:
1、各年级期末检测(部分学科区级调研)
2、两组上交本学期活动材料。
3、带头人、骨干考核。
备注:本学期全区小学随机视导安排在第3周、第5周、第7周、第13周、第15周、第17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