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教学研究>>

【活动感想】关注课堂,关注学生

发表日期:2015/11/17 13:40:16 出处:本站 作者:陈旺龙 有782位读者读过

116日,天气晴好,我们来到谷里小学,聆听了两节高质量、高水平的语文课,心情也倍感舒畅。乘着江宁区乡村教育联盟活动的东风,我切身体会了生命课堂的探索实践。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严孝勇老师和成建老师结合乡村儿童的特殊实际,将课堂作为阵地,通过师生间的交往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智慧和德行。这两位老师的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一个似谦谦君子,温文尔雅;一个如翩翩儒者,在学与问之间提升才智。他们和而不同,在同样的主题下以不同的教学方法展现了别具一格的个人风采。

严孝勇老师的《天火之谜》,通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以解读课题,并鼓励学生踊跃地提出自己的疑惑。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且积极思考,自行解决问题。严孝勇老师以这样的方式来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使学生真正“走在思考的路上”,在学生“自问自答”的过程中,掌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紧接着,在深入研读课文时,严孝勇老师分类出示了三组词语,通过学生对词语意义与情感的把握来理解课文内容。严孝勇老师用词语辐射全文,看似重点讲词,实则以词带文。严老师放手让学生读词,读出自己的情感;让学生说词,说出自己的理解,从而达到吃透课文的目的。在课堂的最后,严老师让全班同学闭目思考: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这一环节为整节课增添了画龙点睛之彩。

在严孝勇老师的课堂中,学生成了一个个学习的主人,老师是引路者、牵引者、问题情境的创设者,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才会有学习主人的意识,才会产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在成建老师课也同样地突出了民主的课堂。但成建老师更加关注学生的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成建老师注重学生的积累:从词语的积累到句子的积累,再到写作素材的积累,学生们在成建老师地牵引下,潜移默化地得到了技能的提升。与此同时,成老师会特别提醒学生在书写时的细节,随着课改的深入,有关语文学习的细节方面的重要性也逐渐增加,尤其是对书写的要求,从课堂设置的各种环节和各种要求,我们可以看出成建老师在这方面的探索与努力。语文作为一门工具学科的工具性在成建老师的课上鲜明地凸显。在课上,他让学生寻找关键字词概括、改写课文,在原文的基础上承接之前所学,又拓展了学生的能力。他将课文文体的特色从文章中提炼出来,指导学生把握这一类文章的规律性、程序性知识,学习鉴赏这类文章的基本要点,以及写作这一类文章的基本知识,在教学中完成有特殊到普遍的飞跃。

这两位优秀的老师展现给我们的课堂是富于生机的,在他们的引导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因此,学生便敢于交流与表达,课堂也就真正的有了生命。詹老师说过,一节课就是这些过程:“一是把课讲清楚,二是要进行思维训练,三是应当教学相长。”在乡村学校实践“生命课堂”,需要我们乡村教师更加努力的对课改内容进行思考,时刻关注教育前沿,在课堂中要聚焦阅读、关注能力,教师应当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意识,在课后能够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一次来提升自我教学素养,从而推动乡村教育的进步。

(江宁区铜井中心小学 陶佳文)