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玉”校本班会课程课堂教学大赛活动总结
发表日期:2015/12/8 0:00:00 出处:本站 作者:何雨林 有1018位读者读过
“琢玉”校本班会课程课堂教学大赛活动总结
铜井小学为期一个多月的首届青年班主任“琢玉”校本班会课程课堂大赛,正式收官。现在小结如下:
1、本次校本班会赛课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班主任班会课展示。由班主任以学校《“琢玉美行”校本班会课程》相关年级段中“仁、义、礼、智、信”五个篇章为蓝本,自主选择课程中的教案,结合本班实际情况进行细致修改,形成更为科学合理的校本班会教案,进行班会课展示。第二阶段,评委对各年级段的班会课和上课教师进行反馈、研讨,撰写课后反思,修改班会教案。第三阶段,推选两节优秀班会课作为展示课,供全校班主任观摩、学习。
2、开展本次班会课竞赛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是近两年,学校班主任更换了将近一半,而这一半的班主任绝大部分是刚工作的年轻教师。为促进年轻班主任队伍的建设,提升班主任专业化水平,给广大班主任提供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通过“以赛促训,以赛促研”的方式,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二是班会课程化是现在全区德育工作重点推行实施的一项重要工作,从上至下对班主任工作越来越重视,认真落实,不断完善我校“琢玉”校本班会课程自然成为德育处的一项重点工作来进行;三是使班会课程系统化、规范化,同时实现班会课程资源共享,减轻班主任的负担。为此,德育处经过近1个多月的策划,于
3、喜忧参半。
先讲讲喜的部分,喜的是大部分班主任都能积极准备班会课,如邵雄超、顾婷婷、刘倩等;一些年轻班主任已经逐渐成熟起来,如
再说说忧的事。主要是以下三点:一是仍有不少班主任不知道什么是班会课,有的上成了综合课,有的上成了阅读课,有的上成了游戏课。二是,教师班会内容的设计量大、面广,过于空洞,课堂脱离学生生活实际,重在说教,而不在于对学生活动感悟及言行的引导。三是缺乏一种相互学习的精神。一节班会课需要较长时间的准备,凝聚了个人很多的精力,而其他班主任,特别是年轻教师、同年段的班主任应积极去听课,这一点在中高年级明显缺乏,相反低年级的班主任却能积极参与听课,一节课除了评委,总有3、4人能积极参与听课。杨玲、顾婷婷、戴文婕、邵雄超、戴静雅、陶佳文、孙阿慧主要有空就去听课。
回顾本次班会校本课程竞赛,学校通过“以赛促训,以赛促研”的方式,给班主任提供了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同时,认真落实,不断完善了“琢玉”校本班会课程。我想对所有年轻的班主任说,无论成功与失败,都是一种收获,只要我们付出,一定会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